APP下载

浅谈科学探究的实施策略

2021-01-10黄笑欢

科教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激发兴趣实践

黄笑欢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其中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想尽办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唤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变“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可结合这些活动,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和实验活动。通过科学实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本文从以上几点入手,探讨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实施。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激发兴趣 思维引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05.026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Scientific Inquiry

HUANG Xiaohuan

(Dongguan Daojiao Education Management Center, Dongguan, Guangdong 523177)

Abstract: To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is the purpose of science curriculum, and scientific inqui? r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people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nature and obtain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each? ing, teacher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ake stimulating interest as the premise, try their best to create situations to make students have positive emotions of"I want to learn" and arouse their awareness of inquiry learning, so as to change "accepting learning" into "ac? tive inquiry", 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cientific inquir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ex? plore and understand nature and acquir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quiry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learn science.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 advocates diversified learning methods based on inquiry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inquiry. Teachers can combine these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purposefully and consciously. Through scientific experi? ment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we can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habits of active practice. From the above poi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inquiry in teaching.

Keywords: scientific inquiry; stimulate interest; thinking guidance; practice

培養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其中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那么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想尽办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唤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变“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物质变化了》一课时的课堂导入如下:

教师拿出气球问:“有什么办法把它吹大?”

学生回答:“嘴巴、打气筒……”

教师看到学生积极性很高并没有立刻制止,而是拿出了一瓶东西套在没气的气球上将它吹大了,学生看了这个演示过程非常惊讶,纷纷追问:“为什么这么神奇?”“这是什么?”……这时,教师引出主题:“刚才大家看到的现象是由一些物质产生了新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教师立刻板书“物质变化”了。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了探索。

又如在执教《有趣的钓鱼玩具》一课时,教师结合生活创设了如下情境:

教师问:“今天天气虽然冷,但老师很想带大家去钓鱼,并让大家感受一下钓鱼的乐趣。”(教师选派一男一女进行钓鱼比赛,结果男生一条也没钓到。)

比赛结束后教师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技术不行吗?”(在比赛中得出了这样的结果,男生肯定不服气,各种各样的猜疑都出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其兴趣。)

这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观察钓鱼竿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女生的钓鱼竿上有磁铁,男生的没有。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小鱼嘴上有什么?”(铁)这时教师不忘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

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取下鱼嘴上的小圆片(铁),还能钓起小鱼吗?”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没有了铁,就钓不到小鱼。”

从《物质变化了》和《有趣的钓鱼玩具》案例来看,教师利用教具巧妙地创设场景,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兴趣,为进一步探究打下了基础。

引导猜疑,寻思探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通过创设环境、教具、活动等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生思维后,在已有的感知和猜疑的基础上探索,会比教师直接讲授或演示更有趣、更深刻。如教师在《有趣的钓鱼玩具》中结合课本设计活动。

猜猜图中哪些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3~5个学生回答,无论对错,教师不急着评价,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在学生充分猜疑、寻思后,教师让小组长拿出活动2的教具,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后进行投影展示,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猜疑、寻思、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明确“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

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被吸引?你们家里呢?其他地方呢?(进一步激发猜疑,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精神。)

从刚才的案例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的钓鱼比赛,激发学生在愉悦、宽松、平等的气氛下敢于参与,让各种大胆的猜疑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活跃性推向探究,使课堂气氛动起来,为下面的活动进一步探究打下了基础。教师在学生初步小结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后,利用了出示活动手册中第8页的活动既能巩固练习又能做到猜疑、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充分猜疑、实验探究、大胆说发现、扩展猜疑、发散思维、再次探究的过程。

教师如何引导猜疑、寻思、探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精心准备必备材料。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他们的积极思维,从而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否则科学探究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例如《有趣的钓鱼玩具》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磁铁、无磁铁的钓鱼玩具,还提供了回形针、螺丝钉等,让学生通过初步验证磁铁能吸引铁的知识。

(2)创设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学生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如执教《蜗牛与蚯蚓》一课时,学生观察了蜗牛后,提出“蜗牛和蚯蚓有没有嘴,蜗牛和蚯蚓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和蚯蚓吃什么、怎样吃,蜗牛和蚯蚓怎样运动”等近30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很快确定了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蜗牛和蚯蚓都没有腿,它们是怎样爬行的呢?”“蜗牛和蚯蚓主要利用身体的哪些部分进行运动?”在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与记录下,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蜗牛和蚯蚓参与运动的身体部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对“蜗牛和蚯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讨论并归纳。

(3)让探究成为主要形式。科学课要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就要注意让探究成为主要形式这个理念来备课。例如《有趣的钓鱼玩具》一课中,大多数学生对磁铁能吸引铁是有生活经验的,如果教师单纯地把磁铁能吸引铁演示一下并告知学生结果,大多数学生都会理解与明白。但为什么教材却要设计为“有趣的钓鱼玩具和两个活动”让学生实验探究呢?因为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结合实践,引导探究

开展观察、实验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小学科学教材中基本上每节课都设计了几个活动,教师可结合这些活动,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和实验活动。通过科学实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

如在执教《物质变化了》中的活动1“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时,教师以“蜡烛实验”为例进行教学:

1.分組: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个组长、记录员等。

2.出示实验步骤(投影):

(1)由组长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

(2)每位同学说出观察的现象(如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等方面),由记录员记录,并一起小结蜡烛燃烧的现象;

(3)观察结束后,组长吹灭蜡烛,放回原位,强调注意用火安全。

3.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实验步骤。

4.观察结束后,请学生思考:蜡烛燃烧后有新物质产生吗?为什么?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观察记录。

6.汇报总结。讨论:蜡烛越烧越短了,它去哪里了呢?蜡烛溶化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从这个案例来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是从指导课堂实验入手。动手前先动脑,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活动中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他们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激发兴趣实践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