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2021-01-09唐莲君

科教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教学建议

唐莲君

摘要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光”,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让学生认识光这种能量的表现形式。本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以及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探索光的传播规律,认识“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反射现象”,了解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指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对这些现象的解释,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对光的一些基本认知。

关键词 光 传播特点 基本认知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4.016

Interpretation of "Light" Unit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TANG Lianju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The first unit "light" in the first volume of grade 5 of Science Edition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ition takes the study of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as the main clue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xpression form of light energy. This unit guid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ight source, study the phenome? non of light propagating along a straight line in the air, and the changes in the propagation route of light when it encounters other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and opaque objects, explore the propagation law of light, understand"light propagating along a straight line, light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an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and natural phenomena and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content requirements in the curriculum stan? dard point to the phenomena and explanations of ligh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so as to guide students to form some basic cognition of light.

Keywords: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basic cognition; teaching suggestions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光”,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让学生认识光这种能量的表现形式。本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以及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探索光的传播规律,认识“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反射现象”,了解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单元概述

本单元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光是什么”。历史上,对光的研究曾经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打通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道。今天我们对光的认识,看似是对知识本体的认知,实则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光是一种电磁波,按照波长可以将光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几个波谱区。其中,可见光區又可细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本单元教学的概念发展。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没有必要指导他们从光的本质去认识光,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完成关于光的课程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相关学习内容:

6.2.1.1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6.2.1.2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6.2.2.1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6.2.2.2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6.2.3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18.2.2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指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对这些现象的解释,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对光的一些基本认知。本单元希望帮助学生形成以下认知:

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光能够被吸收;能被改变传播方向,产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也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有些物体折射或反射出的光波进入人的眼睛后,可以被“看到”,如同某些声波进入人的耳朵后可以被“听到”一样。

沿着上述概念发展线索,教科书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做了如下安排:

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主要了解学生有关光的前概念。通过思考和解释“在黑暗中你能否看到红苹果”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光有哪些认识,以及能做出哪些推测和解释。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主要研究光在空气中是如何沿直线传播的。光穿过小孔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光的行进路线,初步建构“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進一步研究。当光遇到遮挡物时,会因遮挡物的不同,出现通过、部分通过、不能通过三种情况。对本课所有实验现象的解释,最终都将成为“光沿直线传播”的证据。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主要探讨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路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对于光而言,空气和水是不同的传播介质,因此光的传播方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其结果是产生了折射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主要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我们看到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棱镜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因光的折射而产生的彩虹,初步将光和颜色建立联系。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主要探讨光的反射现象。通过观察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光的反射实验,对反射光的路径做出预设,初步认识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关系;对光的传播特点做进一步探讨,即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也能说明反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潜望镜的制作需要综合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首先,要观察、了解潜望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要设计、制作简易的潜望镜;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

1.聚焦

“光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这是大单元起始课的教学范式,意在通过研讨或头脑风暴的方式,了解学生关于光的前概念。在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教师可以通过谈话或头脑风暴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光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提出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可以用班级记录表记录学生提出的有关光的相关问题,以便在后续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也可为光的学习和总结提供支持。

2.探索

在学习中,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区分光源和非光源。教师可以安排“寻找光源”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光的关注。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科书对光源给出了一个界定,即“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月亮就不是光源。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也不算光源。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但处于没有发光的状态,就不是光源。也就是说,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叫作光源。

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提问:“生活中需要光,那么,我们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在学生列举的发光物体中,教师可让他们分类,区分哪些物体能自己发光,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以此来界定光源。

3.研讨

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教师鼓励学生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对光的认识、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最简单的解释是无法看见物体,植物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等。学生的解释会很丰富,想法也会很多,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作假设,用来考查学生对光的认识,了解他们有哪些解释和推测。

关于黑暗中能否看见红苹果的讨论,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带孔的黑箱子,关闭光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孔,看一看能否看到箱子里的物品所在位置及物品的细节。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知道:只有在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物体。我们想看到物体必须有光,如果没有光,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无法看见物体,绿色植物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将不能继续生长,不能为动物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食物,等等。

4.拓展

生活中常见的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它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出人眼看不到的光,这种光能被照相机感知并照亮物体。这里用夜视仪与研讨环节中的问题形成呼应,说明尽管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但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1.聚焦

此环节主要对比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由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在幕前可以听到幕后的人说话的声音,却看不到幕后的人。在学生对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从本课开始,指导他们认识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2.探索

本课主要的探索活动是观察光的传播方式。教科书用图片呈现了观察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并给出了观察实验的示意图。探索活动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按照教科书的提示,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小孔,纸屏上会出现一个光斑。这个实验须做2~3次,直到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纸屏上的光斑为止。然后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作出解释——为什么纸屏上会出现一个光斑?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达成共识后,在活动手册记录表中沿着直立大纸上的三个小孔,一直到纸屏的光斑位置,画一条直线。

二是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使之偏离原来的位置,改变光传播的路线。这时,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被遮挡住,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没有光斑。这个实验也需要做2~3次,直到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结果,并能做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解释为止。接着,学生在活动手册记录表上标出光行进的路线,即光沿直线通过第一个小孔,落在第二张卡纸上,而第三张卡纸上没有光线通过。

探究活动遵循“问题—解释—实验验证—解释”的程序,其中实验验证虽然是本课的重点,但是不难,难点在于寻找假设的依据。活动开始后,教师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时,要让他们说出依据。科学探究中推测很重要,推测的依据更重要。

在学生寻找推测的依据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在自然光及种种现象中寻找更多的依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现象,以及我们之前研究的光源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依据。

3.研讨

在学生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希望他们能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第二张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光的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聚焦

用教科书给出的图片或相关视频,展示光和影的变幻,将学生的关注点快速聚焦在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上——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

2.探索

(1)光照射玻璃、纸和书

此活动是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通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教科书提示的观察要点是能否看清前方物体的细节,这是衡量物体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标准。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观察,感受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并对三种不同现象作出解释。

第一种现象是观察光穿过玻璃片的实验。此处玻璃片的作用可以看作光经过空气后又进入的一种新的介质,光可以直接穿透玻璃。实际上,光通过玻璃时会发生折射和少量吸收现象,但此处并不要求学生作出解释。第二种现象是把玻璃片换成一张薄纸,观察光能否通过这张纸。此处,有光被吸收、折射、反射和部分光通过的现象,纸前方物体的细节是看不清楚的,但是可以看到有物体存在。这里不需要学生从吸收和反射的角度进行解释,只要观察现象,并解释光遇到阻碍时直线传播的路径被中断了即可。第三种现象是观察光能否通过一本书或其他不透明物体。此处,光被吸收,发生了反射现象,这本书前方的物体也完全看不到。此处也不要求学生用光的吸收和反射进行解释,仍然用“光的直线传播路径被中断了”进行解释即可。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做出相关预测,再指导他们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去探索、观察和发现。如果学生理解有误,教师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提示。

(2)光照射烟雾

这个活动是上个活动的延伸。在水槽中,点燃线香后产生的烟雾是不断变化的,烟雾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时用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可以看到光线有轻微的“跳动”,但在光比较强的条件下,还是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光柱。此處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解释看到的现象,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这种现象的其他可能的解释。该活动是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强调并确认用完的火柴完全熄灭,不能用激光笔照射人的眼睛。

本实验可以用点燃的线香或盘香制造烟雾,活动时,烟雾的量不宜太多,能看到光束即可。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观察。先在没有烟雾的状态下,用激光笔照射水槽,在没有其他物质“干扰”的情况下,光线的聚集不明显,肉眼不容易看到光束;再让水槽充满烟雾,由于烟雾的“干扰”,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可以被清晰地观察到。

3.研讨

教科书中安排了两个问题进行研讨,希望能帮助学生形成以下认识:

(1)光能透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纸巾;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因为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看见一个小光点,借助烟雾可以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能清晰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烟雾是很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虽然会阻碍光的传播,但由于数量很多、很密集,而且颗粒很小,也有一部分会被照亮,所以可以借助烟雾,能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

(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同样,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1.聚焦

本环节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思考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变化?在接下来的探索环节中,利用对比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探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探索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利用对比实验来验证光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线路是否会发生变化。通过对比,学生将发现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垂直照射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光倾斜照射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探索活动1重在了解学生的初步想法。平时我们见到的光照射到水中的情景,与一束光射入水中的情景是不同的。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入水中,实际上是光从空气传播变为水中传播,也就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光沿直线传播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实现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在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空气与水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探索活动2是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将一支铅笔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这里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将铅笔垂直放入杯中,第二个是将铅笔倾斜放入杯中。学生在对比中能看出垂直放入的铅笔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倾斜放入的铅笔好像折了一样。这就说明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光从空气斜着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会发生折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会继续沿直线传播。

探索活动3是在学生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基础上,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猜测光的传播路线。一条鱼反射的光经左右两个分界面后改变了方向,分别进入人眼,看起来就像两条鱼。

探索活动前,教师可以在一个注满水的玻璃杯底部放一枚硬币,让学生从侧面调整观察角度,直到不能看到这枚硬币。然后将杯中的水倒掉,在同一位置观察,看一看是否能看到这枚硬币。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你认为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光的传播路线是否发生了偏离?

为了验证猜测,让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可以看到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变化,不再一直沿直线传播。这里的激光笔的光是倾斜射入水中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如果光垂直射入水中,传播路线还会发生变化吗?这就引出了第二个探索活动,将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水中,学生会观察到,当铅笔与杯内水面垂直时,即光垂直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铅笔斜着插入水面时,即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在这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观察铅笔在水中的变化,并交流汇报所看到的现象,然后将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用光的线路图标示在班级记录表中。

教师在学生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后,教师引导他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家里养鱼的同学可能看到过此类现象:明明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却可以在鱼缸的角上看到两条鱼。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原因,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醒他们注意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光进入人眼时要先从水中进入空气(玻璃可以忽略)。此活动学生只需要知道这是一种折射现象:有两条光线改变方向后射入人眼,才能看到两条鱼。

3.研讨

这部分包括三个问题,分别对探索环节中的三个活动进行研讨。在学生描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用准确的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结束后,指导他们将其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教学时,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全班汇报观察到的结果,比如光线折射了,光的传播发生了变化。再组织学生交流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以及怎样解释这个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将看到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最后,学生交流如何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根据前两个研讨内容,学生很容易知道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第5课《认识棱镜》

1.聚焦

本课的聚焦部分既回顾了上一课光的折射现象,也为折射做了界定,并引出了本课要研究的内容——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的变化。

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谜语,让学生猜测生活中常见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提问:“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射吗?”

2.探索

探索活动1: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鏡后发生的变化。

由于学生对三棱镜比较陌生,教师可以拿出三棱镜与学生共同观察。三棱镜是光学上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教师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学生会在白纸上看到五颜六色的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可见光光谱。

探索活动2:制作一个彩色轮,思考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

在制作彩色轮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圆盘上画出的三个扇形应大小相同,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时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因为红、绿、蓝为三基色,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大多数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最基本的原理,即三基色原理。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可根据需要相减调配颜色。

3.研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研讨问题,都是指向光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个问题是: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光密媒质的棱镜放在光疏媒质中(通常在空气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向棱镜底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与棱镜的折射率、棱镜的顶角和入射角有关。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所以,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角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会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在研讨第二个问题“彩色轮盘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光的认识,大胆说出看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使他们理解什么是三基色,以及为什么彩色轮快速旋转时盘面会慢慢变成白色。

教师在此环节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将学生的回答记录下来。再引导学生讨论:三棱镜在这个过程中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有些难度,需要教师讲解。快速旋转彩色盘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颜色慢慢变白,但若想让他们说明原理比较困难,也需要教师讲解,让他们理解三基色是如何变成白色的。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

1.聚焦

我们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是因为光能够被反射。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游戏导入。学生用一块小镜子在阳光下晃动,把反射的光斑投射到天花板或其他物体上,部分学生知道这种现象是光的反射。教师可以提问:“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追问:“光的反射有没有规律呢?”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2.探索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电筒和黑卡纸,调整光源与纸屏的距离,确保能在纸屏上清楚地看到一道光斑。然后在纸屏上做好标记,改变纸屏位置,调节平面镜,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纸屏上的标记处。再次改变纸屏位置,调节平面镜,使光线反射到纸屏上的标记处。如果有学生没有做好实验,教师可以演示实验,引导他们完成实验。

3.研讨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并试着在活动手册上画出光反射的平面路线图。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镜面的虚线,学生会发现,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这两个夹角分别称为入射角和反射角,垂直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画出光反射的平面路线图,要把每一个实验的光的反射路线图都画下来,总结实验现象及变化。在此过程中,学生要用直尺画光线,画好后在小组内对比研讨。

通过对比多组光的反射线路图,学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表達与交流,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4.拓展

“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的事例很有意义,可以让学生知道光的反射原理不仅广泛运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甚至还能解决高科技领域的问题。要说明的是,科学家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时利用的是激光,这是因为激光束方向很集中。不仅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用到了光的反射,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在测量光的速度时,也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这都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

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典型例子,教科书中介绍了制作的材料、方法和过程。要说明的是,盒子两对侧边上的斜线必须成45°角,上下两块镜面必须平行,镜面要相对,这样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块镜子上,然后全部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寻找现成的牙膏外包装盒进行制作。为了制作方便,可以把盒子先从一侧拆开后展开,在没有颜色和图案的内面画出镜子所在位置和观测孔,然后进行制作。制作好后再把盒子用胶带固定。

组织“聚焦”环节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分组游戏时,学生把一面平面镜放在自己面前,用另一面平面镜面对黑板上面的国旗,调整角度,使自己能在面前的平面镜里看到国旗(小组中一人操作,其他人观察,说出两面平面镜镜面的关系和位置,以及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还可以是,学生藏在桌子下面,通过平面镜观察到黑板上面的国旗,然后教师出示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聚焦问题。

在“探索”环节,教师可以先将事先做好的潜望镜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打开简易潜望镜,让学生观察内部构造,并绘制简图。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潜望镜里的两块镜片,教师要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两块镜片是怎样放置的。学生交流后总结得出:潜望镜有两面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

教师总结: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的平面镜。地面上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面上远处的景物。

潜望镜不仅应用在水下,科学家还发明了应用于陆地上的潜望镜,如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甚至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

制作的过程和步骤可参考教科书第19页上的内容。纸盒可以用牙膏盒、牛奶盒等代替。

“拓展”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他们制作的潜望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功能更多的潜望镜,如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教学建议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