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视插管软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09叶丽群李雪瑜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1期
关键词:双腔插管支气管

叶丽群 罗 斌 李雪瑜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怀集 546400

临床肺部手术的实施,往往需要麻醉科医师展开肺隔离技术,在减轻手术操作对肺部机械损伤的同时保护健肺,防止病肺分泌物或脓血污染健肺[1]。实施肺隔离技术时,通常需要用到双腔支气管导管(DLT)以进行气道管理[2]。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使用胸部听诊法判断DLT 定位简便易行,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双腔管错位率较高[3]。纤维支气管镜(FOB)是确认DLT 位置的金标准[4-5],但FOB 系统设备价格高昂,在基层医院麻醉科尚未能普及推广应用,而且该定位方式的操作时间较长,易损伤患者气道,增加感染概率[6-8]。明视插管软镜(VIS)作为临床新型导管,可通过外接显示器显示插管及定位导管的过程,其定位更为准确,在多项临床应用中均体现出明显优势[9-1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胸科手术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探讨VIS 应用于DLT 定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肺部手术的操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择期胸科手术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46.25±9.24)岁;体重47~68 kg,平均(57.26±3.46)kg;左侧肺通气22例,右侧肺通气8例;疾病类型:气胸18例,肺癌6例,食管癌4例,纵膈肿瘤2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46.38±9.16)岁;体重46~68 kg,平均(57.34±3.33)kg;左侧肺通气20例,右侧肺通气10例;疾病类型:气胸16例,肺癌7例,食管癌5例,纵膈肿瘤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首次行胸科手术;②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ASA分级[12]为Ⅰ~Ⅲ级。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气管发育异常或主气道狭窄,对支气管导管隔离有禁忌证者;③预计为困难气道患者;④呼吸道内有大量分泌物或痰液黏稠者;⑤存在心、脑、肝肾等重要器质性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饮水4 h,禁食8 h,未予术前用药。患者入手术室后予开放外周静脉接乳酸林格液(南京信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15)500 ml,面罩吸氧,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大小、型号根据患者性别、身高及手术方式决定。两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12)0.3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71205)0.4 μg/kg、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015)0.3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105)0.2 mg/kg 进行麻醉诱导;3 min后下颌松弛,选择合适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经口插入,暴露声门后,将DLT 前端支气管部分朝上方,DLT 支气管导管套囊通过声门后立即拔出塑形管芯,将DLT 向左(左侧双腔管)或右(右侧双腔管)旋转90°,DLT 转到水平位后继续推送,稍遇阻力时停止推进。置管成功后予妥善固定导管,连接麻醉机行双肺通气。术中胸膜腔打开时开放非通气侧肺,行单肺通气。围术期设置通气参数,气道压力:12~16 mmHg;呼吸频率:14~16次/min;吸/呼比1∶2;潮气量:4~6 ml/kg;呼气终末正压(PEEP):0~5 mmHg;PetCO2:35~45 mmHg。手术期间,给予患者1.5%七氟醚(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61831)吸入,静脉泵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维持麻醉。麻醉期间将脑电双频指数控制在40~60 之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手术结束后送麻醉恢复室。

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部听诊法定位:患者双肺通气时胸部听诊,听诊呼吸音与DLT 插管前相同;患者单肺通气时胸部听诊,其通气侧上、下肺呼吸音与DLT插管前相同,伴随呼吸音可见患者胸廓起伏,非通气侧胸部听诊呼吸音消失。

观察组患者采用VIS(珠海迈德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A10)定位:VIS 进入DLT 主导管,清晰可见气管隆突和未插管的主支气管开口,并且DLT 蓝色小套囊(DLT 支气管导管套囊)边缘刚好与气管隆突平齐或稍微向外突出,不阻碍观察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开口;进入支气管内导管,清晰可见主支气管壁和远端支气管的开口。左侧DLT 插管者可见左上、下叶支气管开口;右侧DLT 插管者可见右中、下叶支气管开口,同时DLT 导管末端侧孔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相对应。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定位准确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生命体征指标。

①总定位准确率:包括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及右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总定位准确率(%)=(左侧+右侧)准确例数/总例数×100%[13]。②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气道黏膜损伤、声音嘶哑、术后咽痛,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③定位时间:包括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及右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④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包括两组定位期间的脉搏SpO2、PetCO2、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定位准确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定位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定位准确率的比较[%(n/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定位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左、右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定位时间的比较(s,±s)

表3 两组患者定位时间的比较(s,±s)

组别例数 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 右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30 30 38.46±7.12 23.67±4.56 9.581 0.000 50.78±6.45 38.12±4.67 8.708 0.000

2.4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比较

定位期间,两组患者的脉搏SpO2、PetCO2、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 脉搏SpO2(%) PetCO2(mmHg) 平均动脉压(mmHg)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30 30 97.85±1.26 98.02±0.96 0.588 0.279 34.67±2.16 34.96±2.55 0.475 0.318 78.68±7.21 77.94±6.59 0.415 0.340

3 讨论

胸内手术麻醉管理中,肺隔离、单肺通气技术是该类手术的核心,临床应用中,采用DLT 进行单侧肺通气技术,对肺大泡、支气管破裂等肺部通气分布失常的患者应用效果良好[14-16]。该技术应用要求较高,临床操作时间较长且难度较高,极易对患者的口腔咽喉部位造成损伤,并增加肺不张、低氧血症、气道压升高、高二氧化碳等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循环紊乱,造成死亡[17]。因此,胸科手术患者行DLT 定位时,其准确定位尤为重要。

传统定位方法中,以胸部听诊法定位为主,但因肺呼吸音与传导音易出现混淆,加上气囊充气不足时,会导致双肺隔离不好,影响部分呼吸系统,造成胸部听诊定位出现误差[18-19]。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VIS 与FOB 联合应用导管定位方法在胸外科手术中逐渐得到普及。VIS 可适用于临床多种气管插管,如困难气管插管、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检查等,并且采用冷光源发光技术,避免传统光源在软管前段因照明温度过高导致的组织灼伤情况;显示器多视角旋转观察;其摄像功能可为临床分析诊断提供准确依据。VIS 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装置灵活、照明度好等优势,可正确引导DLT 定位,规避传统方法的主观性及盲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定位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右侧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胸部听诊法相比,VIS 定位时间明显缩短,在左、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速度均有所提升,有效缩短麻醉期间无效通气时间,合理保障了麻醉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结合气管插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机制分析,因双腔管插管、插管后定位、术中调整、术后拔管等临床操作,均会对气道黏膜及咽喉部位的软组织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气道黏膜损伤、声音嘶哑、术后咽痛等症状。另外,行胸科手术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或存在基础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此类患者在反复气道刺激下,极易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麻醉风险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采用VIS后,麻醉科医师在插管过程中对管腔的调整次数减少,并且加强了麻醉科医师操作的精准性及对损伤的控制能力等。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定位期间,两组患者的脉搏SpO2、PetCO2、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VIS 进行DLT 定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较稳定,该方法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具备安全性。

综上所述,行胸科手术患者中,采用VIS 进行DLT 定位,其总定位准确率较高,定位时间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插管期间脉搏SpO2、PetCO2、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较稳定。本研究存在选取例数有限的不足,可在下一步研究中进行改善,进一步探讨VIS 在DLT 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双腔插管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