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水禽养殖产业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

2021-01-09熊梦琴

绿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水禽江西省养殖户

熊梦琴,李 玉,周 波

(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1 引言

随着水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禽消费国与生产国。目前,我国有肉鸭、鹅、蛋鸭40多亿只,鸭鹅肉年产量达55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大中型企业和专业农场主,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这不利于我国水禽产业进行合理化的布局。同时,由于水禽产业的独特地位,国外一些食品巨头加快了进入我国水禽市场的步伐。例如,英国的樱桃谷鸭和美国的枫叶鸭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家禽苗木市场。

目前,我国水禽养殖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规模小、以自养为主等。水禽养殖人员环保意识淡薄,直接排放废弃物,破坏了当地的土壤、水质等自然资源。所以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其水禽养殖的模式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实现江西省水禽养殖效益最大化,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水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当前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水禽养殖模式的展开研究。从政府角度展开对水禽养殖模式的研究,夏爱琴等通过对南昌市水禽养殖进行了实地的考查,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模式所形成的效益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列举了一些南昌市养殖户的养殖模式,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南昌市水禽业的下一步工作建议,其中重点强调了政府的作用[1]。王雅鹏等利用数据和图表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现状,从而得到了水禽业的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分别从技术、管理、人才引进、政府以及模式等几个方向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梳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

从养殖户角度对水禽养殖模式展开的研究,朱璐以中、东部地区6省肉鸭养殖户为例,探讨了不同养殖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水禽健康繁殖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水禽健康繁殖的因素,并针对具体因素进行了分析[3]。从生态效益角度对水禽养殖模式展开研究,余峰、张磊等通过对江西省规模鸭场废弃物处理利用现状的调查,提出水禽养殖的环境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生态保护意识需要加强[4]。韩晓萍、赵品等针对我国水禽业发展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其中有一条就是加强水禽产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养殖者的污染防治意识[5]。

从社会效益角度对水禽养殖模式展开的研究,张瑛等在分析了我国水禽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个别典型案例提出了我国水禽业发展策略,其中强调的一点就是搭建信息化的交流平台[6]。胡永莉通过对“公司+农户”这一种养殖模式的效益分析,从它的优势和劣势中得到了效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的认识,对水禽业的其它养殖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7]。

3 江西省水禽业产业现状

3.1 水禽业的发展现状

江西省水系相对发达,河流和湖泊众多,水禽养殖历史悠久。在20世纪80、90年代,江西省的水禽养殖优势得以确认,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和实施了“鹅鸭工程”,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推动了江西省水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也为其水禽养殖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2013年至今,江西省的水禽养殖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了支撑江西省家禽养殖业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2018年,江西省15个重点县肉鸭出栏量为9422.4万羽,总产值为14.39亿元,约占全省产值的1/3,商品鸭蛋量为11.4万t,总产值为16.3亿元,占全省产值的31.3%。目前,水禽养殖产业是江西省的优势产业,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8]。

3.2 水禽业的发展特点

3.2.1 区域化的水禽养殖格局

通过近几年水禽养殖的快速发展,江西省的水禽养殖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形成了“沿江环湖”(赣江沿岸和鄱阳湖周边)这两大水禽养殖的优势产业区域,以南昌县的蛋鸭养殖为例,其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1000万只,鸭蛋的产量高达10多万t,沿江养殖的主要是肉鸭和鹅,而环湖区域则主要是以养殖蛋鸭为其主要特色。除此之外,江西省还是我国重要的羽绒集散地,在丰城就有超过20多家的绒毛加工企业。在赣中地区,有着我国最大的水禽蛋交易市场以及最大的水禽批发市场,其区域化的养殖生产格局以及初步形成[9]。

3.2.2 规模化的水禽养殖

从江西省水禽养殖最近几年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养殖能力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推动水禽养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6,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的水禽规模养殖户(场)有68645个,蛋鸭养殖户(场)、肉鸭养殖户(场)、肉鹅的养殖户(场)分别为39285个、13432个和15937个。随着水禽养殖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出栏量也在不断提高,规模化的肉鸭、蛋鸭、肉鹅的出栏量在江西省的比重较高,分别为48.5%、42.5%和24.9%。在水禽繁殖优势区,规模化养殖的水平和程度更高。例如,南昌县和丰城市肉鸭养殖比例均在80%以上。

4 江西省水禽养殖模式的类型及优缺点

4.1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煌上煌集团公司+南昌县新联皇禽肉鸭养殖基地+农户。该基地成立于2004年,位于南昌县塘南镇。公司在江西全省建设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小区)共3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共辐射养殖小区100多个。养殖基地成为了“农民长效增收点、脱贫致富示范点、一村一品样板点、绿色原料供应点”。

4.2 “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南昌扬芳香食品有限公司+农户。该公司成立于2000,位于南昌县泾口乡杨芳村,总投资高达600万元,其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420亩,目前有农户36户,温室106个,总面积16000多m2,2020年共养殖肉鸭400000只,其中出栏260000只,现有栏140000只。农户与公司的合作模式是:公司出资,统一提供鸭苗、饲料,在农民饲养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防疫工作。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按0.7元/羽与农民结算。所饲养的肉鸭由公司统一购买,然后投放市场出售。

4.3 “养殖小区+农户”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江西鑫和源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养鸭示范小区+农户。该小区与2007年建成,位于南昌县武阳镇,目前全镇年养万羽以上蛋鸭的有38家,5000羽以上的有66家,3000羽以上有的72家。在这一模式下,鸭棚全部都是由小区提供的,而且资金也是由小区垫付,在小区的统一、集中管理下进行购苗、防疫、供给饲料、销售等各种具体的工作,在农业周期结束时,农业过程的成本由社区承担,然后农民承担一半的利润和损失。

4.4 规模养殖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新建县松湖镇毛源德蛋鸭养殖户。该户从2000年开始养蛋鸭,到目前为止有4个劳动力,种了15亩水田,拥有15亩水田和110亩养鱼场所,耗资大概24000元,建造了4个鸭棚,总面积有1200 m2,现在存笼蛋鸭8000羽。其鸭苗主要是从丰城引进的,以白麻鸭为主。

4.5 江西省水禽养殖现存四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对江西省现存的4种水禽养殖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再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比较4种养殖模式,最后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如表1、表2所示。

(1)通过4种模式的介绍和优缺点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较为相似,且相较于“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和规模养殖模式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这两种模式规模大、产量多。从列举的典型代表数据中可以看出,两个代表鸭棚数分别为110个和106个,其总体面积分别达到了17000 m2和超过16000 m2,规模较大,产品产量丰厚,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在这一点上远远优于规模养殖模式。第二,这两种模式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证资源的有效供应和规范化管理。由公司提供用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并且提供种苗和饲料,农户只需要对其进行饲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金、管理以及市场的优势,通过对养殖户的稳定和培养,而且可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也保障了原材料的质量。第三,在产品的销售方面,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强。产品的销售方式主要方式为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按照保护价进行收购,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农户直接和市场进行对接的风险,他们只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养殖,就可以得到比较稳定而且不错的收益。

表1 江西省现存的四种水禽养殖模式效益比较

表2 江西省现存的四种水禽养殖模式的优缺点

(2)“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在资金来源、养殖方式方面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有一定相似的地方,养殖小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和公司一样的角色,解决养殖用地、全程垫资,和农户共担风险,对于养殖水禽和兼营农作物生产的养殖户,利用其所生产的由秸秆和谷物,通过合理改造,用于喂养水禽,可以降低饲养者的饲料成本。但在产品销售中,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大,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无法保证。而且,这种模式的发展很容易受到社区发展能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和农民的长远发展。

(3)规模养殖模式相比较其他3种模式而言,虽然操作简单易行、灵活多变,但是容易受到用地、资金、饲养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大部分都存在着养殖环境比较差、疾病难以防控等问题,而且由于农户对于市场的消息不灵通,致使其很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很多时候其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其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江西省水禽养殖的4种现存模式各有利弊。但是不管是从规模、农户用地和资金方面,还是从规范管理和技术支持方面,亦或是从产品销售和长期发展方面考虑,江西省在发展水禽养殖产业方面都应该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或者“公司+农户”模式。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够产生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按照国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号召,把规模化、集约化作为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可以大力推行的。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污染和疫病防治方面的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其发展模式的转型,才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 江西省水禽养殖的现存问题

江西省水禽养殖业历史悠久,是全省的农业优势产业,也是国家水禽产业传统和优势生产区。根据江西省水禽养殖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现存的水禽养殖的不同模式进行阐述和优劣势分析探讨了目前江西省水禽养殖存在的问题,除了一些共性问题外,不同模式还有其特有的问题,具体阐释如下。

5.1 缺乏政府有力的支持

目前,江西省在水禽养殖方面尚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多数水禽养殖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贷款难、手续繁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由于政府缺乏对养殖户应有的保护和政策扶持以及技术支持,再加上目前的饲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养殖水禽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大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南昌县岗上镇等地区,2018年起就已经闲置了很多鸭棚,致使其水禽的饲养量锐减。

5.2 缺乏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

虽然现阶段江西省水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仍缺乏优质养殖水禽养殖场。在许多情况下,商品水禽品种繁多,质量难以保证。水禽养殖业的增长速度不同,严重阻碍了该省水禽养殖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5.3 养殖方式落后,养殖者污染防治意识模糊

江西省水禽养殖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模式,但养殖方式仍相对滞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逐渐出现污染问题。特别是对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区域分布的集中和水禽养殖排放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水、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它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此外,为了方便水产养殖,养殖场一般靠近水源,对水源环境和居民的用水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水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水平较低,水禽养殖户的环境意识较弱。

5.4 水禽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不够

目前江西省的水禽养殖业饲养组织化的程度并不高,尤其对于“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和规模养殖模式而言,和养殖户进行直接对接的水禽加工企业比较少,而且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必要的品牌效应,致使其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利于江西省水禽养殖的长远发展。

6 对策建议

针对上文分析的江西省水禽养殖现存的共性问题以及不同养殖模式的特性问题,为了促进江西省水禽养殖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把水禽业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其基本条件优势,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转变水禽养殖方式,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养殖,规范水产养殖,不断提高水禽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禽产业健康可发展,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现阶段,由于水禽养殖的成本不断增加,水禽养殖收益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饲养水禽的积极性。面对这些问题,江西省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以稳定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的有效供给,加强对水禽繁殖的政策支持。例如提供良种补贴,降低水禽养殖户的成本,也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给养殖户提供低息的贷款,帮助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6.2 强化品牌意识,加快企业产业化进程

水禽龙头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特色品牌,提供高质量、绿色食品。要强化农户的品牌意识,提高市场份额,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社,协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促进江西省水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6.3 转变加快养殖生产方式

传统水禽养殖模式对环境污染大,阻碍了对水禽疫病防控和水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从而降低了农民经济收入,与低碳经济要求背向而驰。因此,要转变养殖方式,大力推行水禽规模化养殖,通过加大建设规模,建设大型标准化综合水禽养殖基地。符合“生产标准化、防疫常态化、粪便无害化”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原产地品牌,提高市场市场竞争力。

6.4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水禽产品品质

水禽产品质量的好坏,养殖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良种化的水平,所以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提高水禽产品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水禽的品质。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提高水禽良种繁育和标准化养殖水平,特别是对于鸭苗繁殖率低等瓶颈问题,开发更多优质、绿色的水禽产品。第二,可以积极引导外来资本或者龙头企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品质好、饲养报酬高、生产周期短的优良品种,进而提升江西省的水禽品种质量,在保证水禽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农户的收益,真正发挥水禽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水禽江西省养殖户
模拟成真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水禽耳边有枪声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