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节约意识培养的策略

2021-01-08郑婷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策略

郑婷婷

摘  要:节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应该积极响应号召身边的人养成节约意识,不铺张浪费,节俭鉴于心,美德始于性。尤其是现在的幼儿,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节俭意识。他们没有经历过老一辈那种苦日子,对节约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他们都是在父母的溺爱,惯养中长大,父母也是不舍得孩子受一点的苦,几乎所有的花费都是在幼儿身上。导致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极度缺乏节约意识,随之而来的幼儿教育便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更应该努力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从而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理解节约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节约意识;策略

一、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具备着天生爱模仿的特点,所以家长以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自己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作用。一方面,在家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懂得节约,如《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故事》等,还可以是身边的贫困故事,如那些山区孩子的故事。通过这些节俭故事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节约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幼儿园也要发挥榜样作用,播放一些宣传节约粮食视频,向幼儿讲解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过程。并且利用幼儿就餐的时间,要求幼儿节约粮食,不撒饭菜,不剩饭菜,要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可以做“比比谁的饭菜剩的最少”进行比赛,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师自身也要做好榜样,在吃饭时要光盘,掉了米粒捡起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激励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

二、做好日常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节约意识

要想让幼儿懂得真正的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精神,还是要做好日常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节约行为。比如开展节约粮食“做”起来的主题活动,教师通过制作“光盘小达人”的评比栏,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节约意识,对粮食更加珍惜,同时也可以纠正那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在饭桌吃完饭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洗手时要节约每一滴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要珍惜水资源。这也是日常教育中需要渗透的,告诉他们每一度电,每一颗粮食都是这地球上的宝贵资源,要守护好他们,才能在这地球上生活下去。节约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的,要坚持才能做到真正的节约。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开展节约粮食“画”起来,联合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一起绘画各色各样的“节粮”作品,表达他们对节约粮食的情感,幼儿也懂得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家长以此也可以得到共鸣,更好的教育幼儿懂得节约粮食。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时时刻刻的提醒幼儿要节约,毕竟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教育孩子“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的作用,讓他们懂得浪费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要培养幼儿从小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节约意识根深蒂固的扎入幼儿的心中,从小事做起,激起节约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努力做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节约小先锋。

(责任编辑:秦  雷)

参考文献:

[1]吴银秋. 挖掘废旧物的教育价值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4):96-99.

[2]周红燕. 刍议幼儿园勤俭节约教育[J]. 家教世界,2021(06):33-34.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