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1-08逯兴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教育

逯兴兰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孩子,他們的成长和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但是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学生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第二,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第四,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社会文化氛围层面,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

其次,学校层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单调。

最后,家庭层面,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

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位小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所有的老师引起重视,在平常的教学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服众。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只是从他们个人的文凭上面进行评判,还需要从他们的平常表现、实际教学经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产生的效果会比较明显。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秦  雷)

参考文献:

[1]田兴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家长,2021(30):6-7.

[2]张玉君,李春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尝试[J]. 吉林教育,2007(10):59.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教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