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土·艺术·乡情

2021-01-08傅乐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乡土文化策略

傅乐

摘  要:乡土文化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中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能体现我國的传统文化。而将各种各样的乡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加并丰富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并且能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拓展视野,促进乡土文化传承。

关键词:乡土文化;小学美术课堂;策略

一、开放课堂,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对故土的认同感,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开放性,突破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让学生在参与开放性课堂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美术教学中的民间艺术。比如可以安排学生与民间艺术大师或者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见面,让学生和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沟通交流,或者观摩专业人员现场演示,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民俗馆或者民间艺术馆,请专业人员进行介绍讲解,给学生一个近距离接触乡土文化、美术艺术的机会,实现乡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目标。

二、浸润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欣赏、鉴赏活动,挖掘当地乡土文化中的人文资源,为课堂营造乡土气息。具体方法如下。

将传统的民俗民风通过美术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借助图片、影像视频、文字等各种各样的资料,展示各地区、各民族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或民风。整理几幅可以反映民风民俗的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自主绘画。开展了解、走进民间工艺的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民间工艺制作,如剪纸、编结艺术、纸扎、泥塑等,以此培养学生乡土文化素养。

三、借助乡土材料,融入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课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绘画,手工艺制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美术教学中,为了使美术课堂更加具有乡土气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乡土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所谓乡土材料,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材料。

四、发挥自然优势,实施美术创作教学

美术教学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乡村自然环境与写生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写生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锻炼学生创作能力和绘画能力的必要课程模式,在写生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独特视角。尤其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乡村地区小学美术教学在立足当地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当地乡土自然风貌,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感受到乡土自然的魅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作能力、提高绘画水平的目的,并对其作品注入情感。例如华北地区,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考察平原农业种植的风光;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到野外考察千沟万壑的黄土风貌、考察各村落的建筑风貌,观察山坡上错落有致的窑洞等。在实地写生的过程中,具体感受乡土风貌,体会故土各类景致背后的艺术美,丰富乡情。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林璐. 浅析民间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18-119.

[2]李群金. 让美术课堂充满乡土气息[J]. 中学课程资源,2020(04):45-46+1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乡土文化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多媒体辅导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