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浅谈

2021-01-08蒋维政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真善美技巧

蒋维政

摘  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人内心真切的意愿。让孩子更好地认识美、领悟美、表现美,基層美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艺术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作用于生活。美育,要让学生发现身边处处存在美的人、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迸发表现美的强烈意愿。乡村美术教育相对城市美术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但能运用好乡村的特点,不局限于教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真善美;美术意识;描绘手段;技巧

一、乡村美术教育与城市美术教育相比不足之处

(一)乡村孩子接触美术教育机会少

城市里到处可见不同层次的社会机构开办的美术兴趣班,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美术兴趣班,让孩子们能如愿地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美术特长。这些有利的环境,利于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表现手段,而乡村美术兴趣班较少。

(二)乡村孩子购买美术用品、用具不方便

乡村场镇上的商品店主要售卖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不易买到美术用品,即使有美术用品售卖,也品种不齐,数量不多。这对农村孩子认识、学习各种样式的美术表现方式不利。

(三)家长的意识

乡村孩子有很多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上了年纪的人照看,他们对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意识不强,给孩子们灌输的思想是:学好语文、数学就好了,其他科目都是“豆芽课”,可学可不学。这对孩子对学习艺术的意识产生了负面影响,孩子们觉得美术课不重要,家长通常也只用语文、数学成绩来评价、奖励自己,所以存在有些孩子上美术课不用心。

(四)乡村学校美术教师相对不足

乡村学校条件艰苦,教师流动频繁,教师往往不能按标准配备,专业教师配备相对不足。有些美术课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

二、乡村美术教育的独特优势

乡村孩子身边随处可见的青山、溪流、古朴的建筑、不同品种的树木、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形成一幅幅无须修饰的天然美卷,对培养孩子们表现真、善、美有独到的效果。乡村美术教师上课应该突破教材的限制,走出课堂,多上室外课。学生处于大自然当中,心情愉悦,上课更有兴趣。

再比如在教表现劳动场面的内容时,可带领学生参观老百姓劳动的场面:农民伯伯耕地、插秧、种菜、收谷、收玉米、放牛羊、喂鸡鸭……通过认真观察,学生才明白耕地时农民伯伯怎样一手扶犁具、一手拿着牛绳和驱赶耕牛行走的荆条,牛肩上负着拉犁具的物具,在农民伯伯的吆喝下,耕牛一步一步往前走,泥土不断地翻起来……让这些场景深深地印入学生脑海中,学生画的时候才知道怎样下笔。实地感受劳动场景,无形中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粒粒皆辛苦”“劳动最光荣”,学生自己更能感受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美术素养的形成,要靠时间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作为最基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人生奠基工程中,扮演者着重要作用。一个人具有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他的人生将更完美。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张帆. 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评鉴,2021(18):17-19.

[2]孙国华. 将民间美术融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J]. 艺术评鉴,2021(15):108-110.

猜你喜欢

真善美技巧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我身边的真善美
因式分解常用变换技巧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指正要有技巧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