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技馆展品的改进

2021-01-08李艳琼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李艳琼

摘  要:本文以衡州小学为例,对本校科技馆的概况以及展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普展品相应的改进设想,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科学的教学需要。

关键词:小学科技馆;科普场地;展品设置

一、衡州小学科技馆概况

衡州小学科技馆建筑面积约700㎡,分为5大区域,分别是宇宙探秘空间、数学空间、物理探究空间、创客空间和生命科学领域,其中展品涉及宇宙科学、航空航天、物质科学、魅力数学、3D打印、机器人、创客空间、生命科学、模拟地震和火灾安全逃生以及走廊挂壁等系列,内容丰富。展品主要以互动和体验为主,参与度高、富有趣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场馆,展品本身的趣味性及对相关原理解释的直观性都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学校内部的科技馆,这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科学教育的沃土。

(一)衡州小学科技馆利用情况

一是供校内外各年龄段的参观者参观体验;二是用于科学小组课外活动场地、3D打印社团的实践基地等。目前,对科技馆内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没有挖掘校内科技馆存在的真正价值。学生进入科技馆参观,充满好奇心,被展品本身的趣味性吸引,但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而对于展品本身介绍的科学原理以及利用的科学技术鲜少有人留意。因此,学生喜欢来科技馆参观,更多的是出于“好玩”。科技馆外壁的挂件更是沦为了从这里路过的学生的“玩具”,损坏严重,维修工程大。

(二)本校科技馆在展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 展品所涉及的原理超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内部的科技館,主要的参观者是小学生。小学生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特别是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事物对他们更是具有吸引力。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尚不能理解太复杂的原理,而物理、数学、生命科学空间大部分展品所涉及的原理大大超出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外。

2. 展品所涉及的原理出现重复

对于光敏元件的应用有三处:两个脚踏琴和竖琴。手眼协调、吹不开的小球、梵天塔、九连环等这些展品在科技馆内部和外壁都有出现。

3. 展品设计不合理、不严谨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如下图)直接将其与太阳一起围成了一个圈,各行星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行星自身的运行方式和自转角度等都没有得到体现,在设置和陈列上不严谨、缺乏科学性。

三球仪中,模拟太阳发出的光太弱,照到地球和月球上时看不出阴影和被照亮的一面,模拟效果不明显,且仪器精度不够,刻度盘指针以及太阳光照方向经常偏离准确位置。

4. 展品更新速度慢

我国的航天科技在飞速发展着,硕果累累,航天设备层出不穷,而科技馆内宇宙探秘空间的航天模型的更新还没有跟上节奏。馆内的视频资源也是建馆时的原有资源,介绍的科学事物已过时。

5. 展品的耐用性不够,维修成本高

如摇动发电机手柄时,纽带容易从轮轴上脱落,甚至纽带的材质老化断裂,发电机的灯使用寿命不长。学生经常路过科技馆外壁展品,因此使用频繁,损坏严重,维修工程量大。

二、对小学科技馆展品设计的建议

(一)结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增设与科学课程相对应的展品

科技馆作为科普场地,有着实验室所不能企及的优势,它可以是科技成果的博物馆,介绍各种科学原理,参观者参与互动体验,寓教于乐;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的浓缩与精简版,模拟一些直观的自然现象。

(二)小学科技馆内展品应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城里的小学生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但受年龄因素及认知规律影响,大部分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尚不能理解一些复杂的原理。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可用小学生能理解的展品替代某些复杂原理的展品,增设小学课程相关展品。

除此之外,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若在科技馆中利用展品模拟实验,则要通过仪器显示精准数据来进行验证。大部分学生认为大的实心铁球会先落地,当学生看到与猜想截然不同的现象时,会心中充满疑惑,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的敏锐度、锻炼其思维能力,也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三)结合新技术,改进展品设计,增强直观性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能直观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事物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原理,科普展品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增强展品的直观性。

(四)科技展品应注重细节,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

科技馆相当于一本灵活的科普教材,科普展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参观者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知识或者原理。因此在展品的设计上更要严谨,要体现科学性。例如土星的光环的位置,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以及自转倾斜的方向等。科技馆需注意细节,根据科学发现的最新成果,实事求是地展现出来,否则稍不注意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五)加快展品更新速度,设立数字科技馆

对于科技馆内与时代发展相关和更新频繁的展品,需及时更新。 5G时代已然到来,各种新技术、新发现层出不穷。考虑到建设成本和空间限制,当展品在技术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时,对学生开放数字科技馆,不失为加快数字更新的快捷方法之一。科技馆可设立电子屏,让学生利用电子屏自由选择、浏览感兴趣的科普知识,拓展课外知识。

(六)小学科技馆还应考虑展品及选材的耐用性

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进入科技馆难免兴奋,积极地去参与体验,容易损坏展品,部分展品使用的材料容易老化。因此,在展品的选材上要考虑耐用性,以延长展品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费用。

(七)丰富展品涉及领域,避免原理相同的展品重复出现

原理相同的展品同时出现在科技馆,一则降低了展品本身的吸引力,二则降低了建设资金和空间的利用价值。需避免相同原理的展品重复出现,以增加展品种类。

为提高小学科技馆的利用率,充分挖掘其利用价值,使其与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相适应、提升馆校合作,建议小学科技馆的展品设计以主要参观者——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展品设计上兼顾趣味性、互动性和直观性,注重科学性,并尽可能地与科学课程内容相适应,在选材上充分考虑耐用性和安全性,在细节上体现科学性。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许雯. 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4):247.

[2]张磊,曹朋,李志忠. 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馆校合作实现双赢[J]. 开放学习研究,2017,22(05):33-38.

[3]赵吉明. VR虚拟现实技术在展品中的拓展应用——以浙江省科技馆台风体验剧场为例[J]. 科学技术创新,2020(12):102-103.

[4]蔡文东. 5G时代推进中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学会,2020(01):60-64.

[5]谭泾远. 国外科技馆在儿童少年智力开发中的特点和作用[J]. 中国博物馆,1988(0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