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探究

2021-01-08杨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杨华

摘  要:数学绘本结合了小学生爱看图画故事的特点,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性的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观察图画、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深受学生喜爱。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老师在尝试将绘本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仍然困扰着许多老师,因此探究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实践策略

一、利用绘本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为培养逻辑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奠定了基础。以《分类》教学为例,通过阅读数学绘本《一起分类吧》,了解分类标准的重要性,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一样。在绘本中讲述了将生活用品按人进行分类,将书架的书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将零食按照样子和颜色进行分类等等。

二、绘本内容情境化,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可将绘本内容情境化,让学生获得直观、深刻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三位数的读写”中,借助绘本故事《星星工厂有点忙》来开展教学:遥远的星空中有一个忙碌的星星工厂,专门制造闪亮的星星,其中有负责包装星星的云朵姐姐,她们有一个烦恼:“只认识数字0到9,要怎么装呢?”请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云朵姐姐,会怎么装星星,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10个装一袋,5个装一袋。”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每袋装10颗,能装3袋,还多5颗星星,该怎么记录?”学生回答:“35”,组织学生回顾十位、个位的意义,教师追问:“1箱要装10袋,有多少颗星星?”学生经历了一番思考之后回答:“100”,教師板书100并讲述百位数的含义,指导学生读、写,引出新的知识:箱子数写在百位上,袋子数写在十位上,零散的星星数量写在个位上,让学生进行三位数的读写练习。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快速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绘本创作常态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阅读了一系列数学绘本后,引导学生将绘本创作变成一种常态,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使得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比如以“图形的寻亲历险记”为主题,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创编:“四边形王国里住着各式各样的四边形,可怜的小四边形王子在一次游玩的过程中与父母走散了,国王为了能尽快找到这位王子,贴出了一条告示,大范围地寻找一个特殊的四边形,开设了一场认亲大会。在大会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不规则的四边形等,国王出示了几条规则,不符合条件的全部被淘汰。一是要求两条对边要平行,二是上下、左右两组对边都要平行,三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是要求四条边都相等,通过这样层层筛选,正方形就被选出来了……”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既带领学生了解了不同图形的性质,也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概念的记忆,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黄春红. 小学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探析[J]. 数学之友,2019(04):28-29.

[2]王刘平. 运用数学绘本,让小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59.

[3]江永新.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名师在线,2019(13):66-67.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