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021-01-08王孝根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王孝根

摘  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距也很大,如果教师总是像往常一样,进行不加区别的“一刀切”教育,那么也不利于数学基础薄弱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认真分析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数学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分层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

分层式教学大大提高了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时间优势,让部分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拔高数学能力。有了更多的训练,就能使学生积累足够的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数学尖子生。

(二)有利于学生未来数学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牢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尽量让学生在开启每一次新的学习活动时,都不要抱着对已学知识的疑问。分层式教育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因为即使部分学生的能力较差,但是由于已经被分配到同一班级,教师在这样的班级授课时会适当放慢进程,并且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反复强调。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接受能力对练习题进行分层

由于小学生知识积累少、认知能力有限,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记忆力作为前提条件,对学生开展已学知识的巩固训练。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精心编制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题。

(二)根据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

由于认知能力、知识储备、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无法避免,要求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经过全面分析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平等原则,不过分重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不能忽视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给予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机会。

(三)根据学习能力对备课、授课进行分层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备课、授课。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节奏,将重点放在综合性习题上;对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节奏,将基础知识作为授课重点。同时,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況做出阶段性总结,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更加关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能够使新知识的讲解符合学生的特点,增进学生的体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应用分层教学,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刘大左. 小学生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1):72.

[2]刘辉.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法研究[J]. 新课程(上),2019(11):15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