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1-08李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施原则参与式小学数学

李龙

摘  要:参与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及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参与式教学模式效果的发挥,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加强对实施问题及有效策略的研究,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实施原则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及问题

(一)实施原则

第一,主体原则。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核心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而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二,平等原则。老师要平等看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及需求等进行全面了解,设计能够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及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第三,反馈原则。老师必须要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反馈信息,针对此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促使教学工作更高质量的开展。

(二)实施问题

第一,师生之间的沟通不足。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也要求老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样才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第二,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老师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其实施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自主学习、思考机会,局限了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活动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學活动,这样才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快乐感。

(二)明确学习任务,加强组织和管理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小组合作由学生自己合作进行,其实施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解决合作中学生观点不同、任务不清晰等问题,老师在课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分组、小组长的选择等。同时,教师应要求各小组明确自身的管理和组织任务,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三)明确学生发展,实施科学的评价

参与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实施评价活动中,学生也应是评价的主体,所以在完成课后问题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自己检查和互相检查,并在检查中进行自评和互评,而在学生们评价的过程中,老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这样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客观地评价,正确认知自我,更好地提升自我,将参与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果。因此,老师要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精心设计,并在实施中不断反思与完善,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王茂.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学周刊,2019(14):64.

[2]孙斌.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 新课程(小学),2018(02):135.

猜你喜欢

实施原则参与式小学数学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探究中学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