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2021-01-08程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数学教学

程芳

摘  要: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意义

首先,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时,可以不断地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开发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用知识。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更加抽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判断和空间想象的能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经常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来解决,经过这种锻炼,学生在形象思维能力上获得了提高。最后,开发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打破学习中的很多限制。由于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比较困难,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而培养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重视方法的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要让学生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数学知识带入学习方法中,通过问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二)从方法入手,明确学生数学直觉思维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对比、归纳,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会对多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判断,积累自己的方法库,从而提高自己的灵活运用能力,可以知道自己学习新知识后及时进行方法筛选,看到通过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和规律。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梯形的构造进行思考,判断它是由哪些图形组合的,在学会将图形进行转换、拆分,根据已有的公式定理记忆新的公式。引導学生在学习其他复杂的空间图形时,学会用空间分析、判断,采用类比或者转化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立体的知识,且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验证,加深自己的知识理解,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对新的挑战,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开拓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张慧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 贵州教育,2013(21):45-46.

[2]刘晶.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7(03):56.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数学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