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1-01-08黄烈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黄烈福

摘  要:小学生处于初接触数学学科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感性经验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专项能力训练,并注重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在遇到学习及生活问题时,都会出现紧张、害怕的心理,无法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保持镇定,在理智、理性思考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让其保持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能使其思维更加缜密,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将有利于学生达到一般人难以抵达的学术高峰,为其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感性经验积累

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由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基。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的重要前提,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工作,真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对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之中。

(三)实施专项能力训练

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过程中,会涉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多项能力,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效果,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解,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四)注重因材施教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将因材施教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为不同类型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了解,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案进行科学设定,并按照已定方案有序培养,促使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薛鹏. 試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97-98.

[2]楼诗音. 立足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 读写算,2021(19):183-184.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