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阅读写作的有效结合

2021-01-08马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马燕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现,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重点话题。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运用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所蕴藏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写作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环境;课外读物

一、作文引导,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一切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利用他们的这个特性,把写作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以此来增强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单一,每一节课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保持学生对于写作的新鲜感,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可以通过一些新媒体的方式去吸引学生,比如可以让学生们看一个视频,以这个视频为引子,抛砖引玉,引出后面所要讨论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说,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要对他们的语言连贯性和简洁性进行评价,评价要有褒有贬,才不会在公共场合让学生的自尊心受伤害。

二、阅读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有着重要的联系,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时,应当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平时不断的阅读积累,丰富自身的知识和素材,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从阅读中慢慢强化学生对于实際生活的体验,可以刺激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帮助运用到作文上,达到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写作质量提升。例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加强对人物品质词语的掌握。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对学生掌握的词语进行测评,就学生自己阅读掌握的词语进行人物的刻画,增强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下实践,记录生活

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空”“大”“假”的情况,泛泛而谈,一眼望去,都是口水话,没有亮点,缺乏真实性和可读性。究其根源,还是学生没有进行实际的生活实践。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才会有相关的感悟,才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实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眼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五单元中的写作练习为例,这一单元是要写一篇游记。对于这种类型的作文,是必须亲身经历后才能写出来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附近的景点进行游览,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真实、详细地记录,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写作的目的。此外,学生写作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情感的抒发,一定要真实、细腻,要能打动人心,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胡蓉.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70.

[2]张晓芬. 放飞心灵,快乐作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91.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