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探析

2021-01-08刘丽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语文

刘丽平

摘  要:在任何学生时代,语文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也是学生各科学习与生活发展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是语文的精髓,阅读被誉为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不可或缺。各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列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地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且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较为发展活跃阶段,也是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是阅读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时期。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对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能在学生的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阅读前,教师可增加对课文相关背景的讲解,将学生带入课文的场景中,感受课文的魅力。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提高阅读质量。

(二)养成阅读好习惯

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高效的阅读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鼓励学生先阅读“序言”“目录”等,让学生先了解这篇文章大概要写什么。其次,要求学生积极使用工具书、辅导书,解决在阅读中的一些困难、障碍。最后,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深化自己的阅读感触。教师也要根据能力制定阅读目标,能增强学生阅读的成就感。

(三)阅读方法要合理

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教授学生合理的阅读方法,保证学生阅读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减少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通过读书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构想画面,教师可以将一些與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穿插在课文讲解中,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到位。阅读是读的过程,不仅要看还要品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石海丽. 如何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1.

[2]吴美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1(14):151-15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生语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