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8吴娟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吴娟华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阶段中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该阶段教育的关键目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重点探讨了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增强课堂趣味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关键内容,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课本阅读的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小,心智还不够成熟,理解能力比较低下,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高有效性方面有着诸多的困难。面对这一现实教学情况,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学生真正对语文这整本书的阅读产生极大兴趣,才能够开展高效课堂。

在进行《爬天都峰》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中内容与含义,教师可以选出四位同学让他们分别扮演《爬天都山》一文中的“爷爷”“爸爸”和“我”,还有一位读旁白。让学生根据文中内容进行对话,也要将其中的神态和表情进行演绎。比如“我”在看到笔陡的石级以及石级边上的铁链时,要表现出文中所描述的“发颤的表情以及行为”。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道具进行表演:“我”在爬山的过程中“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这里的铁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制作。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表现方式,让课文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使他们在表演中、观看时培养他们的理解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理解文中内涵就显得轻松容易很多了。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教师需要依据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多个层次出发,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的创新现有的教学思路,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二、训练语言文字,培养理解素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内容的学习承担着学生积累语言的重任,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择更是经过层层筛选,每一篇文章都对训练学生语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语文整本书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在阅读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对语言材料、语言规范、语言使用等等的积累与学习,培养理解能力。

首先,创设情境。感受氛围“个性读”。比如在《秋天的雨》这一篇抒情意味浓重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将其比喻为生活中常见的美好事物,对秋天的美景与特点进行了唯美的描写。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与所描绘的景色使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展示、图片描绘以及轻音乐烘托氛围。让学生跟着音乐与图片视频等,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段落,这一过程便是学生进行积累与理解的过程,在日积月累之中提升其知识素养和自身的修养。此外,教师也可以创造一个个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语文课堂活力,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趣味小课堂,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课堂,不断的增强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通过一个个趣味的小游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其次,引经据典。探索出处“发现读”。教师可以通过“读懂——知妙——运用”的层层递进的方式,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一些引经据典之处进行拓展,使学生在阅读课内文章的也能够开阔视野,深度理解文章含义,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也能够将其使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比如在教授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引领先生对文中的“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含义和出处进行探索,找寻其中出处,即来源于“今朝更踏山阴道,却向云间认八松”,如此一来,不仅仅能够拓宽相关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之中感受到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经典在语文教学当中永不褪色,作者用他们智慧的结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蕴含到一个个文字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智慧,启迪更多的学生勇往直前,如果教师可以引用更多的名著经典,让学生进行诵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容的深度探究,增强课堂的学习活力。

三、读写有机结合,提升表达素养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积累以及运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会根据他们积累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地表达能力优化教学。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时,学生初看题目,常常会觉得没有探索的欲望和新鲜感,因为秋雨是比较常见的事物。但是,当学生学习全文之中,他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所描绘的秋雨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主要源于作者从嗅觉、视觉、听觉等等多角度对秋雨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并且在每一种感官的描写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秋雨中人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描绘得栩栩如生,能够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去。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这一课后,教师要对其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深度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運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通过长期进行这样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发展。因此,通过读书和写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力,更好地对故事内容展开深度的探究,让学生不断的增强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层论述,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深化人文内涵,树立人文素养

语文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统一,便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更是语文整本书中的精粹部分。语文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在小学语文整本书的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人文情怀、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语言文字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充满着艺术魅力的文字现象以及崇高深远的思想情操,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师将整本教材书变化为一道道瑰丽的人文风景时,就能够令学生真正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进而提高其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让小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

例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文章之中,徐悲鸿的人格魅力、爱国精神以及从他身上能够体现出的我国传统美德,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强的积极意义。教师要紧抓其中的思想情操,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其结合自身感受,体会更多的美感享受。这不仅仅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极大好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头悬梁锥刺股的坚韧意志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都有积极意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挖掘语文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其人文素养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语文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开辟新的教学领域,提高课堂的教学活力,让学生从一个个整本阅读当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的增强对课文的学习能力,更好的展开知识点的深度探究。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周翔. 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22.

[2]李作芳. 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4):60-6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