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国学教育应从传统中汲取精华

2021-01-08赖文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传统文化

赖文静

摘  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相应的文化教育也要不断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而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开展教学中要注重国学经典内容的挖掘和渗透,以发展学生正确三观,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并动小学语文的有序开展。文章简述了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传统文化;汲取精华

一、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受到外部功利思潮环境的影响,我国国民思想逐渐被腐朽思想侵蚀,不仅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渗透,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基于此种现状,学校、各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起到了一定引领,但我们更加倡导用传统文化塑造学生人格,而国学教育中的经典内容可以在无形当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虽然国学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处于劣势地位。直到“国学热”综艺节目的兴起,才强化了国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建立,推动着国学的发展和前进。但单纯依靠几场活动是无法实现国学的复兴和持续发展,只有将其渗透于我国基础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才能让小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让他们看到国学的魅力。

二、小学国学教育从传统汲取精华的基本策略

(一)因材施教,强化渗透力度

为了推动国学教育在小学教学的深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小学1~2年级的学生,可以為他们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三字经》,通过古诗词的播放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怀;对于5~6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汲取《论语》《史记》中的经典,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互相推进好的阅读书目,并就阅读心得开展交流,以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思想。

(二)基于国学教育,做好朗读训练

国学教育朗读训练的开展,要求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优秀的经典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力求国学教育教学的开展在学生认知内,如此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基于班级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的天生差别,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三)挖掘国学教育中的经典内容,做好适时渗透

为了将国学教育中的经典内容有效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学情况,深入国学、挖掘经典内容,并通过其和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总之,教师只有把握渗透时机,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立足国学教育,从中汲取精华内容并将其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深入挖掘、有效渗透,并采取有效手段实现语文和国学教育的结合,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国学教育水平。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胡小兰. 浅谈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国学教育[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5):282.

[2]杨林.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国学教育[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4):52-53.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