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1-01-08吴璐瑶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吴璐瑶

摘  要:教育很重要一个词汇就是“培养”。这个培养包括文化知识、素质教育,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教导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望闻问切”的针对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培养应该全面一体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

一、促进师生互动

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实际教学情况来讲,首先应该讲求方法模式。例如在上古诗词《悯农》时,首先会让带大家通读几遍古诗,直至读熟为止,接下来详细介绍作者李白生平以及写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讲课不能图速度,一定要有耐心地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这首诗,还可以适当的为学生拓展知识,或者推荐学生鼓励学生去读相关书籍,课堂内外兼顾,提升理解能力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老师也更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视野的拓宽。

二、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不仅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学好语文,而且要准确,要有所价值地去领会,既然要广泛涉猎,就应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优秀语文文化,从基础开始就用最好的文化种类去熏染、去影响学生的眼界与思维。这也就是所说的核心素养,对于教书者和学习者都会有改变或者感悟的能力。所以说,这样低段的教育看似简单,但从实际出发,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提高学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一旦培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很好地掌握方向,提高成绩,除了课堂知识以外,很多知识都自主接触,自主消化,在学生素质培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更是文化教育、学习能力、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基础。这么说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实际与之定论相匹配的实际情况来体现的。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受到老师的指导往往会铭记于心,并且一直约束他们的行为,也依靠他们自身养成的习惯,在学习这条路上,稳扎稳打地走了很久。可以看出,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四、促使学生经常进行学习反思

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出了学习的关键所在。有部分同学总会偷懒,不去温习,结果在课堂上的表现很不理想。这样一节课没学好,老師又不能继续新课,着实很为难,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去反思,“温故而知新”还能够在温习的过程当中得到新的知识,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吗?“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一句俗语那么简单,知识无时无刻不在更新,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就必须时时刻刻学习,为自己储备的知识更换新的血液,并且加以反思,通过反思,来消化所学内容,得到新的知识点,从而一步步提升语文素养,培养优良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吉娅俊.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7-98.

[2]房付红. 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新探[J]. 科幻画报,2020(08):10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