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气排球队伍素质提升实践研究

2021-01-08黄国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排球队伍比赛

黄国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气排球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运动项目,受到了人们广泛性的欢迎,这种运动方式不仅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的运动兴趣,因此将气排球运动引入高校教学中十分重要,对于提升拓展学生运动途径,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气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性的运动,其不仅具有健身及娱乐的价值,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促进高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气排球队伍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想要充分发挥气排球在高效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就要加强对气排球对于综合素质的建设,提升学生气排球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就气排球队伍素质提升策略进行探究。

一、气排球运动的价值

(一)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

气排球运动本身的运动强度并不大,但是能够锻炼到运动者的全身,适用于各种团体活动之中,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娱乐性[1]。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发球、传球、接球等活动,能够调动参与者身体各个部分活动,促进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提升,能够全面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

(二)愉悦参与者的心情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在参与团体活动的过程中,与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全身心投入运动的过程,能够使人感到轻松、快乐。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更好地感受气排球运动的魅力,寻求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改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

气排球运动作为团队性运动,能够为参与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效地增进队友之间的感情[2],为学生人际交往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在气排球运动的过程中,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提升参与者表达心情以及谈话的欲望,从而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长期的合作之中,逐渐成为密切的伙伴。

二、高校气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一)气排球运动课程内容较少

气排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时间比较短,对于气排球教学缺乏完善的经验,在当前高校气排球的运动教学中,设置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少,且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仅仅关注气排球理论教学相关性的规则教学,缺乏设计的技巧性教学及实践训练活动,还没能形成系统性的气排球教学体系。因此学生难以全面了解这项运动,对其产生的兴趣度也比较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排球运动在高效的开展。

(二)基础设施与场地建设不足

我国大部分高校建校时间比较长,在运动场地的建设上大多更加重视传统运动项目,如篮球场、足球场的场地建设比较多,缺乏气排球运动相应的建设场地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开展运动以及相应的使用需求,在高校中气排球运动的气氛也比较难形成,学生无法从中获取到相应的能力。另外气排球运动基础设施质量比较差,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的使用效果,及运动开展的有效性,这就会使得学习难以体会到气排球运动的趣味性,进而降低学生对该活动项目的兴趣,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总之,在高校气排球教育教学中,要突破和改进以往的教学,把人文精神融入训练过程,在高校气排球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新时期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气排球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三)缺乏专业的气排球教学教师

高校气排球运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但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性的气排球教师,大多是由统一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没有受过专业的气排球训练,技术水平比较低,对专业的知识确保系统性的了解,教师的专业性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难以开展系统性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学重点的认识,教授技巧时专业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不利于气排球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应用。这就使得参与气排球运动的数量极大的减少,难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气排球队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对气排球运动的认知不全面

当前气排球在高校中的推广还比较少,因此对气排球的认知并不充分。在高校中更多的是进行硬排球的教学,推广力度也比较大,学生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但是硬排球的难度较大,相对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在练习上更为困难。气排球相对于高校生来说,具有更低的难度,较容易掌握,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趣味性。但是由于高校对气排球的认识尚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气排球在高校的宣传与推广,学生也缺少相应的机会。

三、影响高校排球队伍建设的因素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高校教学之中,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的重视,对于气排球队伍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支持,因此体育教师也不敢贸然组队训练,这是当前高校气排球队伍素质建设的主要问题。正是因为此,当前高校已有的气排球队伍训练时间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也比较低,另外也缺乏相应的比赛制度,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及热情较低。

(二)个人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不够完善

气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性的运动,不仅对团队协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也要求队员的个人专业水平能力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3],但是在实际的个人训练之中,训练缺乏系统性,由于气排球运动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就需要运动员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训练培养之中,并没有制定出全面的、长期的训练计划;另外训练的内容不够完善,主要是在进攻以及战术配合的训练中,存在脱节问题,参与者缺乏系统性的战术训练,在面对多变的场上状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找到合适的战术应对。

(三)缺乏团队意识及比赛意识

气排球运动的临场发挥能力对一个气排球队伍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当前高校的气排球队伍往往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比赛经验,因此临场反应能力比较差,在比赛的过程中队员,往往会出现传球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影响比赛的成绩,对于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影响。

(四)比赛机会少,赛制不合理

当前高校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教学上,给学生提供的比赛机会比较少,尤其是校际的比赛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校气排球对于与其他学校气排球队伍比赛交流的机会,缺乏参与大赛的机会以及经验[4],因此也难以发现自身训练的不足,以及队伍之间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素质气排球队伍的建设。通过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协同机制发展的途径,有利于将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教育与全民健身高效、顺利地在社区推进,从而使人民享有健身、健康和老有所养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五)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

气排球运动作为一定集体性的运动,参与的人员数量比较多,在实际训练或者参与比赛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高校的大部分经费往往用于科研研究,并且气排球队伍自己无法创收资金,单纯依靠学校拨款维持训练及外出比赛是远远不够的。

四、高校气排球教学的提升策略

想要提升气排球队伍的素质建设,就需要高校能够开展更为有效的气排球教学,提升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以及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参与排球获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为气排球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队伍的素质建设。

(一)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现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采取的措施及方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气排球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气排球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水平,促使教学效率及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完善气排球教学基础设施

为进一步提升气排球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5]。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当加强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例如建设气排球场,增加相应的基础设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以及设备能够开展气排球运动以及训练,提升学生的水平。

(三)建设高素质的气排球教学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气排球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气排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与排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中,排球教师同时也担任着气排球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提升学生气排球能力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及方法,区分气排球与排球教学的差异,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五、高校高水平气排球队伍素质建设对策

(一)提高对气排球队伍建设的重视

确保气排球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对气排球队伍建设的重视,在进行队伍建设时,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明确组队方式、队伍管理方式以及训练方式等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气排球队伍需求以及学生的表现,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到气排球队伍之中,根据学生的上课时间、技能水平等,设置合理的训练机制,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进行训练、比赛,逐渐提升气排球队伍建设的水平,并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气排球氛围,促进气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对技术、战术能力的培养训练

完善气排球队伍的训练计划,结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年训练、月训练以及周训练计划及训练目标[6],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以及训练的长效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队员的战术训练以及战术运用能力的训练。结合不同队员的能力以及特点开展相应的训练,明确攻手的位置,强攻队员进行专项的强攻训练,快攻队员进行和专项的快攻训练,全面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能力以及配合能力。在训练中还需要将发轻球、重球、飘球与接发球等练习活动进行穿插训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战术训练体系,提升高校气排球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队伍的战术运动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比赛机制,增加比赛数量

气排球队伍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于战术运用的熟练度,提升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对比赛的认知。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比赛机制,结合区域、学校类型以及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气排球交流赛[7]。例如进行年度的校际比赛,每季度开展校内的气排球比赛、每月进行各年级之间的比赛等方式,形成合理有序的比赛机制,在不断的比赛、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校气排球队伍建设的水平及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对气排球运动有所了解,从而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该运动项目中,为高校气排球运动队伍的建设不断提供优秀的学生,使得气排球运动队伍不断壮大。

(四)完善的后勤保障支持

完善气排球队伍建设的后勤保障支持,首先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的支持,高校可以通过挖掘气排球比赛的商业价值,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从而增加气排球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在足够的资金保障下开展完善的训练、比赛等[8],逐渐提升气排球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次为气排球队伍的训练提供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学校加强对气排球队伍的支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气排球队伍建设以及运动之中,例如可以在学生成绩评估,或者学分评估上增加气排球的评价比重,解决气排球队伍建设中各种问题,促使气排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健康持续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气排球运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需要加强对气排球队伍建设的重视,提升气排球教学质量,为气排球队伍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并建立完善的训练、比赛机制,让气排球队伍能够以赛代练,逐渐提升气排球队伍的综合能力,同时为其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为气排球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排球队伍比赛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