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浅析

2021-01-08彭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心理

彭越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运动员在参与一些体育竞赛的过程中,消耗的不仅是学生的体能,更多的是消耗学生的心理能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疲劳。而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则需要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这种疲劳的出现,帮助运动员们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但是,由于高中运动员本身学习压力较大,在此基础上加上运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让学生的思想崩溃。因而,让学生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自我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下面针对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索。

一、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价值分析

在高中田径运动员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科学且高效的心理训练,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高效地提升以及优化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实效,更好地夯实他们的体育技能,引导他们掌握高效且科学化的田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在常态化训练的基础上,科学全面地实施心理训练,稳定地提升他们的整体训练水平。实践证明,在高中田径运动员的成长实践中,高效化的心理训练,始终具有突出的现实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素养,能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田径运动的训练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整体训练实效,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整体保障田径训练的整体成效与水平。相反,若田径运动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或者不具备较强的心理能力,必然会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找不准方向。田径运动是一项相对枯燥的体育项目,在田径训练的实践过程中,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自然难以全身心投身其中,甚至还会产生对田径运动的抵触以及排斥,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整体训练实效。另一方面,在高中田径训练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开展心理训练,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田径运动员的毅力品质,切实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可否认,无论是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还是在田径竞赛的过程中,他们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心理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能够全方位激发他们的田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在高中田径运动的训练实践中,有计划地开展高效且科学的心理训练,既能够整体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田径技能的全面提升以及科学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发展需要。

二、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科学方法

(一)课前教育,提高重视

内在动机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努力程度十分有效,因此,在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进行一次完整的课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可以通过对比赛的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白比赛的重要性,以此激发他们对训练的重视。如此在接下来的心理训练的具体过程中,学生才能稳住心态,有效提升其抗压能力。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在高中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只有科学精准地开展好高效化的课前训练,只有认真引导学生来进行课前训练,全方位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整体重视以及认知程度,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田径训练的成效,也才能够真正优化学生的田径素养以及学习质量。基于此,在田径运动的有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特征,科学精准地开展好课前教育,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重视程度。

例如针对于3000米或者5000米长跑的运动员而言,此时的课程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递出一种坚持就是胜利的思想。让学生明白,田径运动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荣誉,更关乎班集体的荣誉,甚至关乎年级、学校的荣誉,这是一种扩大化的荣誉感。在这样的荣誉感的支撑下,在这样的有效课前教育的支撑下,运动员内心对本次运动的重视程度必然会有所加深。而在这样的重视程度加深的情况下,想要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训练,相对而言会顺利许多。

这就是课前教育的有效性所在。在课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且结合课程的一些训练内容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便形成“赢得比赛取得进步”的心理暗示。由此,在加大难度、加大压力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们才能够坚持下来,并怀着无尽的积极性与热情去参与田径运动。高效化的课前训练,事实上还能够让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在田径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好自身的学习状态,全方位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若课前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够良好与科学,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实效,也不利于优化他们的整体心理素质。鉴于此,教师要结合田径训练的具体内容等,科学全面地引导学生来做好课前教育。只有高效且科学化的课前教育,才能够卓有成效地优化学生的心理素养,也才能够为学生后续的田径训练提供夯实的根基。

(二)自我暗示,稳定情绪

自我暗示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的过程中,为自己提升抗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指的是运动员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让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下来,也就是一个人调控自己心理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在赛场上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比赛的具体情况,如果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崩溃,那么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必然不太乐观。因此在日常的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教会运动员在恰当的时间里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在赛场上一展风姿。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积极且科学化的自我暗示,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养,引导他们在田径运动的训练实践中,能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来有效应对一切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田径运动员始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暗示方法,同时,科学鼓励学生积极来稳定自身的情绪,始终以相对积极向上的情绪来应对一切的困难与挑战,更好地激发田径运动员的整体训练实效。

例如,在一次小短片中一个人蒙着眼睛负重前行,而他的教练在边上拼命地跟他说“你可以!你能行!你一定可以!”每分钟几十遍地说,在这个旁边人的帮助下,参赛者会在内心也给自己形成一种暗示:“我一定可以!”而在这样的心理暗示的情况下,运动员们往往就能够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进行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安排这样的训练,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长跑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说自己一定可以或者在跳高的前期起跑的过程中也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如“我一定可以”“这种高度我能行”等。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的影响下,运动员的情绪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下来。如此,可以很好地避免发挥失常。而事实也证明无论在何种困难的境遇下,如果身临其中的人能够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田径运动员自然也是如此,甚至更佳。

(三)相信自我,点燃激情

运动员自信力的培养主要是希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都能够坚信自己一定能行,这是从训练伊始或者比赛伊始就需要树立起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身边成功的例子或者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来加以提升。它与心理暗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心理暗示更多的是侧重于运动员在承受压力的过程中使用,而自信力的培养则可以运用到方方面面。即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自信,相信自我,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信,要积极点燃内在的情绪,要充分全面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与压力,以更好的姿态来迎接一切的挑战。田径运动本身就是相对困难的,田径运动员在具体的训练或者竞赛的过程中,如若缺乏一定的自信,或者对田径运动本身没有激情,必然会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训练或者比赛状态,也可能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成绩。鉴于此,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多元化的举措,科学精准地提升他们的整体心理素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进行高中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网络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同龄人的成功事例,或者一些少年成才的典型事例。由此引发运动员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自信力。

在这样的有效的自信力的培养过程中,运动员们参与田径运动的激情也会因此而点燃。此后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们也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不同体育素养的田径运动员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其自信的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差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以及鼓励学生来正视自身的困难,积极把握自身的条件,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来逐步培育良好的自信。当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应该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积极给予学生以肯定与鼓励,积极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优势。对于那些长期提升不了成绩的田径运动员,教师要帮助他们共同查找问题以及根源,积极明确体育素养相对比较低的成因,积极采用科学且高效化的解决措施,真正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更好地点燃他们的激情。

(四)重复回忆,形成印象

重复回忆也是一种针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主要指的是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运动员们先完整经历一次正规的比赛或者高强度的训练,从而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一定的印象。随后教师在利用模拟器或者口头的情景创设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地去回忆当中的细节,从而再将一些实际的场景转化为脑海中虚拟的场景,以提高训练的效率。在脑海中的回忆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运动员不断地进行加工和纠正,从而在接下来进一步的训练中引导运动员们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展示出更精湛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进行跳高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让跳高运动员们逐个进行完整练习。而后让学生运动员们在跳完之后不断地回忆自己方才跳高过程中用到的动作以及所犯的一些错误,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脑海里先完成动作的纠正。此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理想中的跳高动作展现出来,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在这样的心理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节省学生的时间,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跳高水平。

可见重复回忆也是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一项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之余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训练过程,达到训练目的。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在田径运动的训练过程中,重复回忆的运用同样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依托于重复回忆的方式,运动员能够从回忆中发现自身田径运动的不足以及缺陷,能够从回忆中来把握田径运动的学习方法,继而积极进行总结与升华,更好地提升以及优化自身的训练实效,全方位夯实自身的体育素养。

(五)环境变换,降低疲劳

环境变化也是针对高中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是指在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变换运动员周围的环境,让运动员们时刻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减少因环境相同而带来的疲劳感。由此,运动员们在足够新奇的环境中自然也能够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此外,这样的频繁的环境变动还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进行长跑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在田径场完成一次长跑训练,再带领学生围绕学校道路、围绕教学楼完成一次长跑训练等。在这样的场景的变换过程中,运动员内心就会保持一种兴奋的感觉。而受这种兴奋感与新奇感的驱使,运动员们对于长跑这类运动训练的疲劳感也会因此而消散许多,从而达到提升运动效率的目的。

环境变化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内心深处对于训练产生的疲劳感,而进行的一种心理训练活动。它可以帮助运动员们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在面对枯燥而乏味的训练时可以让自己保持住一定的兴奋感。也就是通过在脑海里完成环境转换这一环节来维持对训练项目的热情。也可以在脑海中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沉浸在运动员自己的世界里,从而更加专心地完成训练项目,由此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六)瞄准个性,对症下药

不论是何种心理训练方法,最终都应该回归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上。教师理应根据每一位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状况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心理训练项目,让不同的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才是高中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设置的最佳途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开始心理训练之前,首先就应该跟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或者与学生的交往中提升对学生的认知,以这种认知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在训练之余与自己的学生聊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运动天赋。如果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时容易紧张或者过度兴奋,此时教师就要针对这一心理状态,为学生提供稳定情绪的训练。如果是因为过度自信而引起的兴奋感则需要进行降低自信训练,如果是因为怀疑自身能力而引起的紧张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力。而如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或者比赛过程中都保持着一种比较低迷的状态,不愿意去参与训练或者对训练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此时。教师如果想要充分地调动情绪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就可以利用精神转移法来进行心理训练。先降低比赛或者相关的竞赛训练在学生心里的重要性与存在感,随后让学生避开相应的训练活动,而转为听一些轻音乐或者看书,看看电影等。以这种方式降低运动员对训练的排斥心理,从而为接下来进入更好的训练状态而做好准备。在经过足够的放松训练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运动员重新接受训练。此时运动训练强度不宜过强,应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关乎兴趣的心理暗示,让学生运动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久而久之,运动员们对训练的排斥心理自然能够降低。

而不论是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一关键点。做到这一点,相关的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得更为顺利。

三、结语

在高中田径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训练之余掺杂一些思想教育课程,让学生明白竞赛对一名“运动员”而言代表的意义,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竞赛的重要性所在,有效增强压力。紧接着通过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反复回忆、场景变换、个性训练等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中和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让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如此,长期训练下去,才能真正让运动员们掌控自己的心理动向,让自己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够保持冷静专注。如此,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竞赛自然也能够稳定自身情绪,取得良好成绩。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员心理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心理感受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