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认识与思考

2021-01-08柴红霞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办学

柴红霞

(1.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和发展,经济形态变革、社会转型发展相应的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职业岗位变革、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供给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我国新时代的一项重要改革,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仍然是引领地方本科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行动指南。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可被视为本科高校转型政策的发轫。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新建院校转型发展的任务和方向。教育部从国家层面不断完善制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关政策,截至2016年3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余所高校在积极推进院校转型,[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做出的高等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2]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实现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3]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被提出来,2021年教育部也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列为工作要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地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凸显出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一)对“转型发展”观念认识不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了制度体系生成的方向与水平,影响教育主题的自我定位与办学行为。[4]时至今日,“转型发展”的观念已成为指导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改革的核心思想。自2010年起,尽管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也产生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院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努力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绝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转型”稍显仓促,从2000年2010年,教育部批准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到提出转型发展战略,仅仅10年间就进行了两次转型,加之这些新建院校从建校之日起就处于弱势地位,身处老牌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

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但因长期受到专科院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对转型发展的时代感和机遇认知不足,仍坚持原有的发展之道,在短时期内很难转变观念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首先,在没有理论和实践积累的情况下,面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势必会产生转型方向上的困惑,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学校名称的反复更改足以说明。同样,这一观念也对部分老牌大学也产生了反向渗透作用,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2000年,可谓我国最早以“应用技术”自称的本科高校,但近年来仍致力于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基于经验的缺乏和传统体制的影响,大部分院校在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问题上观点莫衷一是。其次,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例可循,深受传统“重学轻术”办学思想影响,无暇顾及转型观念之于自身的适应性,纷纷效仿传统精英大学,对其办学模式生搬硬套,反而导致定位不清、同质化办学倾向严重,丢失原有办学特色,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群体从众变成了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偏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正如约翰·普拉特在《理工实验:1965-1992》中所说:“在一个不平等的体系中,处于劣势、有种被剥夺的一方自然会参照具有优势、受欢迎一方的情况来调整自身目标。”[5]

(二)办学特色缺失、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

因受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办学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整体已完成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合肥学院等,但这些高校大多由职业技术学院升格而来,虽已完成转型发展,但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中都趋向于“技术至上”;相反西部地区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由师范院校转型而来,转型中具有明显的师范教育特征,存在专业趋同和培养模式趋同的现象。这表明在转型过程中,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并未深刻领会转型的本质内涵,导致出现一系列转型误区。实际上,转型不仅意味着名称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转型,因为转型从根本上讲是由内而外的,是一个自主的、生成的、流淌的过程。[6]此外,部分院校缺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动态变革的了解,缺乏前瞻性,其办学目标、发展思路、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远远赶不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途径上依旧注重传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培养目标泛化,院校间办学特色不鲜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凸显不够,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跨类型教育的彻底性变革,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为应对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缺口,切实解决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升级的“瓶颈”问题,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了本科职业教育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

专业建设与地方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格而来,专业设置基础比较单一,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进行本科专业建设过程长、难度大,多数新设专业旨在提高学校效益和招生规模,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不能很好地权衡知识教授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比重,按照学科而不是职业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学科知识体系和企业技术逻辑体系融合度不高,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教学方法单一,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缺乏对学生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滞后,学生评价停留在单一的考试层面,缺乏第三方评价。另外,新建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瓶颈问题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学校现有待遇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流失严重,在人才引进准入上盲目追求“高层次化”,因人事体制壁垒企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很难聘入学校任教,教师队伍来源单一,结构缺乏合理性,实践教学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相距甚远,“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还未形成,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但更多都流于形式,并没有从实质上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四)产科教融合不深入

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政府主导意识依然强大,微观管理大于宏观调控,对转型发展工作缺少顶层设计,资金投入有限,对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更多停留在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和媒体宣传层面。新建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对企业提供前沿技术与科研支撑有限,不能有效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对于产科教融合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更是难以激发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诸多因素影响产科教合作机制的形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型发展:在“一”与“多”之间做出选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树立明确的主体意识,明确转型发展思路、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紧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保持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对高校而言,不管是来自外力的助推还是内部的需要,在作出“转型”的战略决策之前,掌握“院校转型”理念的内涵、宗旨、实践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是转型成功的试金石。

首先,“转型”应被理解为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和常态化现象,而非字面意义上的突变选择,更非一劳永逸式的教育革命。凡顺应社会经济需要而提出的手段和为提高学校自身办学水平而采取的措施都可被称之为“转型”。因此,必须明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转型”,而在于“发展”,在于寻求变革,并在变革中找到出路。但这并不是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就是完全割裂传统办学模式,更不是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些别出心裁的做法。其次,要摒弃求异思维,摒弃与传统办学模式完全切割或者对抗的心态,更要在转型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一所学校的转型不能从学校实际出发的话,将引发激进的观念与渐变的实践之间的冲突。再者,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的转型在极大程度上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附带的”,[7]转型是大学自身、社会需要和专业、人才成长需要共同驱动的产物,需求侧的多元化决定了转型本身就意味着多元化的选择,因此,若为转型预设道路,或以某种选择作为办学模式调整中的唯一选择,或盲从某种被奉为圭臬的典型经验,视其他选择为“非法”或“异端”的话,转型已非发展的手段,而仅为作秀工具而已。最后,如果转型本身意味着多元化的选择,那么在院校间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就每所转型院校自身而言,转型不必在全校所有专业间整体推动,更不能按照某种既定模式统一设定,“转型”的具体方案应下沉到专业层面制定。各校要围绕不同专业规划和设置方案,立足自身,从而在学校内部构建出立体化复杂交织的专业改造格局。可以说,建设应用型大学是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调整专业和学科的一项整体工程,其中各个环节具有连动的关系,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仅从某一点上做文章,就无法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二)特色办学:于“静”和“动”之间找到区别

转型发展需要院校特别处理好统与分、一与多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对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这一认识具体化在行动当中,则表现为院校特色办学问题。“所谓特色办学,是高校主动地追求自身特色,发展自身特色,强化自身特色,以特色促办学质量提高,以特色促学校竞争力提高,以特色求得自身更大发展的一种办学战略、办学思路和办学行为选择。”[8]可以说,特色办学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院校主动采取的自觉行动,新建院校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真切呼应时代需要,才能实现自身发展愿景。但一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作为动态实践过程的特色办学和作为静态理论总结的办学特色问题之间的区别,致使部分学校在启动转型之初便被预设的理论羁绊,进而难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实践天地。因此,把握特色办学的动态内涵,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从性质上讲,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属于具体实践而非抽象概念辨析问题。刘献君教授曾经论述:“我们在创建办学特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办学特色是总结出来的’错误认识,‘主要考虑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的指导思想,以及‘将办学特色泛化理解与操作’的具体做法”,[9]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我们在特色办学工作上,采取了先总结、后实践,或者一味迎合上级,脱离院校自身实际,就已然将特色办学庸俗化,这也提醒我们,与其说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是凝练学校自身特色,不如说旨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与其说是一个静态搭建理论体系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动态实践探索学校办学出路的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问题,是根据实践的推进不断丰富内涵、不断创新的实践问题。学校应分析所处地域的独特性和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从中寻找出价值性高、独特性强的优势要素,选择特色方向,整合形成特色优势,使学校紧紧把握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中心,把深度融入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校企、校校、校地合作。

其次,从目的上讲,特色办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即强调办学特色不能脱离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应成为办学自始至终坚守的信念,不能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忘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传统意义上有很大不同。传统意义上,所谓应用型人才更多地接近技术工人的概念,即只需掌握一两门技术便足以胜任此后所从事的工作的劳动者,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实际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要求,与现代社会里的应用型人才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应用技术大学并非简单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而是要将某一职业技能看成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学生有更多职业选择,即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应体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理念。对各校而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要求其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所培养的人才拥有的技能涵盖面要更加宽广,要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除传统技术类领域外,还要涉及非技术类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管理、文艺等方面。二是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是复合型技术人才。

最后,从办学模式上讲,构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本科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推进职普课程融通,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建立两校学分互认互转制度,实现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鼓励学生通过到本科职业学院参加实习实训等途径获得深度的融通交流,激发活力、补齐短板,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加强专业设置的职业导向需求,提升培养质量,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规划,实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提升计划2.0版,重塑智慧校园形态,打造“智能+”校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据平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岗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统计人力资源需求,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建立就业成长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报告,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化专业结构,计划招生规模,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开展专业建设提供有效参考。拓宽就业渠道,将毕业生就业方向全方位聚焦区域经济发展,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助推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乡村振兴急需专业,培养引领乡村振兴的应用型人才队伍,打造校企共生共荣命运共同体,探索地方政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企业+乡村培养就业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扎根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素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服务地方的信念。

(三)服务区域:在“实”与“虚”之间检验成绩

转型发展的目的尽管在于“发展”,但实现发展总是要“转型”,这就是说,我们强调新建本科院校寻求突破并不能以割裂传统为代价,但在改革办学的道路上,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办学模式而言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可以用一系列硬性指标和数字来判断的,即“不是简单的增减学科专业,而是涉及理念、职能、师资和保障条件等全方位的转变”,[10]是需要以学校是否发生了功能服务方面的变化来印证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同理,如果说转型发展、实现特色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那么上述目标是否实现,就需要通过区域经济社会对其培养人才的接受程度来判断,这即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所指之一。在服务区域问题上,除以培养人才的方式服务区域发展外,发挥院校自身所具有的诸如生产、检验、科研、政策咨询等功能,为地方提供相应服务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所在职责。所以,尽管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是一个实打实的现实问题,但归根到底仍然是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问题,是一个需要“虚功实做”的问题,即新建院校不仅能达到转型所具备的硬性指标,如资金、师资、技术研发,而且能切实服务区域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正确认识其区域服务功能的性质,做到“虚”与“实”之间的良性转换,才能真正办出成绩。

首先,要瞄准地方经济建设紧缺人才进行专业建设。高校专业建设必须要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依据,这是专业建设选择上的首要考虑因素,决定着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具体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和专业有关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灵活把握,根据社会需求的状况和变化确定专业方向。同时,要密切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积极调整学科结构,打造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专业群,突出学科专业在地方发展中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学科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立足于地方,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地方性决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11]同时,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其次,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转型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高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分类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制定高校与企业人员互聘机制,构建校企师资共享机制,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最后,从课程设计来讲,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要在强调专业性的基础上,兼顾学科的多样性,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多元的视角设立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办学束缚,结合院校办学特色与地方经济特色,开辟出一条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多元发展道路。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要齐头并进,在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上需要区别于传统大学。这是因为,应用型大学虽以“应用”和“技术”自称,但其实质仍是“应用”知识,发展“技术”,若在大学教学中放弃知识传授就无法做到应用知识,学生如果没有学科知识为基础,获取职业能力也无从谈起。所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在课程设计上要做到去理论化,紧密联系学生职业发展,同时防止在课程设置上完全倒向实用主义,片面强调实践环节,使人才培养出现碎片化、分裂化的倾向。此外,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坚持以能力为先的培养理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四)产科教融合: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求“适然”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欧美国家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对就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对职业院校进行的调整,调整后的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平行存在,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学制灵活,在招生上注重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中侧重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欧美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虽与欧美国家相差近半个世纪,但其产生的背景却有相似之处,欧美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在这种复杂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科教融合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适然之路。从培养目标来看,应用技术大学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产科教融合从宏观层面强调教育、科研与社会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但从微观看,它却是教学科研活动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即强调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度,培养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如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小岗村”的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宗旨,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外,从当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看,产科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借助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这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乃至整个区域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首先,政府要进行职能转变,转微观管理为宏观调控,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其产生实质性改革创新,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区域产科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产科教融合,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企业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推动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协同共建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反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闭环式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其次,企业不断深化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的认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积极参与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与学校建立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企业高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流动互聘制度,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积极与高校协作进行项目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地方高校把课堂建在企业创新研发一线,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和技术研究中,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为转型发展提供保障。最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好高校办学主体作用,立足地方、扎根地方、着眼地方,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仅要培养就业者,还要培养创业者,不但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关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动态,不断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契合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接地气,更加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以优质有效的人才供给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总之,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应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最终价值导向。但在认识不清、局势不够明朗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只能是在探索中前进。所以,各级办学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动性,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提升办学内涵,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改革即为探索,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失误,都是正常的。对各校而言,在转型发展问题上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心规划、用心思考、反复论证探索产科教融合的适然之路。同时,转型发展永远是个过程,但我们在转型问题上仍然要保持紧迫感,要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加快步伐。“转型发展永远在路上”的认识应成为激励我们早日建成应用型大学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办学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