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紧抓机遇 十年磨剑 打造完整的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

2021-01-07潘慧

广东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仙湖佛山市氢能

文/潘慧

完善氢能产业链 成效卓著

围绕氢能源产业发展,佛山市成立了“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暨氢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全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积极引进培育氢能产业项目,致力打造氢能产业平台、产学研平台和展示平台,推进加氢站建设,形成了涵盖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制氢、加氢,到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以及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成果。

一是率先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在规划方面,市区两级出台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佛府函〔2018〕191号)、《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 - 2025年)》等文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年度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加氢站规划等具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政策方面,出台了省内首项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全国首项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扶持政策——《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对生产、研发、建设、运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扶持,引导氢能产业要素集聚发展。

二是以仙湖氢谷为核心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园区。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规划8200亩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围绕丹灶仙湖规划47.3平方公里建设仙湖氢谷,以仙湖为核心区域,以氢能产业为方向,以人才和科技为动力,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产业链条,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致力将仙湖氢谷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氢能技术先行地、氢能产业集聚地和氢能社会示范区。

三是打造一批氢能产业研发、标准化平台。依托仙湖氢谷,已建立广东武汉理工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氢能技术科创平台、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中心、自润滑流动动力机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氢能产业研发平台,推进UNDP 氢能经济职业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成立)、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氢能及燃料电池检测中心等标准化创新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氢能)监管平台建设。

四是开展全国“氢能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围绕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稳步推进各项工作,2017年9月7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项目。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已登记上牌并参与项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440辆,其中公交车11辆、物流车426辆、轻客车3辆,预计2020年推广规模超千辆;开通了3条氢能公交线路,规划了1条氢能有轨交通线路,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10条以上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此外,创办全国“氢能周”活动。2017年至2020年,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氢能周”活动,举办中国(佛山)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交流会和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等,吸引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近200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踊跃参展,成为我国参展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影响最大的氢能展。

五是推动氢能产业链一批核心重点项目落地。目前,佛山市聚集了重塑科技、爱德曼、海德利森、华特气体、广顺新能源、泰罗斯、长江汽车等20多家氢能企业,核心项目计划投资近20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六是规划和建设一批加氢站。围绕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大胆探索,建立了国内首个加氢站审批、建设、验收流程体系,大规模推进国内首批高密度商用标准化加氢站。目前,全市已建成加氢站16座,在建的11座,建成的数量居全国第一。

构建“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 树立产业发展标杆

经过多年的发展,佛山市初步形成了“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

在政策方面,从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到产业政策,从生产研发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从加氢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验收流程到氢能车辆技术标准、加氢站加氢能力的界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全国发展氢能产业树立了标杆。

在产业集聚方面,聚集了20多家具有影响力的氢能生产企业,形成了涵盖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制氢、加氢,到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以及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成为国内氢能产业技术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基础设施方面,探索建立了加氢站建设审批、验收流程,开展大规模建设高密度连续加氢商业化加氢站的建设工作,2020年计划建成超20座加氢站,初步形成加氢基础设施网络,成为国内加氢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地区。

在平台方面,建立了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仙湖氢谷等产业发展平台,吸引集聚了氢能经济职业学院、广东武汉理工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氢能技术科创平台、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中心、自润滑流动动力机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及平台,建立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等标准创新平台,形成UNDP 氢能产业大会、氢能产品展等展示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氢能)监管平台。

【延展阅读】仙湖氢谷:氢能产业新“硅谷”雏形渐显

氢能被誉为未来能源。近年来,全国20多个城市先后布局以氢能为主导产业的园区,纷纷出台各类扶持政策,抢占氢能发展的“风口”。而早在十年前,佛山南海就抢滩氢经济的先机,在丹灶镇开展氢能产业布局,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009年,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海区丹灶镇,随后丹灶先后引进泰罗斯、爱德曼、海德利森、广东探索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挂牌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成全国首座商业化加氢站。通过10年的布局,当地从只有一家零部件企业,逐步发展成氢能产业新“硅谷”,雏形渐显。

2018年年底,规划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正式启动。仙湖氢谷位于康有为故里南海区丹灶镇,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以仙湖为核心,以氢能产业为方向,以人才和科技为动力,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打造以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地和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

猜你喜欢

仙湖佛山市氢能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巧妙提问 建构活力语文课堂——《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课例评析
仙湖湿地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行仙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