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防治新策

2021-01-07王英吉何树林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黑点道路交通路段

王英吉,何树林

(辽宁警察学院治安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36)

1 引 言

道路交通事故,其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令人不可忽视。道路交通安全已是全世界都在共同关注和积极研究破解的社会难题。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有迹可循的,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几乎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黑点。然而,当前现有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识别方法存在误差较大、科技水平不足等问题,无法做到精准识别某一路段上是否有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因此,怎样将大型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准确地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黑点,以改善道路安全,多部门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管理的有关概念

2.1 各国对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定义

各国对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定义各有不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沃格登定义了澳大利亚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黑点,在他的书《公路项目指南》中,他定义了事故发生的地点:公路系统的事故率高得令人无法接受。挪威将黑点界定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黑点,在100 m长的路段内,四年内发生了四次或四次以上的生命损失事故。黑色路段的定义是指在1 km长的路段内,4年内发生10起以上的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称为黑色路段。联合王国的“黑点”是指公路交通事故,在100 m长的路段上连续三年有12个以上的人受伤或受伤,也就是公路上的“黑点”。在美国,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黑点往往由美国运输工程研究所在《运输工程手册》中加以界定:在特定的统计周期(一至三年)内,一些公路网络地点使用某种算法获得的事故评估指标大大高于类似地点和类似运输条件下的区域公路网络的平均指标。根据北京交通工程研究,我们国家界定的公路交通事故的黑点为:五年来,有50多起事故发生在路口,即公路交通事故的黑点或易发生事故的地方。

2.2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识别常用方法

(1)事故数法。是指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常常将道路交通事故的过往数据,尤其是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作为排查事故黑点的重要指标,并根据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完整的反映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特征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利用对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密集的建模分析运算,确定了标准。如果某一地点的道路交通事故值超过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标准,那么能够确定道路的这一部分有一个黑点。这是探索事故数量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全面检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工作方案中,公共安全部交通司将《事故数量法》的主要特点确定为简单易用,确定的程度较低,主要适用于目前的事故定位和确定。

(2)事故发生率法。事故发生率方法将每年每百万公里车辆的道路交通事故数作为评估标准,而交叉处将每百万辆车辆的事故数作为评估标准。如果道路或交叉处的事故发生率超过可接受的临界值,则事故发生率是一个风险点。

3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预防与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各地的科技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收集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常用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识别方法均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所以说,数据的采集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全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差异,西部地区未能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摄像拍照装置实现全覆盖,人员配置方面也存在不足,进而导致采用事故数法统计分析的数据不能充分反映当前该地区的道路存在多少危险路段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对该路段的管控措施存在较大的影响。

3.2 现有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识别方法存在缺陷

(1)意外数量法。由于该法只规定了交通事故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量因素,因此可能会导致错误地将非危险部分(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部分)确定为危险部分。与此同时,在选择数据时,这种方法往往排除了道路中发生许多事故但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危险部分,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和利用其方法得出的结果制定改善危险地点的战略的阶段提供的支助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2)事故率法。事故率法是基于大量的数据来判定该路段是否为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如果有一组数据存在误差,将对判定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关于事故法的局限性,一些科学家建议将事故法(即某一地点的交通事故数量与相应的每日平均交通流量之比)作为确定道路危险地点的一项指标,如果该地点的事故率超过了确定标准,那么能够确定该危险地点是危险的。然而,在实践中,该方法在实施中有可能发生泄漏或误判。

(3)矩阵方法。事实上,该法只提到公路路段的危险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区分事故发生率低和事故发生率高的路段和事故发生率低的路段。

(4)等效事故总数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量和道路长度,因此它与事故发生频率法有同样的缺陷,确定其正确的价值对结果有很大影响。此外,它的方法不考虑交通流量因素,也有类似于事故数量的缺陷。

3.3 道路线形规划设计的不合理易导致黑点的产生

(1)道路平曲线线形规划设计和实际建设存在较大缺陷。在道路的设计规划论证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导致道路设计的线性路况呆板,而且它与实际的当地地形和特征不一致;特别是如果有一条长的直线道路或一条斜坡时,对驾驶人在驾驶时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瞌睡,反应迟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会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及时、处理不得当而致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一些道路设计存在缺陷和漏洞,在一些极端天气下或特殊情况时,容易令驾驶人产生错觉。断背曲线就是很典型容易导致驾驶人产生幻觉的一种危险道路线形。断背曲线的产生是由于道路在线性规划时由于设计的失误产生两个同向曲线,并且两个同向曲线之间连接的的直线路段的长度不足造成的。当驾驶人通过后向曲线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误判为一条直线和两条曲线都是向同一个方向倾斜,从而导致操作不当,驾驶机动车行驶在到另一条车道上,与对向的车辆相撞,这是该路段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道路平、竖曲线线形组合衔接规划设计不合理。一方面一些地方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部门规划设计不合理。比方说,当曲线向上插入一条直线曲线时,曲线呈弯曲,垂直曲线呈弯曲,长度很短,因此驾驶人在移动时需要在没有良好视觉定向的情况下快速打方向盘;通过凸竖曲线的顶部或凹竖曲线的底部的时候,假如从一个急转弯的平坦曲线超过了设计的汽车的速度,驾驶人仍然需要猛烈打方向盘。这些都极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在凸竖曲线的顶部或凹竖曲线的底部设置一条折后竖曲线,会使驾驶人的驾驶视线失去导向作用,表现为驾驶人在知道线形开始向相反方向弯曲之前就感觉接近顶点,容易因紧张而出错。这种线性组合非常危险。另一个方面是,道路垂直下降越多,事故发生率就越高,下降幅度超过4%时,事故发生率就越高。

3.4 道路工程设施维护不及时、论证设计不严谨促使黑点形成

(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道路交通标志与道路交通语言和路标相似,同时在引导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骑自行车者方面保证其安全有序的运行。其地位在道路交通设施中的较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目前我国各地由于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导致一些例如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许多道路上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数量明显不足,相关道路交通设施维护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监管不力,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不完整,经常对驾驶人驾驶行为造成影响;在有些地方,由于道路中间线和地面线不明确或褪色,而且没有及时更新修缮。同时驾驶人往往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使得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另一方面,有些道路交通标志上的内容繁杂或表述的内容含糊不清甚至是自相矛盾,驾驶人容易存在理解错误的问题;在道路上设置多种交通信号,导致信息传播或被忽视;旧的和新的标准可能会误导驾驶人;一些道路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得不合理,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容易观察,失去应有存在的价值,这两方面因素均容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

(2)路旁净空设计规划不合理导致驾驶人视距不良。车速与行车路线的选择以及路旁净空设计规划,取决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能否看清前方足够远的道路及周围瞬间的环境。路边有足够的空间,让驾驶人能够在更远的地方进行良好的驾驶,使驾驶人能够及时选择避免其他车辆和路障的道路,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并及时避免风险。然而,因为没有充分的道路清理规划,道路被隔离,道路两侧的树木被过度砍伐,驾驶人无法预料的危险因素,如十字路口的绿色地带、转弯点、路边广告牌等,造成驾驶人视线模糊、视野不清、应急反应不足,某些紧急情况无法事先避免,导致潜在的重大事故,可能成为事故的黑点。假如这些微小的外部变化以明显的凸形垂直曲线的形式出现,后果将会更严重。

4 基于大数据对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防治的新策

4.1 加强大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

通信第五代技术的突破,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大数据相结合。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人都是自媒体。高德地图首先提出的道路交通事故上传和预报功能就是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与高德地图合作,共创共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置研判及预防的数据平台。当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时,周围驾驶人和围观群众就可以拿出手机进行拍照记录而后上传给高德地图,高德地图将有关信息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享,其优势在于方便交警快速到达现场处理的同时,这种方法能使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充分掌握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情况,收集来的数据不存在失真的情况。有了准确并且具有时效性的数据,是对下一步有关部门进行该地区(路段)的相关管理的有力支撑。该平台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道路路况实时监控系统;交警移动终端系统;交通事故实时播报及现场处置系统;重点车辆稽查系统;重点地区卡口管理系统;事故黑点检测系统。

通过该系统与本地区所有交通、治安、路旁商户的监控系统相连接,使得本地区所有的道路都能够被覆盖,真正做到全时全方位管理,真正做到消灭道路交通事故黑点于萌芽之中。

4.2 建模分析预测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发生

通过运用大数据算法对近年来辽宁省道路交通肇事数量、地点、时间等因素进行统筹归纳、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判某一个路段(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因素对以往收集来的每一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运用建模仿真实验的方法,在这条路未通车之前进行模拟运行试验,模拟真实情况下车辆在该路段行驶,检验该路段是否存在由于设计规划不合理而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推测是否有事故黑点产生;采取数学建模和回归统计的方法,结合事故数法、矩阵法进行判定,该路段是否满足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要素,进而推断该路段是否为道路交通事故黑点,早发现早解决。同时要根据近几年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预测下一个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位置及时间并立即排查处理,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进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态势。

4.3 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道路交通环境治理效率

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依托高德地图的大量的数据来源对辽宁区域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进行精确分析研判,能够提升交通事故的实时预测水平,改进道路交通管理决策过程,使之合理化,并使之成为一个学术进程。其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积极构建辽宁地区各市县道路交通运行数据监控云平台,打破地域之间的壁垒,使各地市之间能够做到互通有无,数据信息共享,这样有利于全省的道路交通信息网络更加健全,更加便于管理,并且能够极大的提升交通环境治理效率,环境更安全、更文明、更有秩序,道路交通畅通无阻。

4.4 多措并举改善道路交通设施

(1)工程技术措施方面。

①改善道路线性规划。运用适合该路段安全的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和路侧净空;在道路的某些路段改进不适当的线路,消除危险的道路线形工程设施;充分改善路中和路旁净空区域,增强驾驶人的视觉条件,在道路两边建造隔离设施;减少出现扭曲的交叠现象,妥善规划和管理道路和十字路口。

②改善道路交通运行条件。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分开,将机动车辆与公路交通的一般环境中的行人分开,并根据交通运输的具体特点,通过采用标准文件和工程道路交通设施,将不同类别的交通参与者分开,从而实现道路交通的稳定和不间断;合理规划道路网;在一些重要的地区采取具体措施加快道路交通。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安全有序的在道路上运行。

③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安全设施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是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前提和保障,对减轻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排除环境中各种纵、横向、路内路外的各种因素的干扰、改善道路服务、提供服务、改善城市道路景观等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④合理管理路边的社会环境。在地面上作出标记,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区分开来,例如,作出速度限制和警告标记,以确保路径的行为;设置护栏以防止行人、牲畜以及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干扰机动车行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监管,防止在道路上的违法行为的发生,进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

(2)完善相关技术监管措施。①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管理数据流统计分析系统,为鉴定事故黑点提供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②建立健全持续的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机制。

5 结 语

虽然道路交通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行动,但不能忽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巨大的社会风险。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优先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对于改善交通环境有着明显的效果。大数据技术促进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因此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进行排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它可以大幅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并防止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改善交通环境。将大数据技术充分运用到基层一线交警部门事故预防中,为确保人、车能够在道路上安全、有序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防止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使之走向深处、落向实处、看到好处、受到益处。

猜你喜欢

黑点道路交通路段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茄子四种『黑点子』病巧防治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救命的黑点
常虎高速公路路段拥堵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
果蔬上长了黑点还能吃吗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