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半岩半土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对策

2021-01-07张志磊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格构挡墙锚杆

张志磊

(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为满足建筑景观要求,在场地范围内形成了一个长度为160 m、高度在8~40 m范围内的边坡,其坡度较大,最大可达80°,最小也有45°左右。该边坡属于半岩、半土质边坡,对该边坡进行永久性加固处理使该项目实施的一个重难点,也决定了项目实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2 边坡灾害勘察

该项目的边坡所处地理条件相对复杂,主要出在建筑之后与公路路堑处,因公路与建筑的修建需要削坡,所以该边坡的高度并不大,最高处只有40 m,但边坡的坡度很大,所以其可能产生的灾害以滑坡为主,基本不会产生崩塌。

3 灾害防治

3.1 支护结构

该项目针对边坡实际情况,采用如下加固支护结构:锚杆格构梁+土钉+钢管桩挡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植草防护。在边坡的不同位置上,可灵活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但必须确保格构梁和边坡表面紧贴,以此充分发挥出顺坡就势的技术优势。该项目所用格构梁按井字形布置,将框格布置到位后,在其内部进行植草防护,共布置12排锚杆,每根锚杆的孔径相同,均为90 mm,将锚杆布置好后,在锚杆孔中注入M30水泥浆,注浆时采用0.5 MPa的压力。锚杆体以螺纹钢为宜,单根长12~18 m。格构主要有四种结构形式,即方形、棱形、人字形与弧形,该项目主要采用的是方形,其尺寸规格按照300 mm×250 mm控制。按照设计图纸,框格梁应嵌入到土内150 mm以上,确保和边坡表面完全密贴,防止节点上的锚杆由于受到框格梁的重力在边坡表面上产生较大的分力产生剪切破坏。另外,对于锚杆从土体中伸出的部分,应将其弯成弯钩,和主筋通过焊接或搭接相连。

3.2 截排水

按照设计图纸,在边坡以东第一排锚杆开挖跌水沟,并在沟内设置台阶,以用于排水和行人。此外,在边坡顶部需设置截水沟,并在12.5 m和20 m的高度处分别设置排水沟,其深度和宽度均按照500 mm控制。

4 加固施工

4.1 总体安排

边坡支护形式以锚拉格梁为主,在格梁的节点部位进行非预应力锚杆的安装设置。施工中,应先安装锚杆,然后再对方格构梁进行施工,最后通过喷播植草来绿化。具体的施工流程为:(1)现场测量;(2)边坡开挖;(3)坡面修整;(4)锚杆施工;(5)格构梁施工;(6)钢管桩施工;(7)挡墙施工;(8)喷播植草。

4.2 锚杆施工

在锚杆施工中,每开挖完成一个工作面就设置一排锚杆。该施工方法不仅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这对施工安全与进度的保证都是十分有利的。具体的施工流程为:(1)孔位测量与放样;(2)脚手架搭接施工;(3)钻进成孔;(4)锚杆制安;(5)注浆。

4.3 格构梁施工

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图纸进行,采用人工完成刻槽后,将格构梁嵌入到土体内150 mm深度处,此前应保证格构梁质量满足要求。具体的施工流程为:(1)现场测量定位;(2)梁槽开挖;(3)钢筋制作与绑扎;(4)模板安装与固定;(5)混凝土浇筑施工;(6)模板拆除与养护。

4.4 挡墙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提出的要求,在坡脚处采用钢管桩和挡墙来联合支护。在挡墙中通过对钢管桩的设置能有效提高挡墙稳定性、强度与刚度。具体的施工流程为:(1)现场测量放样;(2)管桩施工;(3)底板槽开挖;(4)底板模板安装和固定;(5)底板混凝土浇筑;(6)直墙钢筋绑扎;(7)直墙混凝土浇筑;(8)模板拆除与混凝土养护。

5 质量控制

5.1 格构梁槽开挖

按照设计图纸提出的要求,在格构梁施工开始前应先做好锚杆钻孔与锚杆体的放置,对于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这会对养护过程中锚杆造成影响,所以尽量避免在锚杆养护过程中挖槽,同时在与锚杆相靠近的部位采用人工进行挖槽,以此保证挖槽质量。

5.2 锚杆制安与注浆

锚杆的制作应严格按照相关图纸进行,安装前使其保持平直,并对杆体做必要的除锈,在设计确定的孔深基础上加上30 cm作为下料时的长度。对于从土体上露出的部分,应将其做成弯钩,并和主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因施工平台存在一定的限制,在下入钢筋的过程中应通过直螺纹连接相连。在下料之前,应先将钢筋的端部彻底调直,使其切口端面与轴线保持垂直,以免产生马蹄形或挠曲。施工中应对连接套和钢丝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保持完整,对于丝纹表面存在太多杂物的位置,应在使用前将其清除干净。注浆的浆液以普硅水泥为主,在锚杆注浆过程中,应确保注浆管底部和孔底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0~100 mm以内,在进行注浆的同时,将注浆管缓慢拔出,在注入的泥浆达到初凝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注浆。

5.3 格构梁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

格构梁支护体系的钢筋绑扎是整个支护施工关键所在,根据设计图纸提出的要求,格构梁上设置8道主筋,但其尺寸却只有300 mm×250 mm。根据相关规范与设计图纸的要求,横、纵梁节点部位是箍筋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这难免会给浇筑施工造成影响。如果箍筋布置较密,会使混凝土浇筑产生堵塞,并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如露筋和蜂窝麻面。对此,在此处对箍筋密度进行调整,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为切实满足设计图纸与相关规范提出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应对钢筋绑扎质量及箍筋的布置密度进行严格把控,选用细石混凝土,并增加其坍落度,减小水灰比和石子粒径,适量掺入外加剂,在不改变混凝土质量技术等级的前提下提高其流动性,以此在钢筋布置密集的情况下保证混凝土灌注达到饱满。浇筑施工中,虽然能提高混凝土技术性能,但依然不能有所松懈。对横梁进行浇筑时,可使用振捣棒来振捣,但对纵梁而言,其高度可以达到2 m以上,而且钢筋布置密集,振捣棒可以无法进入到底部进行振捣。对此,在对纵梁进行浇筑施工时,需采用直径尽可能小的振捣棒进行振捣,同时在外部设置振动器确保混凝土可以良好自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铁锤对模板的外壁进行敲击,这样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中间处发生隔断,而且还能检查确定浇筑是否达到饱满。

6 结 语

目前,该项目半岩、半土质边坡的灾害防治施工已经顺利完成,通过对以上防治措施的应用,坡体没有产生滑移,经监测未发现位移,除了能保持良好稳定性,还改善了边坡整体观感,达到预期防护效果,所采用的防治技术可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格构挡墙锚杆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黄沙坪矿业嗣后尾砂充填挡墙压力研究及厚度计算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萨热克铜矿充填挡墙受力分析与设计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浅谈工程边坡治理的应用
某挡墙变形成因分析与处治
预应力锚索格构技术在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锚杆支护技术中一些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