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盖支架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

2021-01-07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底模现浇路桥

陈 杰

(贵州黔程弘景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0 引 言

本文所结合的案例为某路桥工程,具体的概况如下:桥梁长度为6 300 m,桥梁数量总计为4座,且以上桥梁都是采用预制组合箱梁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因此,该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总计需要完成28个盖梁、20桩顶系梁结构。为了使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利展开,确保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因此有必要采用现浇盖支架施工技术。

1 现浇盖支架施工模式对比

目前路桥工程当中涉及到的现浇盖支架技术施工模式有三种:自落地支架式、埋设托架式以及抱箍挑架式。以下分别针对这三种模式展开对比分析。

(1)自落地支架式:通过对钢管支柱的应用,在施工上端防治模板实现施工。通常而言更多的主要运用于土质较好的施工土壤;

(2)抱箍挑架式:将钢板箍放在桥墩上面,采取套箍搭设支架实现使用,其更多应用于桥梁自重小,且高度较高的路桥工程之上;

(3)埋设托架式:即在桥墩空洞位置展开钢垫穿插,且与悬臂之间搭设支架的方式,模板实现施工。该种模式更多的运用于桥梁自重较高,且桥梁高度高的路桥工程当中。

通过以上三种支架施工模式的对比,结合本案例当中路桥工程的特点,因此本次施工当中主要采用的是自落地支架模式完成现浇支架施工。

2 现浇盖支架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1 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后期施工以及施工周期,因此作为施工人员,也就应该加以控制。测量放样步骤如下:放置盖梁轴线,传输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以确保测量放样的实际效果,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加以严格的控制,且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落实主筋位置,并展开精确的标记。此外,更是有必要通过原始数据和放样数据的对比,确保两者一致之后,将其交给相关人员加以审批,确保下一步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地基处理

现浇盖支架施工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支架为稳定性,在本次施工当中主要是通过对支架区域的硬化处理,为后续的支架安装打下基础。这一过程当中,也应该针对桥梁盖下方的土层加以处理,将支架高度、梁盖方木高度都综合加以考虑进来,以决定顶面高度。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做到对施工现场地面杂物的深度清洁,也对于碎石层更是需要加以相关的处理,主要是运用灰土覆盖碎石层,且覆盖厚度应该在3 m左右,确保碎石层的强度是符合相关施工标准的。基于这种施工方式,能够为梁盖施工提供平整的施工环境,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承载量,放置在现浇盖支架施工时出现地基下沉。

2.3 支架搭设

地基处理基本完成之后,就可以展开支架的搭设了。支架搭设过程,应该在地基之上铺设沉木,为之后的支架搭设、碗扣等施工提供依据,再则,更是应该实现对支架搭设位置的有效调整,使顶托、底托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避免后期出现支架下沉的问题。

支架搭设完成之后,对于支架承载力的建设工作应该及时展开,确保支架各个位置的承载力都能够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从而提高现浇盖支架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2.4 安装底模

底模安装材质主要是选择钢制板材,安装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材料质量的把控,尤其是对于模板的刚度、强度,应该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以及现浇盖支架施工的要求。此外, 作为施工人员, 更要密切关注模板浇度,确保稳定性在模板跨度的1/4之内,从而确保钢模板变形程度。

底模安装的过程当中,当盖梁高于6 m的情况之下,主要借助缆风绳,以吊装的方式完成施工安装过程,防止其中出现模板和钢筋笼碰撞的情况,维护吊装过程当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工字钢顶部位置,双层方木木楔的铺设十分关键,其铺设数量主要是依据施工具体情况决定,且根据底模高层加以及时的调整。基于方木能否顺利完成盖梁悬梁高度加以调整,确保底模和墩柱之间的紧密度达到相关标准,这一过程主要可以通过海绵条和水泥进行堵缝,保证施工的平滑度。最后,在装模之前,更是可以通过模板的打磨,且应用脱模剂展开一定的处理,为之后的模板拆除提供有力的条件。

4.5 钢筋绑扎吊装

钢筋绑扎吊装主要是基于现浇盖支架施工的具体情况展开的,且需要将施工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展开绑扎。对于施工材料的加工,应该注重严格控制盖梁焊接的均匀程度,且对于接头区域加以处理。这一过程应该重点考虑焊接接头总面积,且技能焊接接头的数量控制在接头面积的1/2以内。钢筋绑扎、质检完成之后,则应着手钢筋的整体吊装,以避免这一过程当中出现钢筋骨架的变形,因此主要可以采用吊装这一方面。要注意需严格控制偏差,确保施工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对于钢筋保护层垫块的铺设也需要展开重点关注,避免钢筋结构质量受到影响。最后一步,主要是拼装钢筋骨架时,做好焊接处理,即将半成品放在在底模上面,进行绑扎,在完成了质检工作且符合相关标准之后则可以安装波纹管。

2.6 模板拆除

如果浇筑时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了2.5 MPa及以上,且表面棱角无法处理时,则可以通过拆模的方式加以处理。该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做好拆模之前申请书的撰写,并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加以检测,并形成报告,经过了审批之后则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本次项目施工当中主要采用的是先支后拆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拆模之后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破坏。

3 小 结

总而言之,在路桥工程的使用施工当中,现浇盖支架施工技术的运用十分普遍,因此在具体施工时,也就要确定现浇盖支架施工的具体模式,并主要针对该施工技术的具体的相关环节加以进一步的探究,确保现浇盖支架施工质量,增加路桥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和质量。

猜你喜欢

底模现浇路桥
路桥施工中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类矩形砼管片钢模的设计与制造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应用
专利产品板式消浪块预制施工技术
级别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