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 记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赵贵宾

2021-01-07

甘肃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贵宾农技甘肃

1963年出生的赵贵宾,在农业技术推广战线已经奋战了36年,特别是近5年,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丰富服务方式,创新推广机制,组织农业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新模式集成、新材料筛选,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转变工作作风,扎根陇原大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为提高农业先进技术普及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确保甘肃粮食安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贵宾是皋兰人,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三级研究员,同时,他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专家、全国玉米产业技术专家组成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定政治信念,遵守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赵贵宾人生追求的目标。

面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共产党员新的要求,他带头加强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习,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从而在工作中能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到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管好自己,严明工作纪律,主动担当。

面对党风廉政建设新的规定,他严格践行“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做到业务工作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党风廉政建设保障业务工作开展,以业务工作的开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提高,互相促进、相互推动。

勤勤恳恳服务现代农业

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离不开土壤,同样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广袤的土地。赵贵宾情系农业,每年深入农村一线120天以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把项目实施放在村里,把技术落实放在田间。

近5年,赵贵宾累计组织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6742万亩,新增粮食产量705万吨,受益农户达到178.4万户,用占全省36%的干旱山地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占全省粮食总产68.5%以上的粮食,为确保甘肃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打造的甘肃旱作农业技术已经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

面对快速发展的农业科技,他以夯实根基为目标,履行职能,分层次依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上分区域、分类型、分层次普及推广马铃薯黑膜垄上微沟、小麦宽幅匀播等十大粮油主推技术,累计落实面积1340万亩次,新增经济效益4.92亿元。片上突出区域特色,精心组织实施粮油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累计在全省创建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1192个,面积达到1300万亩,亩均增幅10%以上,受益农户280多万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时,因地制宜组织实施重大农技推广项目,挖掘粮油增产潜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2.7亿元,为甘肃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点上建立试验基点,加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研究开发,为甘肃农业技术推广再上台阶储备了新品种和新技术。

全力以赴支撑脱贫攻坚

一颗钉子只有牢牢地钉在有用的地方上,才能发光发热。他突出优势,围绕全省农业中心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脱贫,工作重心沉在农村基层。

赵贵宾以指导对口督导县培育扶贫产业、规范合作社建设为职责,多次深入一线,与县上同志一道谋划,同想办法,指导对口督导县培育扶贫产业、规范合作社建设,有效推动了广河县“粮改饲”工作快速发展,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先后作为全国、全省“粮改饲”工作现场观摩会议的亮点。他以带动帮扶村脱贫为己任,为了帮扶村和对口帮扶户摆脱贫困,他蹲在点上,试验示范做着看,咨询指导帮着干,宣传培训带着赶,提高帮扶户脱贫的综合能力;他住在村上,为帮扶村联系联系农资,购置农机具,拓宽脱贫致富的增收渠道。

面对甘肃农业经常发生的干旱、冻害、早晚霜、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病虫害,他总是身先士卒,背起行囊第一时间出发,深入一线,进村入户,下田进园,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技术方案;他总是亲力亲为,不怕苦、不怕累与灾区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指导农民开展灾害防控和生产自救,减轻和挽回了灾害对农民造成的损失。

扎扎实实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心系农民,把培训课堂设置在农村中,把论文撰写在大地上。

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给新时代农技推广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他一方面下功夫创新服务机制,指导全省农技部门转变推广理念,转型服务对象,改变服务方法,完善推广网络,实现了农技推广由一般性指导到精准服务的新跨越,由凭经验判断到信息化决策的大提升。另一方面谋划服务方式的转变。总结提出的“区域建站、突出产业、特色管理、创新运行、高效服务”庄浪模式,“立足主导产业、突出新型主体、紧扣关键节点、区域整体推进、全程全员服务”山丹模式,特色鲜明、亮点突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在全省农技推广系统应用推广取得初步成效,得到全国农技服务中心的肯定,2016年在庄浪县召开了全国农技推广现场观摩会议。

面对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新型农民培养的需要,他将技术宣传和培训作为连接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纽带,创新培训机制,总结提出了突出培训主题,听、看、讲有机结合,省市县乡分层培训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他率先垂范,每年牵头组织的观摩、交流、研讨和培训活动达30多期,受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200多人;现场指导和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培训农民超过1万多人次。

滴滴汗水浇筑累累硕果

天道酬勤,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36年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辛勤汗水,凝结成了多项科技成果。

赵贵宾累计获得科技成果19项,撰写申报发布地方技术标准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出版科技著作5本。也因为他爱岗敬业、工作业绩突出,屡获表彰。201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专家”;2011年甘肃省农牧厅党组授予“省农牧厅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2013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授予“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甘肃省人社厅、农牧厅授予“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农业农村部聘为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2019年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耕耘了一片热土,富裕了一方农民。赵贵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青春奉献给了农技推广事业,把智慧贡献给了广大农民朋友,用担当和作为谱写了甘肃农业生产的新篇章,用辛勤和汗水浇筑了甘肃农业科技的新成就,用创新和创业塑造了甘肃农技推广的新典型,用勤奋和踏实树立了甘肃农技推广人的新形象。

猜你喜欢

贵宾农技甘肃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谁做了手脚
神秘“贵宾”的到来
金色世纪贵宾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