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于分析电网实物资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1-01-07李旭阳刘启明

绿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物指标体系电网

卫 璞,李旭阳,刘启明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电网实物资产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实物资产,投资、运维的管理复杂程度也相对较高,对电网企业来说,企业效益主要源于实物资产,即各类设备的稳定和连续运转,并与实物资产的成本控制密切相关。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电网规模不断增加,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数量和价值也日趋庞大,但其实物资产管理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虽然近几年通过推进电网资产“实物ID”建设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基本实现了电网主设备的“帐、卡、物”一致,但对目前资产的运行状况及资产经济数据仍缺乏实时信息及有效监控,对资产管理风险没有定量分析,各项资产管理策略也缺少数据支撑。资产管理技术策略难以估量其所对应的资金压力以及对企业运营的经济影响,同时电网公司面临着可靠性继续提升、资产改造、企业稳定发展要求等一系列挑战。因此,对电网实物资产管理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显得十分迫切。

2 研究内容

电网实物资产分析评价是“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针对企业目标及相关管理要求,通过对资产管理监视测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评价资产管理目标是否实现,并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以改进企业目标的管理。本文根据电网实物资产特性,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对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营水平提供支撑。

3 理论与方法

3.1 理论基础

资产分析评价建立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与决策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基础之上,在这些理论当中,全寿命周期理论最为核心。

全寿命周期理论(LCM)始于1950年,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企业经营领域,80年代末进入中国。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实施“资产全寿命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法和状态检修为主要工具,实现对资产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直至退役全过程的系统化、动态化的统筹管理,在确保安全性的条件下,使项目整体效能最大化、周期成本最小化,达到效益最优的目的。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说,电网设备应按照其生命周期的运行规律,找到设备的标准运行状态及在运行维护中的各个关键控制点。

3.2 研究方法

在实物资产评价工作中,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层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关联分析以及SWOT分析等。本文根据电网实物资产特性,对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开展指标分析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相关原理建立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性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即AHP,是一种用于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可大大提高分析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4 指标体系建立

4.1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指标体系可以看做是对评价维度的深化与丰富,是评价维度的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本文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资产管理目标,对电网企业实物资产从规划到退役的全寿命周期进行分析,将电网实物资产的评价分为规模结构评价,以及包含质量、效率、成本等维度的管理绩效评价,为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决策部署提供辅助支撑,为持续提升资产管理绩效提供服务支持。在搭建电网实物资产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

4.1.1 导向性原则

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围绕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目标要求,通过梳理资产规模结构,结合质量、效率、成本等3个关键维度评价资产管理绩效表现搭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公司整体资产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4.1.2 系统性原则

应将实物资产管理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实物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多资源投入、多目标输出的系统工程,同时还受到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应从整体、全面和系统的观点出发设置指标体系,以使评价更准确。

4.1.3 差异性原则

实物资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搭建,既要依托实物资产的细化分析,又要把握差异化原则,围绕指标数据的异动和问题,展开针对性分析,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4.1.4 可操作性原则

实物资产评价指标原则上从电网企业现有的指标中选取,并考虑指标数据可获得性。数据收集时应尽可能采用企业业务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并统一数据收集口径与范围,从而确保指标数据有效、完整、准确。

4.1.5 发展性原则

实物资产评价指标不仅要满足实物资产评价的管理需求,还要适应企业资产管理的总体策略。随着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存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持续性的调整与优化的空间。

4.2 资产规模结构指标分析

资产规模结构包括各类电网资产货币化的价值规模结构、数量规模结构以及年龄结构。在对电网实物资产规模结构进行评价时应对电网企业现有资产规模结构、年龄结构及逾龄资产进行分析,以掌握存量资产现状,为未来技改,大修年度投入预测提供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网实物资产规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4.3 资产管理绩效指标分析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分为质量、效率、成本3个维度。对资产管理绩效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评价资产整体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运营水平提供支撑。

4.3.1 质量维度

质量良好是电网实物资产持续保持生产服务能力的基础,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直接影响。针对电网资产开展故障分析、缺陷分析、状态分析、设备可靠性分析和强迫停运率分析,掌握资产质量水平,为设备的技改、大修、运维提供决策依据;判断设备发生缺陷及强迫停运的根源,为全过程技术监督,检修运维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根据以上分析,电网实物资产质量维度评价应着重从设备故障率、强迫停运率、供电可靠性、设备缺陷率、正常状态占比5个方面进行考量。

4.3.2 效率维度

资产效率能够反映企业资产的周转运行能力,高质量的资产管理必定体现为平衡、高效的资产营运能力。资产效率分析可为资产配置、更新及备用资产再利用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因此,用资产维度的使用状态,以及变压器维度的负载率、报废资产情况等来分析资产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探索提高资产有效性的途径,为提升资产管理奠定基础,也能够为电网规划,设备运维以及电网的经济性评价提供参考。

综上,电网实物资产效率维度分析评价可以从单位资产售电量、资产在运率、主变年均负载率、再利用设备数量、备品备件周转率、报废资产净值占比6个方面进行考量。

4.3.3 成本维度

成本分析主要研究企业实物资产成本投入,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状态下必需的建设、运维资金投入,以及设备折旧、损耗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因此,成本维度的分析评价应着重对单位新增容量成本、单位资产运维成本、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以及折旧成本这些因素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完整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

图2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5 结论

实物资产评价工作能够提高电网实物资产管理水平,是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现状,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针对电网实物资产种类多、数量大、运行状态复杂等特点,通过对实物资产规模结构以及质量、效率、成本3个维度影响资产管理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构建全面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合理开展实物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持续提升电网实物资产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决策支撑。

猜你喜欢

实物指标体系电网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浅论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