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研究

2021-01-06姜蕴哲王佳

学理论·下 2021年12期

姜蕴哲 王佳

摘 要:“需要”范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科学理解和认识“人”的有效支点,也是解释美好生活需要内在逻辑的理论基石。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需要理论有着高度契合性,以马克思需要理论哲学内涵为指导,洞察民众的真实需求,除了能够彰显理论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探究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人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2-0025-03

马克思对需要范畴的最初探讨始于《莱茵报》时期,对当时的法律制度、人的需要及利益等社会现状尤为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还未创立唯物史观,需要理论虽初见雏形但缺乏历史基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定位为“现实的人”,将需要范畴作为“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人的需要作为理解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人类社会历史的逻辑出发点,并对前人的思想不断进行超越和创新,将人的需要与人类社会历史相联系,构建了理论的立体结构关系,使需要体系以新形态呈现。深化马克思需要理论,能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把握。在寻找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契合性过程中,能够赋予理论新的价值关怀。及时、有效地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有力推动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多维阐述

(一)马克思对“人的需要”内涵的多重界定

唯物史观系统化之后,马克思认为一切问题的渊源要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也对需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1.“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14,人的需要具有规定性的属性,是人所具备的先天性质。人类通过劳动创造满足需要的条件,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与创造力,由此生产出与人的本质需要相符合的劳动产品。在此基础上,得以对人的需要进行理解,只要人是社会的人,具有需要是必要的,这是人性最基本的表现。

2.“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生产的内在动因

人是具有独立思想、以劳动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存在物。人的需要使得劳动逐渐形成,劳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后,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共同向前发展。“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79。需要反作用于生产,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原有需要,还为新需要开辟了发展空间。马克思强调,劳动本身就是需要的其中一种,所以劳动不仅是实践活动,更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必要条件。

3.“人的需要”体现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的发展状态

“人的需要”体现人的生存状态,资本主义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获得钱财的手段和谋生的门路,异化劳动正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而形成,劳动的异化导致需求的异化,满足人们需求的东西变成了异己的力量,这时人的生存发展便受到了禁锢。

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人的需要变得精致化和简单化,在社会主义中人的需要变得全面又丰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需要得到极大满足。足以见得,人的需要限制于社会发展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人的需要有不同的状态,因此,可以从人的需要断定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三个特征的规定

1.“人的需要”具有客观物质性

需要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人,出现生命,需要随之产生,生命消失,需要便不见。同时,需要必须具有物质性,需要的满足离不开实践和环境因素,每一项社会需要都摆脱不了社会因素,正是这种社会因素在人类实践中改变了人类自身,创造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也直接引起了人的自身发展和生活环境以及人的需要的改变。

2.“人的需要”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需要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不断进行实践—产生需要—再進行实践—再产生需要的循环过程中。需要的产生是以人为主体实现的,相比于动物的需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3]97人的需要是依靠实践活动的能动性范畴。

3.“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1]80。跟随人类历史发展脉络,无论是从整个社会还是个人角度来看,需要都具有历史性。“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4]492人的需要由社会产生,人类历史的前提首先是有人的存在,而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出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实现了新的发展后又引起了新的需要。人的需求也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依靠人的各种社会关系而诞生,所以人的需要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

(三)马克思对满足“人的需要”基本条件的论述

1.私有制的废除与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类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差别、阶级分化,马克思分析异化需要时,一直强调私有制带来的后果,“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3]124资本主义下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的形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同样也不利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因此,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消除异化需要的基本,也是推动人的需要满足的条件。

2.解放发展生产力与人的需要的满足

“需求本身也只是随着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5]114生产力是人类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物质财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由于自然界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类就用劳动实践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保障到位,才可能将每个人的目光转向自身长远的自由与发展。生产力作为客观物质力量便是由人的需要向劳动转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成为人某一时期需要满足程度的衡量标准,发展生产力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条件之一。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在契合性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涵盖并丰富了“人的需要”的内涵

1.美好生活需要与“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相符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不是孤立片面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现实的人”,人与社会相联结,就会产生共同需要,个体的需要差别迥异,但美好生活需要特指社会中“现实的人”的共同需要,而非个体的差异性需要。美好生活侧重于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阐述了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希望达到的某种生活状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美好生活需要与“现实的人”的规定性相符。

2.美好生活需要反映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变。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转向精神需求。二者都取决于一定的生产力。如果生产力水平达不到标准,那么人们的需求将是单一和简单的,反之,将会变得多样而高级。“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人的需要紧跟生产力向前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需要反映了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美好生活需要适应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

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有更高要求,向往绿色和谐的生活。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其次,美好生活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新时期的美好生活立足中国国情,这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活。最后,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更为了满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围绕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展开。它是以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基础,遵循人的發展规律,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生活。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并延伸“人的需要”的特征

1.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多元层次性

与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层次划分相似,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梯状发展势态。最基本的需要开始被更高层次的需要超越,精神需要的满足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现实表达,在此之上,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主旨。“由于个人和群体社会身份地位、需求满足层次与文化价值观等多样性,美好生活的实践形态是丰富多彩的。”[7]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性彰显了人的需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递进发展。

2.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全面丰富性

“新时代人民需要的变化趋势就是由生存型的需要向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发展型和自我实现型的需要转变。”[8]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指向全体人民的需要,包含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人民对政治、民主、法制等领域也产生了新的需要,这些多角度需要最终形成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部内容。可见,美好生活需要从单一性扩展到多维性,内容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3.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持续延展性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持续延展性与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变迁相关,是人民持续不断的诉求,更迭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不平衡不充分其实是发展面临的永恒问题,通过不平衡不充分到新的平衡充分再到新的不平衡不充分,如此往复,螺旋式前进,发展才成为可能[9]。美好生活需要深刻包含着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设限,永远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进程。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遵循马克思“人的需要”的满足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夯实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基础,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动力。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运昌盛,人民幸福。这些是在我党领导下以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方针政策带来的成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发展生产力,对阻碍或停滞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力求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措施符合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制度保证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仅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还要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0]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不断达到更高层次,人民群众跟随党的领导,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与自由,厚植制度优势能够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现实后盾支持。

三、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下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路径

(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改善生态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义之一。满足人民随时代跃迁而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就要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就要扎根人民创造符合人民所要求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1]我们要在通达美好生活中生成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要,高度重视自身需要的升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为新阶段新发展提供有益的精神保障。

自然是先于人类、城市的存在。新时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从开始的认识自然,到现在投身于实践的跃升,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要实现经济社会前进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经济体系,生态建设要有完整的产业环节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是一场涉及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从解决方式来看,应更充分借助市场化、产业化,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人民生活更美好,享受绿色生态福利。

(二)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亟须发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稳定支柱作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供给侧对应需求侧,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化产品供给,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政策和健全的经济体制是确保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基础,关键是要打破体制禁锢,变革阻碍发展的旧体制,不断探索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得以激发经济新脉动。

结构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解决供给领域结构性改革的方案,要求消除无限制供应,扩大优质供应,“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2]

阻碍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多原因,其中,人民收入不均等从多个渠道影响消费和投资,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正在逐渐转好,适度不均等会给人带来一定的收入预期,增强心理建设,但时间较长的收入差距会降低人民的幸福感,与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背道而驰。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中的作用。因此,人民的合理收入分配需要应得到基本的维护,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

(三)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发展以科技为主的智能化生产

新时代背景下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一系列外延性特征,使得满足人们的差异性、个性化需要成为当前的新要求。进行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创新,以人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利用智能系统调节产品供给,实现产业更新变革以及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智能化生产能够克服长期以来传统生产所解决不了的困扰,可以通过改变之前固定单一式模式来满足人民的个性化需要。以推送短视频或产品为例,传统推送会依照用户搜索关键词推送相关内容,而智能推荐系统会主动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精准识别用户相关项,提升用户参与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总之,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迅速,把握以及促进智能化生产的发展,发挥其正面效应,对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需要理论严密的逻辑脉络是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遵循,以理论为指导,能够解答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立足实际为未来美好生活的发展指明方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更高的时代起点,遵循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引领,才能准确找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崭新历史方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7]洪大用.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和实现之道[N].光明日报,2018-06-25.

[8]任鹏.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J].山东社会科学,2017(12).

[9]沈湘平,刘志洪.正确理解和引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8).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21-09-29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语言中预设的投射及其分析路径研究”(HB17ZX011)

作者简介:姜蕴哲,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王佳,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从事西方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