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及未来展望

2021-01-06任天顺通信作者夏斌李晓磊王敏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社交老年人

任天顺通信作者,夏斌,李晓磊,王敏娟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0 引言

随着COVID-19 大爆发,许多国家实施了行活动限制,目前的COVID-19 大流行已被确认为老年人孤独和社会孤立感增加的一个可能诱因,且孤独与社会孤立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1]。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致使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 》中, 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到2030 年将增至79 岁。届时,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严峻。另外子女因个人生活及工作等原因,与父母分开,致使很多老年人独自生活。随之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在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孤独感则是最明显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社会孤立,更容易出现一系列与孤独直接相关的健康和社会问题[2]。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不断上升[3,4],谢颖[5]等调查发现重庆市老年人的孤独感处于较高水平, 比例为17.9%。刘洋[6]等发现与发达国家韩国相比较,中韩两国老年人都存在强烈的孤独体验。

孤独感不仅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对躯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Valtorta N K[7]研究结果表明:孤独与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Holwerda, T J[8]认为孤独与晚年临床痴呆风险增加有关,孤独感可能是痴呆症前驱期的信号。O'Súilleabháin P S[9]认为情感孤独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对老年人孤独感上升到更宽泛的认识。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再加上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等优点,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老年用户逐渐增多,在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0]中提到,截至2020 年3月,60 岁及以上网民占比6.7%,总数达6 000 万。随着手机时代的发展,手机的使用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发现,手机使用行为可以影响老年人心理活动,并且对降低孤独感有积极作用。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总结出手机的使用行为对降低老年孤独感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心里健康的干预提供支持。

1 老年人孤独感及影响因素

孤独感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体期望的社会关系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时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应,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情感,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Hagan R[11]在减少老年人孤独感的系统回顾中提到Weiss 在1973 年将孤独进一步分化为情感孤立和社会孤立。如失去至亲所带来的孤寂是“情感上的孤立”。另一方面,社交孤立指的是与他人缺乏接触。欧盟国家中,40%以上的人认为,孤独是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且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发生率越来越高[12],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降低,心理也会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及生活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周围世界的变化适应降低,逐渐与社会的进步脱节。影响老年人产生孤独的因素众多,刘海霞[13]认为:每个老年人对孤独感的认识受到个人性格、过去家庭生活形态及家庭是否和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萎缩、脑血管病变等, 可使老年人性格及认知发生变化,Lara E[14]认为当认知功能下降时会促进孤独感的增加。但是,Donovan, N J[15]则认为孤独症状是认知能力恶化的危险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低认知功能不会导致孤独恶化。同时,由于个人及家人的事件变故,如退休、丧偶、患病、活动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人际交往减少,自身感到无聊、寂寞,因而产生孤独感,在高龄老人中更为严重。国内,高茵茵[4]、刘洋[6]、傅宏[3]等利用UCLA 孤独量表调查了老年人孤独的影响因素,相关因素可总结为是否与子女同住、月收入水平、患有慢性疾病、婚姻状况、消极的生活事件、丧偶等是中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刘建强[16]研究报告中显示不同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不同,其中与子女同住、子女个数较多可以明显减少老年人孤独感。周建红[17]与之持有相反观点,在上海地区老年人孤独水平的影响因素中发现无子女老人比有子女老人孤独感水平低。王平[18]等根据生活地点进行分类,发现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孤独感水平最高,城市老人的孤独感水平最低,农村老人则居于这两者之间。国外,Gerst-Emerson K[19]调查研究发现: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抑郁症状、认知状态和独居与较高的孤独感得分显著相关。婚姻状况和有一个红颜知己可以显著降低孤独感。年龄、亲人数量以及与其接触的频率与孤独无关。Caballero, F F[20]调查显示,缺乏亲密交流和社会支持以及遭受虐待和忽视是导致伊朗老年人感到孤独的主要因素。Li X[21]等测试的努力-回报不平衡模型假设中,在高努力和低回报之间的不平衡引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持续的压力反应情况下社会支持程度与孤独感成正相关。国内外老年人影响孤独感的因素存在差异,可能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经济模式导致的。国内的影响因素更偏向于个人及家庭因素,而国外的影响因素更倾向于社会支持力度。

2 智能手机使用行为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其手机应用也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更是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作为互联网的载体,加上手机普及率高、便于携带等优点,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随着手机附加功能的强大,使得传统的吃、穿、住、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将用户使用手机功能或服务的情况定义为手机使用行为[22],也就是指各项手机功能服务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时长等。手机的使用行为依附于个人及生活习惯,形成个性化,也能反映出用户的个人特征。用户在使用手机时,通过使用的APP 种类,以及使用频率及时长,能够反映与行为、社交和情绪相关的信息,将用于预测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23]。手机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低头族”。截至2020 年3 月,60 岁及以上网民占比6.7%,总数达6 000万[10],在老年人使用手机现况调查研究中,使用APP 类别依次为:社交聊天、网上购物、交通出行、支付理财、影音娱乐等[24]。因此,通过分析老年人手机使用情况对孤独感的影响,来指导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

3 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对老年孤单感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孤独感的调节有积极作用。而孤独也可显著调节信息通信技术使用频率,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频率与孤独感是相关的[25]。孤独感的存在会使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大打折扣[26]。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手机使用行为对老年孤单感的影响出现两种相反的结果。

3.1 认为使用手机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孤独感

李行一[27]等基于河南省某村老年人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手机利于消除孤独感,对"积极老龄化"有重要作用。另外一项研究[28]表明,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社会隔离感。使用手机虽然没有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但增加了与亲友保持联系的频率,能增强一定的社会联结感,还能让其感到安全和独立。洪建中[29]等提到,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与子女交流的机会,减低了孤独感,通过玩视频游戏可以延缓老年人认知退化及孤独感。Chen Y R[30]等研究发现移动通信技术对老年人的干预在减少他们社会孤立感是有效的,移动电话的使用可以成为解决老年人社会孤立问题的有效工具。Pedrero-Pérez E J[31]等发现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与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相比,在孤独感评分存在明显差异。智能手机是一种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的工具。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他们表现出较差的心理健康指标和更强烈的孤独感。Karsay K[32]等也发现对于那些通过网络交流自己的感受、焦虑和问题的人来说,使用智能手机可以减少孤独感和缓解压力。Tsai H H[33]等提到基于智能手机的视频聊天能够有效地改善居民的孤独感、生理健康、活力和疼痛,Tsai H H 在较早的研究中也鼓励家庭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视频聊天,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居民的孤独感及情感问题。以上观点均表达了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对改善老年人孤独感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上述结论发现老年人使用手机大多还是以社交聊天为主,原因可能是社交类APP 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老年人内心需求。游戏、影音娱乐等其他应用可通过不同形式来缓解内心及情感孤独。

3.2 认为使用手机会增加或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孤独感

过多的使用手机可能会存在上瘾问题。如:张颖[34]等认为老年人因缺乏现实社会支持导致过多使用手机行为,过度的使用手机将会减少与人交流的频率可能会加重老年人孤独感。唐宇宏等[35]研究显示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特定人群中老年人的手机使用情况对改善老年人寂寞感无明显作用,可能是由于文化水平低的缘故导致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从而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导致手机的使用对个人情感及心理需求不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4 COVID-19 疫情期间手机使用行为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

COVID-19 大流行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心理负担,包括恐惧和焦虑。在公共卫生紧急危机期间,老年人被认为更容易受到伤害。为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各国采取了封锁模式,鼓励大家居家隔离,避免外出活动。Banskota S[36]等在疫情期间寻找能够缓解因隔离带来的孤独和或帮助大家度过隔离期的手机APP 应用软件,于苹果应用商店最终筛选了15个APP,包括五大类分别是:1)社交类;2)医疗类,a)远程医疗,b)处方管理;3)健康和健身类;4)餐饮类;5)针对视觉和听觉障碍者的相关APP。希望可以通过手机相关APP 来减少老年人因隔离而带来的孤独感。Wu B[37]发现在疫情期间社交软件是中国人群最常用的应用。华裔美国人使用微信社交应用程序来联系亲朋好友,以减轻社会孤立。Rolandi E[38]在疫情期间发现受过社交网站培训的老年人能够更好的利用手机等通讯设备度过自我隔离期,接受过使用训练的老年人在应对孤独则表现的更出色。因疾病的原因,部分患者在疫情期间不得不住院治疗,Sacco G[39]发现患者在住院期间,电话和视频通话等技术交流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避免社会孤立和孤独。老年患者比起视频电话能更独立地完成接听电话,而且他们倾向于使用传统电话而不是视频电话。但当对老年患者进行视频电话培训后,他们对视频通话的满意度更高。因此即使因疫情的原因,老年人依然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社交及生活需求,从而减少因隔离带来的孤独感。在疫情期间智能手机的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5 未来展望

通过对前人的文献回顾,总体而言目前现有的研究更多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行为对老年人孤独感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由于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年龄等因素,对智能手机利用率较低,甚至有些老年人存在技术恐慌的心理,根据上述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展望。

5.1 提高老年群体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

想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必须加强老年人群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首先,就要接触移动互联网,将其融入到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当地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可提供适当的共享空间及免费的网络供老年人使用,为老年群体接触移动互联网提供机会,继而提高老年群体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

5.2 培养老年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

老年人群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较年轻人弱,因此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专门的志愿者或者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作为“技术人员”定期对其他老年人群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及操作指导。

5.3 增加老年群体智能手机的体验感

在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方面,应用性存在普遍化,针对特定人群的APP 相对较少,而针对老年人群这一特殊群体,应开发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使用的手机APP,简化操作流程,增加体验感,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中的作用,使老年人能够更好的利用手机来改善自己的孤独状态。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社交老年人
智能手机是座矿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