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画妙笔 *
——青花篇

2021-01-06

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鬼谷子发色官窑

陈 成

(景德镇市珠山昌锦书画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唐青花

20世纪70~80年代扬州所出土的20余片青花残片,从瓷片上来看,青花颜料发色浓艳,胎质粗松,呈米灰色,结晶斑,器形都以小件为主;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其他都是花草纹,从花草纹来看,一种是传统花草,一种是阿拉伯纹饰,综合来看,当时还是以外销为主。

2 宋青花

随着唐青花逐渐走向衰败,宋青花和唐青花也并没有直接的延续关系,在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和绍兴市环翠塔遗址出现10余片残片,青花花色浓的浓,淡的淡,这和罩釉的技术也有直接的关系,花纹主要有线纹,圆圈纹,菊花纹等。浙江拥有丰富的钴土矿,它完全可以自给自用,在宋青花瓶上,曾出现过“宋元佑三年”的相关文字,学术价值高,研究性强,但是,并没有几个专家真正见过宋青花。

3 元青花

元代的景德镇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青花,元青花的配发是:“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温度提高,在焙烧过程中变形的几率变小,器物的胎体也变得厚重,造形饱满。在中国景德镇博物馆我看过“鬼谷子下山”青花罐,描述的是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画面运用的是国画的画法,第一层颈部运用的是纹饰水波纹,二层肩部缠枝牡丹,三层也是最中心的位置,是画了“鬼谷子”下山的情景,四层是莲瓣纹。山水起到衬托人物的作用,整个纹饰都是围绕“鬼谷子”,其他都是衬托。“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画中的树,石头,芭蕉,远山起到衬托人物主角,不同空间的人物,用连环画的结构展现出来,萧何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韩信急于负气出走的落寞心理,艄公不急不慢悠闲的心态都表现的细腻传神。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的特点是层次丰富,构图饱满,颜色考究。笔法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稳。

4 明清青花瓷

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高峰的一个指标,明清青花瓷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清康熙“五彩青花”,绘画还是制胎,花神杯都是康熙官窑的工艺高峰,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惯称“十二月花神杯”。则民窑器洒脱,随意。

明初的青花有玉壶春.梅瓶.盘子和碗等。宣德年的青花瓷呈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青花料主要以苏泥勃青为主,发色相当好,颜色均匀。但是当时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日益衰退,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这个时期瓷器产量少,被称为陶瓷历史上的“空白期”。明中期的成化和弘治的青花花色清新淡雅,弘治晚期和正德发色灰蓝色,清初顺治朝时间不长,但是给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康熙朝时间跨度比较长,工艺水平高超,器形类形丰富,主要品种有:盘、碗、杯、瓶、尊、壶、罐、炉、笔筒等。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安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顺治青花器的特点是器形少和胎体粗糙。雍正时期时间比较短暂,但经济发展快,政府财力雄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多了许多的创新,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形多样。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品质精美,花色品种繁多,工艺水平之高超。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形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截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在胎质上也比较考究。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继承前朝的品种之外,还创新了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晶莹剔透,层次分明,美感大大的加强了。嘉庆时期的器物和乾隆时期的器物在造形上比起来就比较厚重和笨拙,釉面也远远不如乾隆时期。光绪时期的胎体就比较轻了,但是白釉在发色上就显得薄而发涩,也不够精细。

5 结语

以上是有关青花的一些简单知识的概括。最后,说下我生在景德镇对瓷器的一些感触吧。刚开始接触陶瓷的时候以为就是简单的在坯上作画,没想到景德镇陶瓷有72道工序这么复杂的工艺,不禁感叹万分,陶瓷工艺之精湛的技术水平,所以说世界瓷都当之无愧。陶瓷还分釉下,釉中和釉上。釉下就是在生坯上作画,坯的吸水量大,在绘画的同时笔要含水量比较大,一笔下去见笔触,但是釉下还有一种特别的技法,叫做“混水”,混水有专门用的“鸡头笔”,形状似鸡头,笔肚子大,蓄水多,笔锋短而尖,偏向一侧,当斜握笔杆时,正好笔锋下垂,便于引水流向。一般需要准备两个干净的碗,一碗是用浓茶叶水泡的青花料,一碗是淡点的青花料,每次画的时候都要拿笔多搅动,因为青花料容易沉淀,将混水笔浸入浓的料中,蘸料水提起,笔尖沾淡墨,待笔中料水下滴时开始渲染填色,落笔要轻,笔中含水量减少,水流较慢时,手指可以在笔杆开叉处加压,使料水不断下注,笔锋就会不停的引料水下注,手笔一定要将积料的料水吸尽,做到一气呵成,不能重复填料,这样笔尖画出来的是淡色,后面逐渐变浓,整体效果非常有层次感,它不见笔触,随着水流而动,形成均匀的深浅色块。釉中作画感觉比较像我大学里学的中国画,沾料时和国画颜料一样,注重笔墨之间的晕染关系,适合画写意的画,洒脱自然,体现意境之感,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风格之一。最后说说釉上,我会选择画工笔画,可见线条的弹性,功底的扎实;比如像动物的丝毛,花卉花瓣的细腻容易体现的更加细腻精致。画过釉下,釉中和釉上以后,我也创新了一种新的画风,就是釉下和釉上相结合。釉下以国画的形式作画,画出花卉的叶子和杆子,釉上勾勒顿挫的线条,粗细交替,在审美上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种视觉上的冲击感,继承了传统的工笔技巧,还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鬼谷子发色官窑
翰墨乾坤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鬼谷子考查学生
2018流行发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此“官窑”非彼官窑
千古第一奇人鬼谷子的书为何被禁千年
太烧啦!质感雾面发色大集合
太烧啦!质感雾面发色大集合
夏日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