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励志创新,砥砺前行,谱写大橡塑新篇章
——访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元江先生

2021-01-05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密炼机橡塑总包

本刊记者

(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北京 100143)

记者:王董,您好,感谢您接受《橡塑技术与装备》的采访,就行业关注的几个问题与行业进行分享。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行业打击很大,很多企业无法开工,订单无法交付,整个行业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当时贵司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

王董:大橡塑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提升服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我们生产经营工作做到了边分析研判边超前摆布,在2019年四季度就着手做好了2020年出产产品预安排。大橡塑正月初四就按计划开始主要产品的生产制造工作,当时虽然发动力量筹备了一些口罩、消毒防疫物资,但不足以支撑持续生产经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我们从区政府免费获得了物资支持,在集团公司周密防疫措施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保证了重点产品的工期。

在疫情防控贯穿工作全过程之中,大橡塑顶着市场保工期、保履约的极大压力,本着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最高价值导向的理念,采取包车点对点往返、区域化共享服务人员、提升出差补助、办理出差保险等方式,成为同行业中最早向客户现场派出服务团队的企业,保障我们的客户能够及时复产,最大化降低经济损失。仅2、3月份,公司就安排13批50余人次奔赴客户现场服务,涉及沧州、大庆、茂名、湛江以及湖北、河北、江浙等地区,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赞誉。

记者:全国橡塑中心平台也在2020年年中后走访了几十家橡塑机企业,发现从五月后整个橡塑机行业的订单饱满,企业生产热情很高。大橡塑作为中国橡塑机的龙头企业,今年也是捷报频传,订单很多,业绩傲人。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董:大橡塑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之中,一是抢抓市场机遇,变为危机,及时调整结构,提升市场应变能力;二是在产品科技创新、产品质量及合同按期率方面下大力气,持续升级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牢牢把握改革创新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

记者:截至目前,境外疫情情况尚不明朗,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橡塑公司全力助推国际项目进展 ,同时紧盯国内项目机会,能否请您谈下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认为应当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这种不稳定性和国内市场发展的突发性?

王董:受境外疫情扩散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这也为公司的外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橡塑一方面根据不同国别和地区受疫情影响程度,对海外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完善了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和灵活的销售机制,紧盯市场细微变化,不断挖掘新的订单。先后与德国、泰国、印尼、越南、印度、斯里兰卡、俄罗斯等多家轮胎和橡胶制品企业签订合同,上半年大橡塑在出口交货值方面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大橡塑以国外子公司为平台,加强市场和技术协同,打造企业海外市场新驱动新“引擎”,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针对国内市场的变化,大橡塑强化与重点客户的交流合作,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赢得市场认可。在橡胶设备、石化设备、塑机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半年公司先后签订了六台套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的销售合同,创造了公司大造粒销售新记录,实现了石化客户群体全覆盖。

记者:提到研发成果,大橡塑作为百年老字号企业,为国内外广大客户研制了众多首台套橡胶机械,比如国内首台套钢丝纤维帘布压延机、国内啮合型最大规格580L密炼机等一系列新产品,为轮胎、橡胶等众多行业的产品升级改造提供了助力。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和进展。

王董:近年来,大橡塑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为传统橡塑机械注入“智能因子”,研制的国内首台套钢丝纤维帘布压延机、国内啮合型最大规格580L密炼机在市场上获得良好反馈,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特别是2020年,大橡塑秉承“技术高端”、“市场高端”的理念,为客户研制了国内首台套串联密炼机组、全新双三辊擦胶压延生产线、我国首台压延成型一体机、高端电缆料混炼用啮合型密炼生产线等新产品,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公司橡机装备成套总包屡有斩获,陆续完成了国内外知名轮胎厂、制品厂及军工企业的密炼线成套总包项目,深受客户好评。

国内首台套钢丝纤维帘布压延机(见图1):该机组为大橡塑首创,具有生产多样性、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性价比高等特点,是能够满足钢丝和纤维帘布压延工艺需求进行的全新设计。

图1 国内首台套钢丝纤维帘布压延机

国内啮合型最大规格580L密炼机(见图2):该机组是大橡塑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型,更适合高性能绿色轮胎的生产,是轮胎行业的优选设备,自产品推出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成为公司新的销售增长点。

图2 国内啮合型最大规格580L密炼机

国内首台套440E+800ET串联密炼机组(见图3):该机组可实现一次终炼和母炼,减少混炼段数,占地面积小,在提升胶料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吨胶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效果显著,适合制造低滚阻轮胎,能满足欧盟、美国等市场日趋严格的乘用车排放标准。

全新双三辊擦胶压延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全新压延工艺,大幅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新生产线较工作效率提升300%,是三角带企业的优选产品。

我国首台压延成型一体机(见图4):作为我国首台套压延成型一体机,该机组创新性地将贴胶、带芯覆胶等流程与成型功能在一台机组上实现统一,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能耗。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认可,已中标多家企业机组升级改造合同,未来市场将更为宽广。

图3 国内首台套440E+800ET串联密炼机组

图4 我国首台压延成型一体机

高端电缆料混炼用啮合型密炼生产线(见图5):该生产线是大橡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秉承“技术高端”“产品高端”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的全新技术产品,从单机升级为研制配套整条生产线,大幅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精度,有效减少设备操作人员数量。

橡机装备成套总包(见图6):在国家环保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大橡塑推广的橡机成套总包模式,是提供节能环保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提供啮合型密炼线总包、压延生产线总包项目的基础上,可为客户提供生产车间冷却水、生产监控、环保等全套辅助设备,真正实现了EPC交钥匙模式。

记者:大橡塑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与人才密切相关,据了解,大橡塑多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同时公司也广开大门迎接高校毕业生。请问,在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您是怎么考虑的?

图5 高端电缆料混炼用啮合型密炼生产线

图6 橡机装备成套总包

王董:在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相关内容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企业来说,拓宽了企业的参与途径,在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效果显著。

近期,我们在广州拜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教授。就校企合作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内引外联”有效推动企业科技发展。同时我们受邀参加青岛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仪式,并与青科大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我们将在巩固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大橡塑11名高级工程师担任青科大的兼职教授,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截止目前,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市技师学院等高校和技术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方案,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记者:大橡塑百多年发展中,曾经辉煌过也曾走过低谷,您觉得公司一路风雨走来,最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王董:大橡塑(图7)是国内最早的橡胶塑料机械设备专业供应商,被誉为中国“橡塑机械摇篮”,曾多次完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任务,90多项“中国第一台套”产品在这里诞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装备制造业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才能保证企业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三年来,我们以“顾客、员工、企业共同成长”的发展理念建立了面向市场、面向顾客的组织机构,搭建国际化营销和服务平台,国际化技术开发平台,国际化制造及供应链平台,国际化人才培养和集聚平台,全力打造最具品质与实力的自适应组织管理模式。制定了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25361”战略目标为核心,围绕产品持续升级,打造一个以“工程总包”为引领、整机生产为主导、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服务为基础、供应链服务为驱动的“四位一体”核心经营模式,全面实现制造升级、创新升级、智能升级、绿色升级,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商、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

记者结束语:感谢王董为行业带来的精彩分享。相信大橡塑在您的领导下,在众多“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图7 公司全景照片

猜你喜欢

密炼机橡塑总包
2022国际橡塑展
提升项目总包管理措施探讨
国际橡塑展2020
2021国际橡塑展
2019国际橡塑展
设计院工程总包转型发展和风险管控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包管理工作新思路
海工公司与其某国际总包项目HSE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填充因数对密炼机混炼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密炼机中炭黑与橡胶混炼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