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内乡县打造现代生猪产业名县的调研报告

2021-01-05李松范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内乡县牧原屠宰

李松范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内乡 474350)

2020 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极大冲击,内乡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任务,倾全县之力,推进牧原生猪百场千万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努力打造现代生猪产业名县。

1 内乡县情及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秦巴片区特困县。总面积2 465 km2,耕地4.87 万hm2,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辖12 镇4 乡,288 个行政村,总人口73 万人。2020 年来,内乡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生猪稳产保供及畜牧业发展一系列要求,突出培育生猪养殖大企业,膨胀生猪养殖大产业,加快推进牧原集团六大工程,实现内乡经济和牧原集团高质量发展双赢局面。全县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300多个,规模养殖户400多个,散养猪户近800余户。至目前,已出栏生猪约80万头,受猪价影响,生猪产值超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原公司在内乡规划生猪规模410万头(含生猪产业园210万头),已建成28个养殖场。与龙大合资建设的屠宰场年可屠宰生猪180 万头。有机肥加工厂年可加工有机肥10万t;饲料厂年产能88 万t。投资5 亿元建设了屠宰200 万头的牧原食品城;2020 年3 月建设投资50 亿元的牧原肉食综合体项目,年可出栏生猪210万头,年产饲料72万t,年可屠宰生猪210万头。项目于2020年8月份实现部分投产。

2 主要做法

2.1 高起点规划

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牧原兴,则内乡兴;牧原快,则内乡快;牧原强,则内乡强”的工作方针,全力扶持以牧原公司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级生猪生产创新发展引领区、智慧农业绿谷和中原地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功能定位,规划了“四园”(内乡县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园、内乡县农牧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乡县电商创业科技孵化园、内乡县现代智慧物流园)、“两中心”(中原地区肉食产品加工中心、国际畜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两基地”(中原区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猪调出大县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重点实施牧原六大工程和15个重点项目,规划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已投入资金近30亿元。

2.2 高位推进

成立畜牧产业领导小组和服务牧原做大做强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相关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下设11 个专班,有2~4 名县处级领导牵头,主责任单位负责专班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四项工作机制。对生猪产业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快”、“高”、“实”、“统”四字方针,倾全县之力,高位推进,确保项目早投产早受益。

2.3 高标准服务

实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所有专班全部进场,现场服务,提升服务效率;牧原集团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的沟通,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提升服务质量,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

2.4 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确立县畜牧局为政府组成部门,增加人员编制,全力服务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二是严格落实“菜篮子”负责制,切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三是县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主动维护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让企业自主发展;四是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认定工作,严格按照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指南标准和内政(2020)2号文件精神,不得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2.5 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支持内乡牧原生猪项目建设用地,应供尽供,做好土地调规和土地储备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县政府每年在畜牧业发展投入不低于2 000万元。四是积极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户)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和手续,对业主单位该办的手续必须办,可办可不办的手续不办,有原则性影响的手续必须办,实现相关手续办理一遍清、一遍净、快办理。

2.6 实行定期督查机制

将生猪产业发展和牧原集团“六大工程”列入县级督查台账,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抓好督查落实。同时,实行激励机制,将牧原项目推进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纳入责任单位年度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扬奖励。对责任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严肃追责问责。

3 工作成效

内乡县已初步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使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一产方面,现有生猪产能150 万头,实施“百场千万”工程在建240 万头生猪产能。二产方面,拥有规模以上各类饲料生产企业和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25家、农牧装备制造企业28家,规划建设的食品产业园、农牧装备孵化园等已初具规模。其中已形成年屠宰产能180 万头,在建产能410 万头,预计到2021 年底园区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将达590万头,猪肉制品产量将达60 万t。内乡县将成为全国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第一大县。三产方面,物流、仓储、冷链、金融、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推动生猪养殖产业链不断延伸。

牧原肉食产业楼房养猪综合体项目年出栏商品猪210 万头,从2020 年2 月20 日开始到24 日结束,4 天时间就顺利流转项目用地147 hm2,仅用5 天时间就完成了地表附属物清理和项目土地平整等,确保了该项目3月1日顺利开工建设,于8 月份部分投产,刷新了内乡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牧原食品产业城项目总投资5 亿元,建设年屠宰200万头生产线,先进的信息化系统等使生猪屠宰更加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项目已于2020 年7 月投产试运营。二、三期肉食品深加工及国际食品合作项目的启动与投产,将提供就业岗位5 000 个,实现产值100 亿元,同时也将在内乡县建立起国际领先的畜牧业全产业体系。

“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项目总投资30 亿元,以集团产业为基础,以公铁联运为特色,创新枢纽+产业,为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提供生产、仓储、贸易、金融、信息综合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造世界级生猪养殖产业链物流服务基地。规划两港五区;公路港、铁路港、粮食加工区、粮食仓储贸易区、食品加工区、冷链仓储贸易区、汽车存储贸易区。预计2021年2月分期投产运营。未来可降低养猪成本0.2 元/千克以上。入驻各类企业500 余家,年营业额100亿元以上,年纳税额2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3 000人,为打造内乡百强县和区域经济腾飞做好强有力支撑。

4 经验探讨

4.1 构建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生猪产业发展涉及土地、环保、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出谋划策。各生产企业主动汇报,主动建设。全县形成上下一股绳,处处比学赶超的管理服务体制。

4.2 建立完备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

全县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59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8 人,有7 人次获得县以上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全县有县聘防疫员160 人,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三驾马车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驾护航。

4.3 建立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牧原公司跨专业招聘,建立人才库,平均年龄30 岁,是一支年轻的管理团队。近年来,全力研发了“三防智能猪舍”,楼房立体式养殖综合体技术,5G 全覆盖智能化生产运营技术等。为加强生物安全,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全产业链设计在同一个园区,不仅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而且规避了外来接触、运输环节的疫病传染、生产环节等风险,为创建非洲猪瘟等省级动物疫病无疫区和无疫小区提供安全保障,实现了“原粮输入—肉食品输出”,保证猪肉食品质量可知、可控、可追溯。

4.4 生猪产业实现科学化、品牌化发展

牧原公司视品牌为生命,成功打造“安全、放心、高品质”猪肉品牌,成功申报国家商标。成功创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生猪原种场、省级种公猪站、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南阳黑猪保种场等。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于2014年1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上市公司市值居全国农牧企业上市公司第一位。2020年预计销售生猪1 750 万头,目前牧原公司养猪规模化率全国第一。内乡县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项目县、河南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生猪育肥猪保险试点县,河南省畜牧业强县,综合评定位于全省前列。

5 生猪产业发展建议

5.1 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力度

压实政府、部门和生猪产业各环节从业者责任,全面落实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及产品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监管等有效防控措施,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5.2 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化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养殖用地政策,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应补尽补。同时,督促养殖场(户)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大力推广粪污干湿分离技术,做到粪污资源化利用,切实减轻养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5.3 加大各级生猪补贴力度

一是建立生态环境补贴长效机制,对关停地方按关停存栏数给予一定补贴。二是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给予一定补贴。三是对国家生猪储备,应按屠宰数量对屠宰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四是建议给予一定的贷款利率补贴。五是给予沼气发电补贴:按入网电量,给予每度电一定数量补贴。

5.4 加大软实力建设力度,增强生猪产业知名度

现代生猪产业名县不仅仅是生猪相关产业链产值达到1 000亿元,更重要的是提升全县猪产业科教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全县软实力。建议尽快依托牧原公司,加强与全国产、学、研、推机构合作,加快牧原学院选址、规划、建设进度,科学规划生猪博物馆、生猪产业全链条产业观光一日游等项目,加快生猪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增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知名度。□

猜你喜欢

内乡县牧原屠宰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力内乡县马铃薯获丰收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内乡县开展马铃薯产业种植技术服务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头均生猪养殖成本核算
引发投资者质疑 牧原股份不断加码生猪养殖
河南南阳内乡县拟投资80亿元建石材基地
南阳市电教馆领导调研内乡县教育信息化工作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