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资本到创意产业
——以建盏为例

2021-01-05卢国顺

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盏符号大众

卢国顺

(南平市建阳区卢国顺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建盏的发源地是我国福建省建阳地区,当地具有独特的饮茶方式,建盏具有寓意深刻的外形,因此长期以来产生了很多复制品,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现代社会饮茶文化重新盛行起来,建盏的风采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再次走向了人们的视野。南平市建阳区政府也逐渐对建盏文化进行大力发展,并对建阳建盏协会进行了构建,针对建窑建盏文化开展了宣传、研究等工作,并对各种藏品、新产品开展了的展示、评选、交流等活动,完成了“建窑建盏”一书的编制工作,对众多建窑建盏传承大师、工艺大师的作品进行了收录。当前民众视觉文化逐渐丰富,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从视觉文化转向角度针对地方政府、各级文化部门推行的地方文化创意活动进行重新审视。

1 文化资本转换成创意产业的主体——从圣坛到民间

在我国宋代时期,建盏的发展最为兴盛,是当时流行于朝野之间的茶器。时隔将近千年的时间,建盏作为文化遗产重新被人们发掘出来,在对建盏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盏在从前曾是人们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但如今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影子,借助一些文字记载我们才可以看到它昔日的荣光,虽然众多文人墨客曾经为建盏留下了诗词更丰富,或者留下了尘封已久的画作,但建盏终究只被少数人所了解。这也代表着,在当前的建盏文化传承中,所依赖的媒介和流通的领域中,包含着阶级和资本的影子。在宋朝时期,无论是上至皇帝、达官贵人还是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和热衷于建盏。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针对建盏创意产业发展,我们在借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同时,虽然当前处于复杂多变的商品时代,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个符号时,仍然可以联想到它曾经的圣坛光环。而在商品时代背景下,真正主宰建盏创意产业发展的则是大众消费文化,这也在不断侵蚀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在面对大众这个字眼时,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时代主体予以把握[1]。

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向了消费社会,曾经劳动才是连接个人动机、社会整合、系统再生产的角色,而如今扮演这个角色的逐渐转变为消费者的活动。一部分人掌握了“一辈子”相对固定的职业,成为了少部分传统行业的主体,而更多的人则是遵循着灵活性原则,在社会中不断进行着雇佣和解雇的游戏,人们也因此可以具有多重自我身份,在现阶段全球发展趋势下,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经济业开始逐渐向着朝生暮死、反复无常的不稳定的生产格局发展。由于消费社会需求和满足,导致传统关系逐渐被颠覆,针对满足的承诺和期许将优先于需要被人们重视,并且总是要高于既有的需要。也就是说,在消费社会中,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决定我们针对消费品需要进行不断更新和创造,以此来诱惑消费者,其次就是消费品逐渐就有了短暂生命周期属性,消费品逐渐开始走下圣坛,回归到大众的身边,以更为迅速的态势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稀松平常的消费品。

在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城市化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美德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逐渐被工业化、都市化、市场经济化的消费社会生活方式所代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以有更多的金钱用于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同时人们的时间也越发宽裕起来,这也为人们塑造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消费生活中,社会大众逐渐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在建盏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借助大众主动参与,逐渐从圣坛中步入到大众的日常消费生活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众休闲娱乐活动中,从而充分适应现代消费社会[2]。

2 文化资产转换成创意产业的路径——从文本到符号

当前社会流动和交往逐渐扩大,在日常消费的物品中,人们需要借此来建构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人们需要购买一些具有特定社会地位性的商品,在表明自己是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彰显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在当前消费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品都为人们展示自己以及对符号进行重新选择提供了条件,形象成为了商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属性,商品也代表着符号本身。在生产社会逐渐转向消费社会的背景下,符号逐渐脱离了现实,而形成了独立的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联逐渐消失,逐渐成为了需要和满足的对象,人们可以借助消费符号帮助自身对身份地位进行建构,并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建盏文化,在宋代斗茶活动中,建盏得到了广泛地使用,[3]无论是皇帝、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青睐选择建盏作为茶具,可见建盏本身也适合不同阶层、地位以及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使用,可以对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需要予以满足,显现出了普遍的适用性。在现代消费时代背景下,在消费活动重要的主体就是大众,在选择大众消费符号过程中,需要选择那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符号,以此来引导消费,对消费社会需求予以满足[4]。

建盏自身经历了千年的积淀,我们拨开它的面纱让它重新会到大众的视线,在消费生活中得到融入,针对建盏符号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造型、釉色、纹理等可视化的符号,还需要注重建盏符号的文化消费性表达,这一代表着视觉文化将逐渐成为商品符号消费中的主要因素。可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视觉观念占据着主导地位。声音和景象,尤其是景象,既组织了美学也统帅了观众。在当前大众社会中,这种现象是必然的结果。在眼球经济或者注意力经济背景下,消费活动不能仅仅看作是对使用价值、实物用途等方面的消费,而是人们对记号进行消费,也就是选择消费的符号。在建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大众消费的特定娱乐、时尚性的建盏文化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可见,只有被解释成符号的符号才是符号,这时候,符号需要为任何符号表意组合,也就是说宽泛的文本在这表意组合中,需要对传统视觉呈现方式予以打破,紧密结合消费时代的传媒方式,比如电视、电影文化等等,同时也包括电子和网络文化,比如我国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在2017年开展了“old is new”这一文化活动,针对博物馆的衍生产品,不再仅仅局限后与对传统事物进行复制,而是借助专业市场管理、品牌授权机制、国内外异业结盟等途径将文化创意衍生出来的成果分享给大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从硬件上对故宫进行翻修,更多是从软件上,积极开展众多文化创意活动。比如,可以请著名导演拍摄“历史典藏的新生命”、请明星拍摄剧情长片“经过”等活动[5]。

3 结语

在当前消费社会时代背景下,针对建盏文化需要逐渐由文化资本转向创意产业,将建盏逐渐转变为一种消费符号,并将其充分融入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充分考虑社会大众这一消费主体,对社会大众消费需求予以满足,从而对建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予以保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建盏符号大众
学符号,比多少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建盏之初探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符号的由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