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分析*

2021-01-05王营通

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吊装装配式构件

梁 杰 王营通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前言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新的技术不断地涌现,房屋建造技术也呈现多元化,在众多新技术的发展当中,装配式建造的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对于环境较为友好,在社会能够得到较为普遍的共识和认可,现今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推行建筑业的转型,向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发展。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品质的要求也迫使着企业的转型尤其是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在建筑的质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推广装配式建筑,能够对建筑质量和规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装配式房屋当中,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是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能否使用的关键,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整个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各个构件都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尤为重要,在工厂里预制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承载质量,要从原料上把关,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也应该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针对于在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制定对应的方案,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装配式房屋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怎样控制才能达到较理想结果,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在装配式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构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数量的保护垫块,其目的是防止钢筋露出保护层,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保护层后需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侧压力对钢筋和保护垫块的影响,钢筋可能会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产生位移。保护层垫块也可能产生位移。要防止此类问题的产生就需要在生产制作构件时对构件的质量严格控制,需要有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监督。保护层垫块应与钢筋网片有很好的链接和固定,并且能够有效链接胎膜,以防止产生位移现象。

1.1 混凝土配合比在构件制作中的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作用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在工厂预制的结构构件要考虑到是要设置合理的配合比,配合比是否合理决定了构配件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是否产生孔洞、蜂窝、麻面等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要考虑配合比的配置是否正确,能够根据工厂现场的需要确定配合比,混凝土的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在制作构件的时候严格控制水胶比,并且要随水胶比的变化做好混凝土坍落度的相应实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其次,在制作构件的台面上检查是否存在缝隙,如果制作台面有裂缝的存在则会影响到构件的制作,所以在制作构件时要尽量避免有裂缝的台面,如确实存在裂缝不可避免,可在制作台面上铺设塑料薄膜。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振捣,对振捣的时间和振捣的方式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在构件模型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振捣密实。构件制作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可采取薄膜养护,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的流失。涉及到夏季施工时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水份。构件制作完毕以后,要以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直至合格为止。

1.2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存放环境控制。

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构件,而目前常规的构件存放方式效率较低,并且在转运时容易出现损伤[2]。叠合板装配式构件的存放环境会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存放地点要保持干燥、通风,存放地点必须设置垫块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阳光暴晒。要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保证装配式构件在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和被破坏的情况。

2 装配式房屋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主体结构时待装配式房屋的基础完工以后就可以进行现场施工,在此环节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做到如下几点。

2.1 构件进场验收

装配式构件现场施工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在基础工程完成以后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着重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以便对整体的建筑质量控制。主体工程的各构件进驻施工现场的时候要对预制得梁板柱等构件进行进场验收,具体包括产品得外观质量、尺寸、型号、强度等级等。在构件进场时应与监理一起进行协调沟通,保证主体结构构件得完整性和质量保证,应有符合相关验收标准。

2.2 构件进场堆放

构件进场以后进行现场存放时要注意主体结构构件的影响因素,现场堆放场地应进行基本的场地硬化和平整。现场存放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控制施工现场存放场地的温度及湿度,防止对构件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现场装配式构件堆放区域属于重点堆放区域,应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好现场有关安全标识和标牌工作,能够有效辨识各个构件,保证各个构件的标识完整清晰,能够快速识别。

2.3 主体结构构件吊装

主体结构构件的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控制关键环节,吊装时要根据图纸的要求,按照图纸的顺序施工,吊装时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会影响到吊装的质量,要匀速进行,防止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构件的突然掉落。吊装时管理人员要协调操作人员的工作,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吊装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吊装的形式、方法和操作工艺等,防止交底不清楚产生主体工程构件的裂缝和碰撞。

2.4 装配式房屋主体结构安装

主体结构安装前要进行前期工作,支撑模板已经安装到位,按照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图纸的要求在预定位置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是构件与构件的连接处,在构件连接处支撑模板时要考虑到所承受的荷载是否均匀,因为不均匀的荷载可能导致构件拼接时产生过大的裂缝和拼接时的不均匀。

主体工程的装配式楼梯板构件拼装时安装,应采用两端固定端固定的方法,这样的目的是防止在安装固定构件时产生偏移,同时也减小构件固定时自重所产生的荷载。墙板的安装方法越复杂,施工安装的时候要求就越高。

主体结构吊装预制承重的剪力墙板时,要注意出现吊装碰撞的问题,这会导致构件板块的松动,进而产生相应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应配备专职的安全员,进行实时监控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剪力墙板拼接处有拼缝时,拼缝处理应用砂浆灌实,并做好防水处理,应尽量采用两道及两道以上的防水。在处理剪力墙外墙面缝隙时要使用模板拼接在连接截面当中完成浆液的灌注,对灌浆进行控制保证浆液能够有效覆盖面层,确保整个主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有现浇施工作业和预制构件相结合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和定位,确保承插件位置的正确,防止受到偏差。

使用的密封材料应该符合国家和部门的有关标准规定,严禁使用三无产品,并应在施工前进行产品的复检,保证工程的质量。

3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3.1 要有完善的措施保障体系

首先根据装配式主体结构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对预制构件入场的复检和验收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如构件出现损坏的保障措施,在出现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等,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相关员工身上。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其次,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比较多,抓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抓安全,在施工现场还应该建立安全检查保证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加以监督。最后,要建立奖惩措施,对于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且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在施工过程中表现有消极怠工、做事不认真的给予惩罚措施。

3.2 完善人员培训相关制度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来说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工艺现阶段掌握还不熟悉,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适应装配式建筑更新换代的步伐。针对管理者需要加强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建设的学习,可以在装配式生产企业去参观学习,加强装配式工艺流程的培训。

4 探究及结语

装配式房屋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个房屋主体能否建成最主要的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工厂预制构件和施工现场安装两个部分,质量控制不仅仅是生产厂家的事,更需要施工现场施工企业的全力配合,同时要做好现场的防护工作,还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才能够做到质量保证。通过这一系列的加强措施后能够保证装配式房屋主体结构的质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猜你喜欢

吊装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钢结构栈桥吊装施工及相关受力计算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1100kV吉泉线跨越1000kV跨越塔吊装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