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1-01-04杨书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

杨书华

摘要:目的:观察在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童通气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60例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份至2021年7月份,分组方式为随机,分成对照(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组,每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8、CRP、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aO2及pH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法,有助于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气指标。

关键词: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炎症因子;无创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肺炎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不好治愈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咳痰等,特别是在早晨,易出现痰液黏稠,咳不痰等情况。在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是以机械通气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原理是纠正机体缺氧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传统的机械通气具有治疗时间过长,且在期间容易引发其他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情,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相比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效果显著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择60例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份至2021年7月份,分组方式为随机,分成对照和观察2组。对照组病例数为35例,男17例和女18例,43-73岁,均值(60.5±2.3)岁;观察组病例数为35例,男19例和女16例,22-78岁,均值(61.5±2.2)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祛痰、气道引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液支持等。

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PIC窗出现后仍继续选择有创通气,调节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分别到5~10cmH20、4~5cmH20,待相关指标稳定后拔出气管插管。

观察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BiPAP呼吸机,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如下:通气模式设置为S/T(自主呼吸定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吸气压力调节为8~22cmH20,呼气压力为4~6cmH20,吸氧流量设为4~6L/min,定时进行血气检查,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0.9以上。BiPAP呼吸机的使用可以间歇进行,方便患者进食、活动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气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6例,总有效例数为24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效例数为20例,有效例数为9例,无效例数为1例,总有效例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观察组IL-4、IL-8、CRP、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2.3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aO2及pH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无创机械通气在改善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疾病上得到了较大的成功,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中的二氧化碳潴留造成低氧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原理是改善机体通气与氧合功能,纠正了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该治疗方法有助于确保机体呼吸顺畅,减轻了通气的阻力,使二氧化碳能顺利的排出。在以往的有创机械通气使用中,由于治疗时间久和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无创机械通气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安全,方便,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通气治疗手段。

無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主要作用为,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面罩完全遮住患者的口鼻,能对气道持续正压作用,防止气道坍塌,有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防止小气道闭合,能够恢复肺组织功能顺应性,促进萎缩肺泡扩张。

本文研究结果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8、CRP、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aO2及pH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法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在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法,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珩.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1,19(03):160-162.

[2]朱小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62-64.

[3]何菊兰.重症肺炎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5):45-47.

项目批文:抚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20】20号序号68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差异分析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疗效影响
补充维生素C对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RO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阿卡波糖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合并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炎症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