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脂腺囊肿伴感染Ⅰ期手术切除的治疗体会

2021-01-04王术江黄媛媛何宏伟吴佩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感染

王术江 黄媛媛 何宏伟 吴佩

摘要: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Ⅰ期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对我部治疗的48例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患者均Ⅰ期手术切除病灶并缝合。 结果  48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 结论  皮脂腺囊肿伴感染Ⅰ期手术切除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病痛。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感染;Ⅰ期手术切除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皮脂腺囊肿是普外科、皮肤科、整形科门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发生感染,患者也往往因继发感染后而就诊。其主要是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腺分泌物聚集而形成。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控制感染,化脓感染的患者甚至需要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周期较长,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和治疗费用,而且择期手术后切口疤痕可能更明显,影响美观。我部门诊自2015年6月尝试对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48例患者行Ⅰ期手术切除,疗效确切,病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48人,男38人,女10人;年龄18~62岁,平均38.3岁,48人中20人是皮脂腺囊肿感染初期,质地較硬,典型症状就是红、肿、热、痛。已经形成脓肿的21人,触之有波动感,有时在囊肿表面皮肤处可见脐形开口,可作为诊断皮脂腺囊肿的依据[1],有的甚至已经出现破溃。炎症消退期的有7人。就发病部位而言,没有把发生在头、面、颈部的病例计入其中,此类手术方法不宜使用。其中发生在躯干的有19人,四肢的有18人,臀部的有11人。

1.2 手术方法

根据病灶的大小标记手术切口,一般顺皮纹一致的方向取梭形切口,长度较囊肿的长径略长,必要时超声检查确定皮脂腺囊肿大小以示手术范围。常规进行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着确定的梭形切口,囊肿壁的边缘切割,无论感染属于哪一种情况,切除范围可适当比囊肿稍大,因为囊肿感染会引起周围组织炎性浸润,周围组织可适当部分切除,对囊壁破溃者囊壁连同炎性组织必须一并清除,这样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也不易引起术后复发,切除后,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囊腔,将皮肤和皮下组织一并缝合,对于囊肿较大者一定消除死腔,必要时放置引流条,口服抗生素3天即可,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口服抗生素,正常换药即可,换药时可在伤口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炎治疗即可。

2 结果

全组48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征象,平均治疗时间为(14±2)天。其中有21例患者获得复诊随访,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复发,有1例因瘢痕体质,瘢痕较大,如有需要,建议进一步烧伤整形科就诊。

3 讨论

皮脂腺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的囊肿表面皮肤处可见脐形开口,也是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开口处可见豆腐渣样恶臭的内容物,对诊断不明的患者,常用的辅助检查是超声检查,常表现为密集点状低回声。可发生于除儿童外的各个年龄段,尤其以中老年男性居多[1]。根治的关键在于囊壁的完整去除[2],对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的处理方法治疗周期较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给工作、生活、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梭形切口完整摘除囊肿的手术方法是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金标准[3]。近几年临床上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穿刺、激光[4]等,面部的处理采用囊肿小切口摘除、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等,但这些方法往往适应于单纯性皮脂腺囊肿,对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患者不宜应用。过去也认为皮脂腺囊肿伴感染Ⅰ期手术切除是手术禁忌,一是担心手术中炎症的进一步扩散,二是在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的囊壁与周围组织容易粘连,术中不易分离。而我们Ⅰ期手术切除缝合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皮脂腺囊肿囊壁血供并不丰富,且囊内无血供[5],感染往往从囊内开始,抗炎治疗对病灶的作用有限,导致治疗周期延长;二是感染病灶主要发生在皮脂腺囊内,感染后囊内压力增大,皮脂腺囊肿破裂后加重了周围组织的炎性浸润;三是Ⅰ期手术切除往往连同周围浸润组织一并切除,不留皮脂腺的囊壁,减少复发的几率,感染较重者可放置引流条,保证了引流通畅;四是大大的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及经济负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也易为病患所接受。当然,有些部位不宜行此类手术:①术后容易影响美观的头、面、颈等部位,往往患者的接受度低;②软组织比较薄弱,直接切开取出囊壁,并冲洗、缝合、引流的效果可能更佳;③皮脂腺的囊肿较大,切除后缝合比较困难者,此类情况比较少见。

总之,Ⅰ期切除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手术完成了根治性治疗,术后复发率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是值得推广应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宇,陈阳,彭铮.手术 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112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9,11(2):87-88.

[2]郑胜武,郑清健,黄雄梅.面颈部皮脂腺囊肿的美容性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8):5-8.

[3]何航远,赵小瑜,韩未,等.面部皮脂腺囊肿小切口摘除术的诊疗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4):128-130

[4]曹广建,曹广涛,刘桂莲,等.穿刺冲洗治疗皮脂腺囊肿并 感染39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117.

[5]李景春,刘海生,高学强,等.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Ⅰ期切除268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21(8):1006-1007.

猜你喜欢

感染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