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夏天我们再看一次日落吧

2021-01-04岁见

花火A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树教室

《云泥》现在已经上市,读者对这本小说有太多的问题想问,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1.为什么这个故事要叫《云泥》?

岁见:三个版本的设定里,李清潭虽然是私生子,但身家背景都很优渥,而三个版本里,云泥的家庭都是支离破碎的。

一个高高在上,另一个还挣扎在泥潭里。他们是云泥之别。

这也是最初为什么会想写BE(bad ending,悲伤的结局)的原因,身份的差距、年轻的阅历,没有资本、没有能力,两个人想要在一起,实在太难了。

李清潭和云泥是幸运的,而他的姐姐李明月和杨成书才是现实。

2. 小说里你觉得写到“姨母笑”,觉得很甜的情节是什么?

岁见:是云泥做兼职在便利店门口躲雨,李清潭坐在便利店里面,两个人隔着一层玻璃对视时,李清潭突然笑的那一下。

3.写这个故事,是在怀念自己的从前吗?写得这么真实,是有过相似的经历或感受吗?

岁见:也不完全算。只是当时很想写一个校园故事,写一个没那么轻松愉快,但是最后又很圆满的恋爱。

真实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当时写的时候有参考我现在居住城市的一些资料,像老洲村、科大,等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李清潭带云泥去老洲村的那趟火车都是我查过时刻表的,不过现在好像都没这个班次的火车了。

4.这个故事有很多关于夏天的描述,江边日落、放学后的暴雨,你记忆里最美好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岁见:最美好的夏天应该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时光机,我最想回到的就是高中。

我们高三教学楼是单独的一栋,夏天最热的时候,教室里没有空调,班上几乎人手一个小风扇。

教室的窗外正对着操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要高考前的一个晚自习。

整栋楼突然停电,最开始大家还自发拿着小夜灯在教室看书,后来一个班接一个班地热闹起来,有人开始唱歌。

唱的是《光辉岁月》。

我们那栋楼的走廊是封闭的,两侧都是教室,从理科班到文科班,所有人都挤在窗前,还有人跑到教学楼底下高举着手机,灯光闪烁。

大家一起唱“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 ”。

当时距离高考还剩下十天,离别的氛围很浓。大家一边唱一边看着身边熟悉的人,歌声越来越大,眼眶越来越红。

后来夏天依旧很多,但再也没有一个夏天能像十七岁那一个让人如此难忘。

5. 想问问岁岁副CP(coupling,配对)写悲剧是因为什么?

岁见:《云泥》中的两对副CP都是悲剧收尾,其实是和《云泥》最初的构思有关,想写个全员BE,但每个都BE得不一样。

梁岑的故事取自她和陈沥名字的谐音,良辰美景奈何天,用“奈何天”也是因为她和陈沥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他们不可能会在一起。

重组家庭,继兄继妹,很矛盾的关系,他们可以是亲人,甚至可以是仇人,但唯独不能是爱人。

方淼和钟焱,从他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水火不容,家境的悬殊、钟焱自身的问题,都让他们只能走向BE的结局,但我觉得这对应该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HE(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局)。

6. 学生时代有没有暗恋过谁,那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岁见:当然有啊,哈哈哈。

和我写过的所有暗恋故事不同,我学生时代的暗恋应该是比较明目张胆的那一类,我的性格也更偏向于《没有人像你》当中盛欢的性格。(只是说性格像,不是原型哦)

我暗恋的男生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在当时大家都还没怎么长开的年纪,他天天顶着一米八的高个子拎着垃圾桶来来回回地走。

想不注意到他真的很难。

我是属于喜欢就会去主动去争取的人,在努力这个过程里有过欢喜也有过心酸,但我始终觉得,在喜欢他的那段日子里,永远是快乐大于难过。

他一个眼神、和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无意间的肢体触碰,但最让人激动的还是当老师在课上同时点了我们的名字,班里同学开始起哄的那一瞬间,都是快乐又满足的。

那个时候就真的觉得,哪怕没有在一起,以后回想起来和他有关的这些时刻,真的是在发着光。

故事很美好,结局很遗憾,我也只是短暂地拥有过他。

早恋有罪,大家别学我!

7.岁岁这本书的灵感是源于什么地方呢?

岁见:灵感来源林宥嘉的《想自由》。其中有一句歌词:“只有你懂得我,就像被困住的野兽,在摩天大楼渴求自由。”

當时是觉得很符合最初第一版《云泥》的构思,后来发现其实适合每一版的李清潭和云泥。

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彼此。

8.岁岁曾经遇到过像李清潭这样的人吗?

岁见:没有。

只能说遇见过类似性格的,他那个长相,在现实里,我还没能找到能和“红颜祸水”这四个字相媲美的,哈哈哈。

9.什么契机让岁岁开始写文?所有的故事中最喜欢哪一个?

岁见:很老套的套路,我是先爱看文,后来找不到想要的,就自己动手“产粮”。

我初中就开始写文了,在练习簿上写,被不在同一个班级的表妹拿过去在他们班传阅,每次再回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看到写在练习簿后面的评论。后来高中比较忙,也没什么时间动笔,等到大学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写。

所有的故事里最喜欢的当然是《云泥》了!超爱这本,这本也是我写得非常快乐的一本!我真的非常喜欢李清潭。

10.李清潭会是你的择偶标准吗?

岁见:不算吧,我是比较喜欢他这个人物。我本人是更喜欢年龄差,比我成熟一点的,偶尔有一点少年感。

11.岁岁最喜欢书里哪个人物?

岁见:李清潭!每次写完稿子我都会发给我好朋友看,然后我们就同时开始露出“姨母笑”,一边疯狂地笑,一边感叹李清潭真的太好了,太让人心动了。

12. 岁岁写完《云泥》这本书的感受?

岁见:当时的第一感受就是快乐和满足,我写完每一本的感受都不太一样,可能和故事的本身有关。

13. 岁岁笔下的李清潭和陈屹的名字都分别出自两句很有意境的诗句,是有什么含义吗?还是岁岁有对于诗的执念?

岁见:清潭,是取自“绿荫高树映清潭”。我最初起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身世,在最开始的设定中,他是私生子,但母亲的身份比较尴尬,是社会上比较底层的一个职业。

绿荫高树映清潭。李清潭的母亲不希望儿子和自己这样的人纠缠在一起,希望他干干净净,就像一汪清潭,而在她看来李家就是湖边的那棵高树,能庇佑着这一汪清潭。

陈屹这个名字纯属是因为我觉得那句诗好听,从里面扒出来的,我很喜欢在诗句里面找好看好听的字词拼凑出一个名字,感觉也很有意义。

15.想问一下岁岁,李清潭是在什么时候喜欢上云泥的呢?喜欢上她的什么呢?

歲见:李清潭对云泥应该是属于四分的一见钟情和六分的日久生情。

他在北京的家庭里是不被需要的一个存在,但在云泥这里,他好像变得有存在感了,像是真真切切地活在这个世上。

就像文里说的,他们真要算起来,应该是李清潭更需要云泥,他需要云泥的存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他对云泥的喜欢是从一开始的探索欲到逐渐的保护欲,再到后来深切的喜欢。

16.想问岁岁是怎么忍住没写成BE的?

岁见:我最开始决定要写BE的时候,和朋友聊过文的构思,但等到我后来尝试着写了第一章,发现按照原来的构思我怎么也写不出来想要的感觉,我索性按照自己心中当下所想的内容一口气写完三章,李清潭和云泥已经和原来的故事线完全不相干。

其实说起来,现在完成的这一版应该算是第三版,原先开文的第二版大纲里,李清潭在那场车祸中没能醒过来。

但是后来越写越舍不得两个人,一时心软就改了结局。

中间连载的时候,我一度和朋友讨论,是不是不该改大纲,应该按照原本的故事线来写。我甚至有一段时间会觉得云泥和李清潭是不是不如不相遇,不相遇云泥就会正常地学习、考大学,而李清潭也不会出事,会一直这样活着。

但朋友跟我说,不遇见他们根本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遇见也根本不会有这个故事。

我想,是啊,没有李清潭和云泥,也就不会有这个故事,既然都走到这里了,不如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

猜你喜欢

高树教室
高树增
不要在教室打闹
立 秋(1)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小满
今日更应有无所畏惧的恬淡
窗外的鸟巢
不一样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