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应用的思考

2021-01-04杨坤龙宋凤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致良知物欲良知

杨坤龙 宋凤琴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1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篇中提到“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并用真情实意对待他人,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当代“大学”不再是一种“至善”之道,而是成为将“大道”传授至人的一个组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大学传道授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转变成“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1]。

2 当代大学人才培养遇到严峻挑战

跨入新世纪,新知识和信息技术呈井喷式的出现,刺激着社会的发展,也给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当代大学生是受时代潮流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个群体,在面临不断袭来的物欲诱惑和国外泡沫文化的影响,对当下大学生的成长和培养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2],如:

(1)学习缺乏目的、不上心。

(2)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严重干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3)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

(4)自制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5)缺少独立的人格和感恩精神。

由于当下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导致大学在完成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分析当下大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提出解决之道尤为重要。

3 当今大学生之问题在于没有“致良知”和“知行不合一”

习总书记曾强调品格的锤炼、知识学习和思维创新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这也间接点出当下学生需要加强的地方,品格要求对学生道德培养,学习和思维要求学生能做到“格物致知”。

为何当下大学生学习不上心、缺乏感恩之心?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会感受父母养育的辛苦,会想到学成后以报答养育之恩。如果心中听不到良知声音,人也会变得麻木不仁。儒家最强调良知的重要性,明朝儒学宗师王阳明说“良知”是这世上最具智慧的“人”,能分清善恶,断是非,能提醒我们做该做的事和不做不该做的事。良知会告诉学生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良知会告诉学生要控制私欲,戏无益;良知会告诉学生要坚忍不拔,不能遇事则挫。当我们面临事情时,心里总会有两个声音,一个是让赶紧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是良知,另一个声音是叫我们得过且过——这是心中贼。当学生面临问题和抉择时,很多人应当是没有去听从心中“良知”的指示,这就是没有“致良知”。

在高校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很好”的学生,他们能够尊师重道,但同样有不少人成绩不理想,面临挫折时,会做出极端事情。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些“好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良知,其问题在于没做到“知行合一”。这里的“知”是“良知”和“真理”,“行”是去实践、去行动。“知”和“行”是统一的,光有“知”没有想“行”,那是空想家;光行而不知,就是机器人[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思与学就是知与行的关系。如果知行不合一就会出现问题,“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去做最正确的事情。深夜时,当学生还在看手机时,良知会跟学生“该休息了明天还要上课”,如果这时学生拒绝良知建议,他会一直熬夜看手机,导致隔天睡眠不足,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就是知行不合一带来的问题。

4 如何做到“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1)每个人都有良知。当今大学生身上出现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于没有“致良知”和“知行不合一”。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做到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有些人不行?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每个人一开始都有良知和恻隐之心,当我们看到高楼掉下一个婴儿,我们内心会想着扑上去接婴儿——这是知善;当高楼中落下的是一个重物,我们就会及时躲开——这是知恶。人一开始都能知善恶,有良知,只是随着与外界万物接触多了,逐物之心日甚,“物欲”“私欲”挡住了良知的光辉和声音。

(2)“逐物之心”遮住了学生内心良知的光芒和声音。物欲、私欲真正诱惑的是人的眼、耳、口、舌和四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我们要去思考,我们怎么样做才是真的对眼、耳、口、舌和四肢好。古代儒家提倡“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做到“四勿”才能实现我们五官和身体的功能。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们于世会舍弃外界撩人的物欲而成就心中的王道。

(3)致良知,就是光复我们心中的良知。王阳明说要光明心中的良知,关键在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古人对实现“内圣外王”的一个总结。简言之,“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古人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当我们本心在没有外物的干扰下,本事“无善无恶”;但是一旦受外物影响,物欲、私欲开始袭来,心为之而动,为了“逐物”,善恶之念便会萌发;尽管内心产生了善恶之念,但是良知会告诫我们是非善恶,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能通过格除物欲,做到为善去恶,那内心的良知也就被光复了。

大学生如果要“致良知”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第一,立志。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古人立志,就是要做圣贤。宋朝大儒就提倡要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广大青年学子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后,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二,勤学。有远大的理想和使命,就需要付诸行动。必须勤奋,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品德。

第三,改过。由于我们周围环境到处是“五音五色五味”,这些随时都会在诱惑我们,人难免会有放松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我们时刻要反思己身。儒家大贤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强调我们每天都要反省一下,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作为一个学生,这三点也是每个人每天值得反省的地方。如果发现自己犯错,就要及时改正,绝不姑息。

第四,责善。责善是修学和修身的难点,也是能提升内心修养的方法。先贤孔子以为我们提供责善的最佳方式——“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圣贤,但是我们通过这些锻炼,也能让心灵自由,变为一个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

(4)要“知行合一”。《诗经·大雅》中提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古人是在告诫后人一开始想要做事的人很多很多,但是真的做到善始善终的却很少很少,这大概也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很少的缘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本身就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知而未行,只是未知。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光明良知,如果良知被遮挡,它就不能指导我们正确的行。“知”和“行”就像两条火车铁轨,不能分离,知行合一就是做事的开始和完结,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作为学生如果不读书就是错误的,这是无“知”,但是光埋头苦学,不去思考,也没有去实践知识的实用性,这就是光“知”而不“行”。

5 结语

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人”,同样,决定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还是看当今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当下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受外界影响,“逐物”的心态严重,进而导致内心的“良知”无法光明,“良知”无法指导学生去实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致良知物欲良知
物欲如镜照灵魂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良知说话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