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朋辈支持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2021-01-04王志伟张媛媛洪菲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公众

王志伟 张媛媛 洪菲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000)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高校心理健康系统因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调、受益面窄、流程冗杂以至于不能对求助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导致大学生对其求助率低下。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很多信息可以在其中被更直观、更有效地获得。源于美国的朋辈支持,因其自发性、义务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等特点,渐渐在中国高校里展开探索。因此,借助互联网在朋辈支持的基础上构建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优化心理健康网络结构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指南。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新的认知重组和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其身心和人格急剧发展。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数据,大学生中抑郁症、焦虑、敌对和消极情绪最为常见,分别占比14%、17%、12%。

1.1 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是阻碍正常、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各种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因素包括不能良好地适应大学生的生活、长期使用网络沟通导致现实人际交往无所适从、交往对象与自己的三观是否契合、人格特征障碍等。

1.2 焦虑障碍

焦虑是个体面对众多应激时的正常情绪,每个人都会经历。例如临近期末考试、遭受过大的压力、对健康的担忧等,学生易表现出焦虑情绪,如果不能恰当处理,那么这种情绪会使他们感到紧张不安。

1.3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的一组疾病,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主要有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在15%~4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5%~6%,且抑郁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1.4 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6.7%的学生会对周围人事感到苦恼,16.5%的学生日常会有悲观情绪,29.4%的学生因为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影响睡眠。而面对以上这些压力,43.8%的学生认为可以带来正面影响,18.6%的学生认为压力没有影响,但还有34.5%的学生无法处理这些压力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还有3.1%的学生无法处理压力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势

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一种“潮流”,有其特有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更宽阔的“心理”视野;(2)易得的心理健康学习平台;(3)平等的学习环境;(4)提高大学生倾诉能力。[6]但是,网络的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小觑,大学生处于认知重组和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身心发育由不成熟转向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对于虚假信息、网络欺诈、色情与暴力、网络爆红等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以致心理认知的改变,使自己不能良好地适应生活学习节奏,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3 朋辈支持的研究现状

朋辈支持是以经过选拔、专业培训和监督的年龄相当者为主体,以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为客体,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以共情为基础,通过对情感和自我概念的关注,积极展开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3,7]朋辈支持的出现,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专业心理咨询师不再是开展助人活动的唯一主体,更多的学生成为心理咨询的新生力量,更大程度发挥了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动性。因为其主客体是同伴,朋辈支持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聊天,它具有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快速、转介准确、助人自助的优势特征,是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心理修养的重要途径[8]。

而朋辈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大多数高校重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性举措。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朋辈支持能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解决我国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7]因而,朋辈支持在心理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4 基于朋辈支持理论微信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以“Companion心理”为例

通过浏览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京师心理大学堂等微信公众号,设计并实现了“Companion心理”公众号,其主要分为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测试、心理知识科普、朋辈支持四大板块,并在线上线下实现不功能;同时,在浏览分析中国心理网等网页后,设计了相关联的“Companion心理”网页,增加了公众号的灵活性。

4.1 公众号设计

4.1.1 心理评估与筛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线,以心理危机防范、干预和快速反应一体化为有效机制[12],借助自评工具帮助大学生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激发心理健康的主动性[9]。基于此,公众号内提供多个专业心理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SAS焦虑自评量表》。该板块旨在通过心理测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实况,根据程度不同来选择自我缓解、轻咨询(朋辈咨询)等,及时缓解不良情绪,积极应对危机,促进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4.1.2 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心理预约与辅导

公众号为心理亚健康学生提供多元化服务,将咨询求助集“面上集中解释,线上互相解惑,点上个别咨询”三位一体。平台与辅导员和专业心理咨询师联动,对心理亚健康学生提供多层保障。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提供专业线下“一对一”咨询,并针对性地辅导,获得更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同学可选择在网页留言板中留下问题,彼此交流互动,朋辈支持小组成员针对不同情况,利用相关知识给予专业支持,同时心理咨询师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予点评和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线下定期举办团体辅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可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提高适应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人格欠缺的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减轻症状,培养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

4.1.3 心理知识的趣味性科普

高校自媒体受众阅读微信图文时主要特点为:(1)碎片化阅读成主要趋势;(2)99%[13]的学生睡前都会玩手机,微信图文在此时间点阅读量集中[10]。调查显示,大学生偏爱阅读图文俱佳,诙谐有趣类型的微信图文[10]。基于此基础,创立“心理知识科普”板块,通过发布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以及心理趣味性科普文章,如十大心理效应等推送,实现“线上集中解惑”。与此同时,与时俱进,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予搭配恰当有趣的表情包,内容措辞年轻化,图文搭配生动有趣,逐渐形成有趣科学的微信推文风格。

4.1.4 朋辈小组成员招募及培训与同伴支持帮助

学生因其年龄相近、生活文化环境相同、成长经历类似,故而在日常交流间心理距离短、互动积极、警惕性低,更易感情与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因此,学生可作为朋辈支持的有效载体。基于朋辈互助的优势,“Companion”线上招募朋辈志愿者,线下经筛选后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考核和督导,成立朋辈支持小组。以辅导员与班级心理委员为主体,与同辈支持小组联合,建构二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将同伴支持更广泛地融入到大学生生活。

4.1.5 特殊时期下公众号的应用

某种程度来讲,一场严重的社会性流行病的爆发会不可避免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复杂深刻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社会性应急事件以及不良处理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特殊时期,如何引导、怎样处理成为学生正确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所在。[11]面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mpanion心理”公众号及时做出改进,针对大学生推送一系列特殊时期易出现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方法的文章,达到线上集中解惑的目的。

情况好转学生返校的时期,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针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4.2 公众号团队管理

4.2.1 运营团队的构成

团队由5名本科高年级学生与一名指导老师构成:成员精通微信公众号制作、营销、管理等,有丰富的推送制作经验;指导老师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从事教学研究多年,同时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有较精确的掌握。

4.2.2 运营团队的内部管理

(1)建立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运营公众号。

(2)分工明确,团队合作,力争“1+1>2”效果。

(3)统一培训:针对团体辅导以及最新科研知识及时培训。

5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甚完善,但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等传播媒介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高校心理健康结构将愈加完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贴近大学生这个群体,不仅加深了与大学生的联系,同时通过线下的同伴支持活动,提高了线上和线下的交互功能。顺应时事热点,了解大学生心理的实时发展动态,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从而不断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及作用。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咨询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