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2021-01-04李燕琼张琴郭芳孙爱芳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员骨折

李燕琼 张琴 郭芳 孙爱芳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临床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多为四肢骨折、多处骨折、复合伤等急性创伤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的逐年加剧,导致骨科老年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由于老年群体身体各项技能处于明显的退化状态,再加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康复时间往往比较长,倘若护理干预方法不适宜或不恰当,则很容易导致不良风险事件,对临床预后和生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1]。本文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6 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现整理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6 例患者作为样本,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5 例,患者年龄取值20 ~79 岁,平均(47.6±3.8)岁;其中13 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为胸腰椎骨折,12 例为胫腓骨骨折,7 例为股骨骨折,13 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研究组: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4 例,患者年龄取值21 ~80 岁,平均(48.2±3.7)岁;其中14 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9 例为胸腰椎骨折,11 例为胫腓骨骨折,5 例为股骨骨折,14 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有口头宣教指导、遵医嘱用药、行为指导、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等。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1)识别护理风险:强化对护理人员业务素养的培训,促使其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其自身临床经验组我诶依据,对患者各个时期存在的风险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再制定、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骨折患者以功能锻炼、压疮、疼痛干预作为主要内容,对护理问题进行识别和掌握,有利于更好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2)风险应急方案的制定:护士长负责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分类护理风险项目,具体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对于特定风险事件要明确处理方案,将合理且科学的操作步骤制定出来,以便对紧急事件进行快速处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和考核,以便护士可以对有关内容进行更充分的掌握;(3)严格书写护理文书:记录护理文书可准确反映整个过程,并确保其存在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出现医疗矛盾时,可将护理文书作为依据。故此,必须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的书写护理文书。护士长需要随时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以医院制定组我诶依据,对护理记录进行正确书写;(4)建立并完善报告实验室生化指标危急值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的为血气、血小板、红细胞计数、血钾、血钙等。如果正处于临界值的边缘,需要马上向医生汇报,同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开展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换言之,反应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有利于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显著性的改善;(5)高风险预警的告知制度: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有无坠床、跌伤、压疮等风险进行评测。若属于高风险,需将提示牌放置在床头,以起到警示和告知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压疮、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评定护理人员能力提高情况,主要包括提供优质护理责任感、科室常见疾病与用药知识掌握评分、自身护理专业技能。以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 分,其中>80 分用以表示的为非常满意,60 ~80 分用以表示的为基本满意,<59 分用以表示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有关的数据均录入到SPSS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数据比较则分别用t 检验、χ2检验,P <0.05 可以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护理人员能力提高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人员科室常见疾病与用药知识掌握、自身护理专业技能、提供优质护理责任感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别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能力提高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能力提高情况对比(±s,分)

与用药知识掌握自身护理专业技能提供优质护理责任感研究组4391.16±3.4389.14±4.0990.33±3.78对照组4380.18±2.4578.94±3.5381.36±2.46 t-17.081412.380113.0422 P-0.00000.00000.0000组别n科室常见疾病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各自为74.42%、93.35%,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临床骨科患者主要为各类型骨折、风湿、骨质增生等疾病,且患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通常情况下,因交通事故或高处跌落的原因引起的老年骨折,治疗后往往需要进行6 ~12 个月的休养,这样才能恢复最初的状态,但大多数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正常活动能力会暂时性丧失,甚至需要始终保持卧床静养状态,依赖护理人员、家属的照料和护理,然而骨折患者任何环节的护理工作都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因此,负责护理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有严谨且认真的服务态度,让护理质量得到保证[2,3]。骨科突发事件较多,加强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必要性,而护理人员的观察力、预见性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其可以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最大限度的降低[4]。

所谓的护理风险,主要指的是住院期间患者已经出现的、潜在的风险,这种不安全事件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和预后。风险管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及时给予其温暖、关心,提高护理人员配合治疗、护理的意识和依从性。强化学习和培训相关知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进而有效预知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妥善处理各种意外状况。住院期间贯穿护理干预,增强无菌意识,做到无菌且规范的换药,加快切口愈合和病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5-7]。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护理人员科室常见疾病与用药知识掌握、自身护理专业技能、提供优质护理责任感等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高,两组别行比较,均为P <0.05。从而表明,骨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有利于规避风险因素,降低护理不良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保证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人员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