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时间使用尼非卡兰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反复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1-01-04肖红艳彭齐胡国智薛军肖晶晶杨小菊

关键词:卡兰室性左室

肖红艳 彭齐 胡国智 薛军 肖晶晶 杨小菊

患者男性,44岁,身高162 cm,体重67.5 kg,体重指数25.72 kg/m2,既往有长期烟酒史,饮酒10余年,50 ml/d,已戒8年,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史。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慌2个月入院,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4 cm,收缩末期内径6.2 cm,左室射血分数0.34,二尖瓣中心性中-重度返流,二尖瓣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未见改变,三尖瓣轻度返流(图1A),心胸比0.7,24 h动态心电图单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14 816次,成对507次,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48阵次,室性心律失常占总心搏的16.8%(图2),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粥样硬化(图3),心脏核磁见前间隔、前壁基底段至中间段心肌纤维化(图4)。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 期,建议行室速射频消融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患者拒绝,口服螺内酯、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不佳,心衰进行性加重,出现无诱因的腹胀、胸闷、心慌,复查心脏超声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7.8、6.6 cm,左室射血分数0.22,二尖瓣重度返流(图1B),24 h心电图见阵发性心房颤动,短阵室速76阵次,心肺运动试验最大峰值氧耗量(VO2max)9.5ml·kg-1·min-1,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移植指征,拟行心脏移植手术,在等待移植期间多次出现电风暴(图5),给予电除颤、美托洛尔、艾司洛尔、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治疗仍有室速反复发作,之后改用为尼非卡兰转复室速并维持窦性心律,期间考虑到尼非卡兰的经济费用和说明书介绍的使用时长,停药并更换为胺碘酮继续抗心律失常治疗,停用尼非卡兰29 h后患者再次出现无脉性室速,遂再次启用尼非卡兰抗心律失常,维持血钾5.0~5.0 mmol/L,血镁1.0~1.2 mmol/L,QTc维持在445~506 ms,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未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该患者使用尼非卡兰治疗共31天,但最终因院内血行感染诱发心衰,分布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家属拒绝行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而放弃治疗。

图1 患者2个时间点的超声心动图

图2 入院后24 h动态心电图

图3 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图4 心脏核磁共振影像

图5 治疗期间多次出现电风暴

讨论 该例扩张型心肌病、大左室的患者频发室早、室速,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有限,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尼非卡兰则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除有效终止外,长时间维持期间,患者预防复发效果良好[1-2]。临床心衰患者多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猝死比心衰更难处理和防治,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急切需要疗效确切、可控性强且不减少心肌收缩力、不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负作用小的药物。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均存在一定的负性肌力,而尼非卡兰则无此类影响[3]。本例使用胺碘酮时,无明显效果,经改用尼非卡兰,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得到了明显控制,在停用尼非卡兰时,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复发,充分证明了该药的有效性,同时在用药期间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说明了该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卡兰室性左室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北方南方
不能舍弃的86390秒
不能舍弃的86390秒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