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2021-01-04云天雄黄翠娟陈秀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肝癌导管化疗

云天雄 黄翠娟 陈秀梅(通讯作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上皮组织原发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胃癌[1]。有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约有11 万多患者患有原发性肝癌,且预后较差。疾病前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肝区疼痛,呈现持续性或间接性的刺痛,其原因是因肝部肿瘤在迅速增长,进而导致肝包膜的张力增加而引发疼痛感[2-3]。对于癌症临床多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局部化疗药浓度高,使癌组织血管栓塞,全身无较大副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4]。若在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性,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就所有肝癌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 年11 月—2020 年5 月期间接收的60 例肝癌患者病例资料完整,男29 例,女31 例;年龄35 ~80 岁,平均(57.56±4.37)岁;原发性肝癌34 例,转移性肝癌26 例;临床分期:Ⅲ期41 例,Ⅳ期19 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肝癌规范化指南(2015 版)》[5]诊断标准;受检者均自愿参与本调研,掌握本研究目的表示知情。排除标准:免疫系统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股动脉入路,术中选用5F RH导管依次行腹腔动脉、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大小、数量、位置及血供,留置微导管于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主干内,并于体外固定,肝素盐水封管,术后返回病房执行药物治疗。

1.3.2 治疗药物 化疗药:奥沙利铂(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4,规格:50mg/瓶)+5%葡萄糖:按体表面积一次130mg/m2,持续3h;亚叶酸钙(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194,规格:2mL:20mg)+0.9%生理盐水:按体表面积为9 ~15mg/m2,,持续2h;氟脲嘧啶针(山东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规格:10mL:0.25g)+0.9%生理盐水:快速滴注,维持46h;。

1.3.3 防止感染 此次护理应在严格无菌的技术下操作,避免大小便污染导管及敷料,股动脉置管后,需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感染、血肿等,若发生异常需第一时间通知医生予以处理,每天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每班对敷料进行交班检查,确保伤口敷料的干洁,并妥善固定,以及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过敏、红肿和出血等症状,确保患者穿刺点的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1.3.4 保持导管通畅 为确保导管通,耐心指导患者在此期间,避免做剧烈运动,防止导管打折、滑脱、出血等,在灌注过程中,保持管道连接紧密,防止扭曲,脱落,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应给予约束,防止导管脱出。由于奥沙利铂属于水溶性的铂类复合物,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反应,主要损伤末梢神经,表现为躯干或四肢感觉异常麻木,且遇冷刺激时,麻木加重,具有可逆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主症为恶心呕吐;在此期间,禁忌与碱性制剂、氧化物共用,避开药物置换或讲解,加重毒副反应;在采用奥沙利铂的7 周内,应叮嘱患者避免接触冰凉食物,注意保暖;若患者恶心呕吐,应温开水漱口。

1.3.5 化疗药物输注时护理 (1)注入部位的准备 操作前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密切检查股动脉置管给药部位的皮肤。确保患者无感染后,采用安尔碘以Q-S 接头为中心旋转式消毒。(2)化疗前导管的准备 在输注化疗药物前,采用注射器回抽导管,观察有无回血现象,为避免引起栓塞,不可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导致肺梗等严重的并发症。给予患者推注生理盐水约10mL,在确保无渗漏并通畅的情况连接输液泵,并将其妥善固定。在输注过程中,需注意的内容有:①在化疗前,应取下肝素帽,化疗泵的接头无需与头皮针连接,应直接与Q-S 接头连接导管端,使得药液输注通畅;②加强巡视与观察。泵注时,注意检查导管有无脱出堵塞,连接管有无扭曲折叠现象,确保管道通畅无阻;③护理人员每班还需加强观察输液泵中的药量有无减少,储液囊有无缩小,确保输液足量按时输入体内,已起到良好的给药效果。④由于泵给药液时间久,且化疗泵随身携带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所影响,当输液泵内的药液快流尽的时候,弹性储液囊外会有突起的颗粒出现,当看到全部都突起的时候,则表明药液已经完全输注完毕,采用生理盐水静脉冲管后,医生在拔除股动脉导管,以压迫止血,既保证了药物的疗效,又减轻了患者痛苦。(3)输液后观察 密切观察药液有无渗出、胃肠道等情况出现,如有渗出及胃肠道等反应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

采用GQOLT-7 生活量表量表[5]对60 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4 个维度,总分0 ~100 分,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分值的高低。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出院时,60 例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均比护理前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60 例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s,分)

表1 60 例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s,分)

组别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入院时46.62±8.1747.78±7.4957.26±9.3059.29±8.16出院时50.40±4.7951.48±7.17 71.58±13.29 74.90±9.59 t 3.0922.7646.8389.603 P 0.0030.0070.0000.000

3.讨论

由于肝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何种治疗方式可控制病情发展,延续患者生命已成为临床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难题[6,7],故积极探讨如何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提升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良好的护理是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细致的关照能够使其在从容中度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60 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提示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期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由于肝癌患者晚期活动较少,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易引起继发院内感染,实施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预防发生,做好交班检查工作,可确保伤口敷料干洁,从而预防感染。对于保持导管通畅,护理的作用在于能够耐心指导患者避免做剧烈运动及其他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避免接触冰凉食物,注意保暖,药物应遵医嘱使用而不可滥用[8]。化疗药物外渗是多因素的,而外渗性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现象,要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并确保及时准确的执行化疗,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特点与途径,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熟练的业务技能,在应用中细心观察,早期发现与处理,即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与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根据观察、封闭时间越早,化疗药物复组织的损伤会越小,且局部恢复更快。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我们可清楚的意识到将全面性护理干预理念运用到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期间,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探索与完善护理干预理念,以最大限度将其付诸于实际的医疗服务中心,且意义重大[9,10]。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促进肿瘤科护理干预的进步,以期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改善患者因化疗引起的心理抵触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肝癌患者股动脉置管给药联合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既保证了药物的疗效,又减轻了患者痛苦,有利于改善患者因化疗引起的心理抵触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肝癌导管化疗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