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在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中的效用分析

2021-01-04黄铁辉方明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格列齐特波糖阿卡

黄铁辉 方明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广东 广州 51136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进步,糖尿病从少见病转为常见病,2 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体内血糖水平升高,以多饮多食、消瘦为显著表现[1]。目前尚未有根治糖尿病的诊疗手段,皆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药物使用主要以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锉烷二酮类等,本次研究的阿卡波糖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齐特属于磺脲类降糖药。阿卡波糖通过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从而缓解患者餐后的高血糖,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格列齐特通过刺激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可显著增加餐后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2]。冯碧燕[3]等人的研究显示阿卡波糖与格列齐特缓释片联用效果较佳,为进一步探究两药联用的治疗效果,开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年10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66 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66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次66例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 人。对照组患者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33 例患者中,男15 例,女18 例,年龄60 ~72 岁,平均年龄(66.8±3.2)岁,观察组33 例患者,男14 例,女19 例,年龄61 ~74 岁,平均年龄(68.7±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4]:①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②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③研究前未使用过其他降糖药;④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年龄<60 岁;②研究用药过敏;③依从性差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法国施维雅药厂,国药准字J20150121,60mg/片),30 ~120m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50mg/片)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50mg/次,3 次/d。而后逐渐增加至100mg/次,每日3 次。两组均持续用药12 周。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式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FBG)、早餐后2h血糖值(2hPBG)、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bA1c)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治疗前后、早餐后2h 都进行毛细血管血糖值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使用肘静脉血液进行测定。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 软件分析相关数据。FBG、2hPBG、HbA1c 值用(±s)表达,比较用t 检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达,χ2检验分析,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 值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 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 值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 值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 值比较(±s)

组别n时间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观察组33治疗前11.88±4.42 16.49±3.75 11.79±3.69治疗后5.16±1.128.32±2.186.48±1.05对照组33治疗前11.68±4.36 16.65±3.47 11.63±3.88治疗后5.77±1.219.41±2.217.23±1.24 t 治疗后-2.1252.0172.651 P 治疗后-0.0370.0470.010

2.2 体重指数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6.45±2.12)kg/m2,对照组患者体重指数(26.23±2.11)kg/m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6.78±2.18)kg/m2,对照组患者体重指数(26.55±2.15)kg/m2。治疗前后组内体重指数对比,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3,0.610;P=0.535,0.543);治疗后组间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2;P=0.674),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比较(±s,kg/m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比较(±s,kg/m2)

组别n时间体重指数t 治疗前后P 治疗前后观察组33治疗前26.45±2.120.6230.535治疗后26.78±2.18对照组33治疗前26.23±2.110.6100.543治疗后26.55±2.15 t 治疗后-0.422 P 治疗后-0.674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2 例,胃肠道反应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4 例,胃肠道反应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1.000),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例)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发病年龄较大,因此糖尿病发现时期可能较晚。因此老年人2 型糖尿病一般血糖水平较高,胰腺衰减较为迅速,特征性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迅速,并对低血糖现象的出现耐受度较差[5]。由于老年患者较多有合并视力障碍及神经功能退化等疾病,自我注射胰岛素较为困难,因此为老年患者选取简单方便的治疗措施是较为有意义的举措[6]。格列齐特缓释片是第二代磺酰脲类长效糖尿病药物,显著优点为随着患者体内血糖值的波动,将会动态的释放格列齐特活性成分,可较长久的保持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减少一过性低血糖的发生率[7,8];阿卡波糖是α-糖苷酶抑制剂,可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延缓了肠腔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对胰岛细胞产生有效保护,达到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且减少了出现下一餐前血糖值过低的问题[9]。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 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 值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的对照组患者。格列齐特缓释片和阿卡波糖的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FBG、2hPBG 及HbA1c,与杨柳等人研究结果相似[10,11]。有研究[12]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初期体重会略有上涨,之后会随限糖饮食等出现小幅度下降。本研究显示,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体重指数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患者FBG、2hPBG、HbA1c 值,以及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格列齐特波糖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糖尿病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价研究
论格列齐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应用及疗效
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