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2021-01-03陈玉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学困生高中数学

陈玉春

摘要:高中数学难度大幅度提升,很多学生没办法适应变化,导致数学在开始阶段就陷入困境。数学是严谨的学科,环环相扣,一旦出现卡壳,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堆积,必然阻碍学习进程,让学生成为学困生。高中阶段因为数学学科的严谨特点,造成了不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困境,带领学生走出困境,教师需要拿出正确的态度,优质的教学方法,学生也需要建立自信,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对症下药; 教师提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引言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数量不在少数,这种情况让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够顺利的开展,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困生并没有智力方面的缺陷,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在数学学习方面暂时的不理想或比较困难的状态,只要师生携手,是完全可以让学困生完成学习目标的。

一、做好学困生的“分诊分治”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虽然从表面看学困生都差不多,但形成的原因却不完全相同。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对症下药。通常来说高中阶段数学学不好,都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种是基础太差,没有前期知识的铺垫,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变得一团混乱。第二种是意志力差, 数学学习中需要大量的习题训练,而且过程复杂繁冗,这对于学生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克服困难的品质,遇见困难就想逃避。第三种是对数学缺乏自信,这种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因为课程难度带来的受挫感或来自家长或者老师的压力。缺乏自信会造成紧张情绪,造成看到数学就害怕的现状,肯定没办法学好。第四种是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数学完全丧失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听不懂和不想学。听不懂是基础和意志力的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不想学则是因为没有学习动力,不知道学为何用。

(二)对症下药最有效

鉴于各类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在应对策略上应有所侧重。

首先,基础差重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筛查出因为基础差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醒这些学生遇到模糊概念一定不断探索、差缺不漏。从预习到复习都要注意新旧衔接。比如在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五章《三角函数》的预习时,不仅要了解新课内容,还要要让学生回顾初中时关于三角和角的概念和定律,并以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学习。静止状态下的概念清晰了,学生才可以理解,在学习函数变量的时候才能跟得上老师的思路。

其次,重规划,勤鼓励。第一,对于意志差学生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分步骤的学习计划。阶段性的目标,困难设置要适中,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后体会成就感,进而坚持下来。第二,缺乏自信的学生,对其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要通过不断鼓励和切实解决学习问题的方式重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要明确没有人不适合学数学的前提,帮助并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兴趣低重引导。兴趣是内驱力的重要来源。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对生活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兴趣。比如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用文物导入课程。先播放一段骨笛的演奏乐曲,之后问学生是否知道这种乐器来自于什么年代,学生可能会说不知道,然后老师可以展示出文物出土时的照片给学生看,学生就会知道这是古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然后老师再提出问题,地下发掘文物的年代是怎样测定的?学生们会讲出他们自己所认为的一些方法。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公布正确的方法即碳14测年,根据碳元素衰变周期规律,计算文物的年代。这个例子既引导出指数函数,同时涉及考古、化学、历史等多学科,拓展学生视野,也突出了数学的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二、提升教师认知和综合水平

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除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精良业务技能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

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智商的问题造成的,老师必须首先要明确这一点,不能对学困生进行挖苦、嘲笑。不当的态度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完全放弃学习,这是教学的巨大失败[1]。教师还要换位思考,研究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同一个问题,要准备出不同的讲解方案,不能把学生听不懂的原因都归责在学生身上。

(二)用幽默缔造和谐环境,让知识更接地气

由于数学的严谨性加之教学任务重,数学老师大多给人的印象都是不苟言笑,让学生觉得不好接近,这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屏障。数学的难度对学生本就是一种挑战,要面对不小的压力,如果老师能够从自己做起,缔造比较轻松的氛围,对于教学而言,能够起到有益作用。

幽默的比喻加上老师的专业知识还可以让数学理论变得更人性化,这是扫除学习障碍的利器。比如高中数学一直贯穿的函数,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是关于变量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在讲分数函数的时候就可以作一个生活化的比喻:“分式函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就像跑起来的狗,它动的时候我们看不清,把握不住,如果绑起来狗的一条腿,是不是就能看得更清楚。那么这条绑起来的腿,也就是把一个变量做限制,叫做孤立变量。”诸如这样的利用这种带着几分幽默,但又形象贴近生活的比喻出现在课堂,学生就不会那么抗拒数学了。把生涩的理论作恰到好处的作比喻,对老师来说需要勤思考,逐渐提升自己的功力。

(三)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有正确的认知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明确并坚守这一教学目标,所有教学规划都应以此为原则[2]。比如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做练习题的目的何在,练习题需要如何归类,每一类型是哪些概念和定律的应用。也就是说重点在教授方法和思维的方向,不能纠结于题目本身。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出现学困生是多种原因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根源不在于学生智商的差异,所以无论老师或是学生,都应该有坚定的信心,主要的任务是找到症结所在,寻找适合每个人的突破点和方法,把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阻碍一一突破。

参考文献

[1]杨莹.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  2021(2016-6):224-.

[2]賀常龙.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 女人坊, 2020(4):1.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学困生高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