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2021-01-03白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想品德

白雪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如何建立起一套具体的、系统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家庭教育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效地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进行探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形成及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当前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双双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形成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农村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不容乐观 ,甚至有很多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亲情的缺乏造成留守儿童的人格发育不健全。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造成有些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生不良的变化,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没有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大部分家长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不出事为原则, 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却很少关心甚至会忽略,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使这些孩子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使有些留守儿童感情及心理发展出现异常。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兒童学习成绩滑坡。父母一方或是双方进城务工,使孩子在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在农村,老人文盲率高,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相对欠佳,所以,一般都是力所能及地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学习大多是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很多孩子的家长有一方常年在外务工,而另一方就留在家里照顾家里的一切,这相比两个人在家时就更忙更累,也就无暇照顾孩子的教育。然而更多的父母只是询问孩子的作业做完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有没有打架之类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管教缺失导致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素质较差及犯罪行为的发生。家庭的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尤其是家庭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素质的优劣是极其关键的,外出务工人员远距离的流动导致的交通不便,经济成本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考虑,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的频率都很低,由于长期得不到亲人的关爱,留守儿童亲情疏远,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留守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很薄弱,缺乏对自己行为评价的能力以及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久而久之,他们就不由自主的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三、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培养的几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长的观念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幼儿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自然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作为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从尊重儿童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地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引导。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并非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家长的耳濡目染。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儿童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家长的行为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譬如说,儿童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激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形成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的良好品质;相反的,争吵不断、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造成情感和人格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努力保持与儿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心理障碍。

(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家长要以身作则地践行,才能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孩子身上具备许多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往往都是需要父母去发现和学习的。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久而久之,孩子良好品德就会随之而生。

(四)以兴趣教育引导幼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引起兴趣和快乐。儿童情感丰富、容易激发且易受感染,家长可以使儿童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幼儿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遵循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复杂的,农村家长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并适时地进行科学的引导,孩子的思想品德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丙奇、国庆波,农村家庭教育100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叶敬忠、杨照, 关爱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农村经济,2010年3月

[4]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0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想品德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