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的问题与提升策略

2021-01-03王新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版画教学高年级小学美术

王新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的持续深入,学校方面对于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目标予以了高度重视,致力于夯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力量。以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版画教学的主体内容,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针对于此,文章主要以核心素养教学观念为主要研究背景,阐明版画教学引入核心素养理念的主要优势。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关于加强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畫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一、前言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版画教学取材广泛、方式多样,且需要动手实践操作,是有效激发小学生想象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版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明,国家美术课程应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与创造为课程教育的主要特征,实现学校美育教学的高效化与合理化。版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鉴赏与创作实践的机会,能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美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有利于小学生个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值得研究与推广。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的实际作用

(一)有利于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往的小学美术版画教学多以单一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理念为主。基于此种学习背景下,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思维能力均受到一定限制。主要表现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主导地位过强、填鸭式教育模式突显,教学效率不高。

在我国教育部门实行新课改之后,教育者基本明确与了解到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理念,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美术教学作为小学主要的课程内容,将核心素养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利于改变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消除填鸭式教学影响,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体的核心素养,夯实学生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不仅体现于提升个人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方面,还体现于激发个人对美术作品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方面,并结合自身的审美情趣理解美术文化、感悟美术文化。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若想实现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加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是脱离不开的。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学生审美情趣

版画作为美术学科的分支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开设意义。美术学习并不是单纯地背诵知识点,而是需要学生付诸实践与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美术作品。现阶段,以培养学生个人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观念逐渐作用于小学各个学科教学当中。美术课程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人员深刻理解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激发学生个人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提升。

三、小学美术版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率低下

虽然素质教育观理念得到我国教育部门的极力推广,并积极作用于各大高校当中,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有效体现、多数学生仍旧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个体、教师人员的主导作用过强等。小学作为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人员付诸大量实践,完善个人教学素质。

与此同时,致力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可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教学模式未得到及时消除,导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与预期要求严重相悖。举个例子来说,美术教师未事先了解学生的想法,在美术材料的选择方面,多选用既定材料,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受限,无法达到自我创造要求。

(二)未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认知度不足

某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如某个表情、某个艺术图片等。若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需要教师人员由浅至深的讲解版画内容与重难点,慢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自己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人想法,夯实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版画教学的实施对策探究

(一)选择多元化版画材料,丰富学生选择

美术教师在进行版画教学时,应重视版画材料合理选择。在选择材料时,教师需要考虑一下几点要求。首先,教师要保证材料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保证版画教学功能正常发挥。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兴趣需求,选择版画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一定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创作灵感,合理选择版画材料。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木板、白纸板、石板等材料,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绘画创作需求,合理选择版画材料。

(二)构建版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高年级小学生对美术学科已经建立起一定思想认知,能够根据相应的情境,明确版画创作主题和方向。同时,该时期的小学生,对学科趣味性要求较高,主观学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决定。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这一学习特征,根据美术课程目标合理构建课堂情境,以便学生能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并自主参与到版画创作活动当中。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完“三原色”美术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新色彩图片,并向学生渗透色彩勾兑技巧。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直观观察和体验,利用白纸板进行绘画创作。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和感受色彩的变化,进而提高小学生版画创作热情。

结语

基于新课改不断推行与完善的背景下,在小学美术版画课堂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入核心素养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人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身的见解,夯实个人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针对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人建议教师人员必须强化个人的教学能力,积极结合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完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体系。

注释

①郭金培.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5):178.

②朱亚仙.重庆市小学美术版画课程中梯级教学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版画教学高年级小学美术
微课技术在版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重建艺术梦想
浅析“半开放”式工作室对版画教学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