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时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探讨

2021-01-03余永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家庭教育

余永霞

摘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时期,家庭教育能够辅助学校教育,全面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当主动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小学成长阶段的重要性。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价值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孩子成长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引言:

小学是孩子第一次接受系统性学校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学校教育和学校的整体环境在孩子成长种产生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同样也很重要,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出发点。因此,班主任应当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孩子家长达成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展开交流,共同构建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家庭环境。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状况,以及时地发现孩子家长没有发现的问题,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养的接班人。

一、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有效联系,及时反馈学生问题

要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要协调和调动多方教育资源,教育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协调进行的。因此,班主任应当通过现代化信息交流渠道,比如微信、QQ等方式和孩子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有需要的时候确保一对一的联系,保证联系的有效性。学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地地方,但是毕竟在小学阶段,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最多只有八到九个小时,其余时间都需要待在家里。因此,在小学阶段,关于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学校进行矫正后,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规范。班主任通过和家长之间的密切交流,要及时地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并且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向学生家长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

二、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避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一个家庭最好的关系不是父母占据主导地位,也不是孩子占据中心位置,而是亲子之间站在同一个高度,形成一个平等的关系[1]。由于这一代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物质力量条件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以孩子为中心而容易出现过度溺爱孩子的表现,反而导致孩子成长出现偏差。因此,真正能够推动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亲子关系应当是平等地,家长应当主动地去探索平衡点,稳定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而班主任也需要给出科学的教育理论,帮助家长培养和巩固于孩子之间的关系。

避免以孩子为中心的状况发生,需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新的事物,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真正的独立成长,而不是在亲人的手把手扶持中向前走。良好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加速成长,但是给与孩子过多依赖的家庭氛围和环境只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当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当中去,比如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时间组织开展的亲子游戏或活动,以及社区组织开展的亲子活动,以此来巩固家长和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能够让孩子对人与人,特别是亲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认识,形成更加准确的亲情观念。

三、创造良好自由的家庭环境,树立榜样作用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开展高效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家风教习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往往能够接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这个是在古代社会会有书香门第与普通家庭的区别。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够在孩子整个成长环境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环绕着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思想观念。因此,家长也和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一样,都需要言传身教,树立模范榜样作用,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孩子家长应当落实鼓励式教育,反对挫折式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一方面,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还感到陌生,需要家庭的鼓励,主动地探索新事物。一方面,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试错的过程,只有不断地鼓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克服对失败和错误的恐惧,大胆地追求自己所想。因此,班主任应当引导孩子家长建立鼓励式家庭教育模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尝试有意义的事情,避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2]。一方面,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时,班主任也需要帮助家长明确评判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原则性错误,家长还是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和引导的,以此来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四、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时期,孩子处于重要发展阶段,需要家长的关心和重视。因此,班主任应当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应当根据反馈,主动地引导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再由家长先对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在对相应的书籍有一个基本了解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在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下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应当使家长明确知晓学习的重要性,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校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小学时期是孩子各方面得到较快发展的阶段,不管是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价值观都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而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当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帮助孩子家长明确两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共同推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孩子才能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受到父母的行为影响,初步形成优秀的品质,保障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庞志华.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及策略[J].教师,2020,(18):19-20.

[2]刘润霞.小学时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J].家长(上旬刊),2020,(5):175,177.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