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怎样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021-01-03杨慧芳 钟凌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家园合作幼儿

杨慧芳 钟凌云

摘要:在幼儿园中有一些孩子特别不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与别人交往,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足。作为教师,我们努力想办法加以改善,但往往收效不大。幼儿交往能力差与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  社会交往 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孩子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所以要想培养好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引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交往能力。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与他人联系与交往,就牵涉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幼儿接触最多的对象是他们的老师和同龄群体。因此,引导幼儿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从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环境里,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热爱、尊重幼儿,多一些爱心、细心、耐心和童心。对待那些性情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充分的赞扬和肯定,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对待那些内向、胆小、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要理解和鼓励,以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对交往的畏惧心理,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圍。

一、宽松的环境是教师与孩子交往的前提

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尊重、自由、合作、和谐的伙伴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放松心情,愿与教师亲近,为有效的沟通埋下伏笔。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必备的:a、接受,也称信任、赏识。尤其当孩子失败或犯错误时,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能珍视错误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不能让孩子感到老师不喜欢我、讨厌我,从而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b、爱心。人人都希望拥有爱、喜悦与幸福,而孩子则更希望在爱与关心中成长。这里所说的爱不是溺爱、偏爱,而是博爱。凡事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设身处地地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体贴、关注与温情,使孩子愿意靠近、信任教师向教师敞开心扉。

2.非言语沟通

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在与孩子沟通中,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增强沟通效果。美学家认为: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千姿百态的言行举止中,微笑是最美的。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教过的孩子都是说最喜欢她,为什么呢?因为她总是对孩子微笑。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既是和蔼、亲切,也蕴含着热情、开朗。孩子需要教师的微笑,就象娇嫩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从微笑中体会到友善、喜爱。当然有时也需要变换表情,表情达意。

二、家园同步教育,强化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应注重家园联系,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培养的合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为幼儿在家庭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引导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创设交往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说明家长的社会交往态度对幼儿的影响,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友好交往的榜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组织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

(二)指导幼儿家长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培养幼儿合作交往技能,以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1.克服幼儿“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以我为中心”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特点,父母可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创设一定的环境,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

2.克服攻击与打架的习性。幼儿共同游戏时,常发生打架的现象,原因是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心理发展又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两者相冲突的结果,便产生了打架的行为。因此,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注意引导孩子在遇到矛盾时,与同伴商量着共同想办法解决。这样不仅避免出现不愉快,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规则游戏引导幼儿的规则意识。成人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不能遵守游戏规则,成人也总是习惯于屈从幼儿的意志。而幼儿间就无法相让,他们之间难以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共识,且互不相让,不愿意向对方妥协。

4.鼓励幼儿尽可能多地与同伴交往。由于电视生动、直观、形象,以“图象和声音”的完美组合经常把孩子吸引在电视机前。家长应多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到户外与同伴交往,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只要家园密切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活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素质就能得到强化与提高。会交往的人如同拥有开启人们心门的金钥匙,也为我们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会交往,会让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走出自己亮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申子姣. 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N]. 人民政协报,2020-09-16(011).

[2]李烈.切记忽视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4):95.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家园合作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