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的探究

2021-01-03袁文婕张清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袁文婕 张清海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规定了阅读的总体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朗读是阅读的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和审美素养不可或缺的路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读导学,以读促学,情境趣读,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准则。通过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朗读,语文课堂融情感、技能、想象和思想于一体。

1 信息技术创情境,生动演绎塑情感

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我的好课观》中指出:“一堂好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书声琅琅’指向学生读的能力。”朗读是读通课文的第一步,在朗读中逐步理解课文的一字一句和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与课文共情中读透课文、会读课文。在朗读前后,如果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把课文有关的自然界声音、动作、对话、人物神态、周围环境等等有机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能理解、表达课文的情感。例如教学《雨后》,点题前播放下雨时打雷的音频,学生静静地聆听,如入雨境中;接着学生根据对情境的理解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雨后童真童趣的画面;然后教师通过PPT呈现哥哥、妹妹嬉戏的画面,学生们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文中表达的快乐、调皮和期待的情愫,使哥哥、妹妹的踩水、对话栩栩如生。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联系作者和读者最主要的纽带就是情感。老师借助多媒体这座桥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采用协作式学习策略——情境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动的朗读、表演中体悟文章情感,使有情感的朗读语言转化为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例如教学《坐井观天》时,学生首先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接着,教师抓住小鸟和青蛙这两个生动的角色,带领学生讨论它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最后,教师播放预先编辑的动画,学生们借助无声的画面,分组扮演小鸟、青蛙和读白者,在视、听、演、配音中深入感知、流露、演绎寓言故事的意趣和情感,读中促思,演中塑情。这种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有趣生动、形式多样的情景朗读与表演使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浅显易懂,让课文不只是机械化的读背,更多的是在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目的性地语言运用和情感把握。

2 信息技术突重点,绘声绘色练技巧

教师在教学前认真研读课本、参考资料,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厘清朗读的重点。设计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内容,巧妙构图,合理运用色彩来突出朗读的重点。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讨论和范读,使学生明确朗读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如随意自读、齐读、分组与分角色朗读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把重点词语或容易写错的字重点突出,呈现课文脉络结构,并以PPT的动画作为辅助,让学生捕捉到课堂的关键点,师生间读读议议,辅以教师评价与指导,使学生能依据不同文本,抓重点练技巧。

以古文教学为例,断句是古文朗读的难点和关键点,因此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学会断句的技巧、语调和韵律,形成一定的语感,体会古文的内涵。教学《杨氏之子》时,学生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时,如何断句?用什么语调和韵律?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教师结合上下文,用课件呈现孔雀的画面,让学生讨论孔雀的动物类别;接着抛出问题:如何读这一句?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未闻”“孔雀”“夫子家”“禽”的含义,并在课件中用红色字体(或加着重号)分析断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试着断句、朗读,借力各种形式的朗读提升了技巧,并意识到古文学习中要注意古今异义(如“禽”);最后,教师用课件抛出问题:这句话反映了杨氏之子有哪些优秀品质?学生分组讨论、组间辩论、有表情朗读后,挖掘出他具有礼貌、勇气、机智和应变能力强等优秀品质,进一步感悟了古文的含义、断句和朗读的技巧。

3 信息技术释文本,美言美意展想象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想象力类似果酱,如果不把它涂在面包上,它就不会有任何形状。朗读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像“涂在面包上的果酱”,是课文和想象力的“黏合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情境,展现课文与插图,抛出问题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读练、读思、读议、读写和读画中让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有“形”起来,体会出人、物的生动个性和鲜明表现,形象地理解课文中事物的情感和神韵。此外,小学生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好奇,有无限想象力,教师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把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说敢想,使课堂异彩纷呈。

比如教学《江雪》一诗时,学生朗读后结合生活实践对“蓑笠”进行解读和想象,教师用PPT出示“蓑笠”图片加以验证和直观感知,学生继续朗读来感受蓑笠的形象:穿蓑衣,戴斗笠;在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时,学生朗读后点出“孤舟”“独钓”两个关键词,悟出画面中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并在白纸或黑板上画一画想象的情景;学生继续朗读,通过“千山”和“万径”想象出“独钓”的环境背景,在原有绘画中加以补充……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绘画逐步走进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和每个场景;接着教师呈现课文插图,抛出问题:独钓者可能是谁?他真的是来钓鱼的吗?学生议一议,悟出能写出如此真实、悲切的画面定有其人同时,写一写作者当时的心境,再通过示范音频的朗读和课文插图,感知作者柳宗元所处的背景:随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这样结合视、听、读、议、写、画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意,把握主旨,说出独特的见解,获得身心浸润。

4 信息技术拓内容,锤炼思想道境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贯穿了德育、智育和美育,内容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大家作品,教学时不仅要读通、读透文本的信息、主旨,还要借助互联网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朗读与内容相关的课外文本,打通课堂内外的结点,锤炼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思想境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读懂课本内容,理解课文深意,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读出自己悟出的情感。

教学《牧场之国》时,首先,基于本单元的阅读目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寻找“牧场之国”里每一幅图景中的动静画面,品味异域风情、荷兰“牧场之国”的自由与安闲。然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后,带着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巧妙结合“荷兰的有机牧场”视频,变枯燥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学生心灵深处埋藏了喜爱荷兰的种子。借此时机抛出问题:对于“牧场之国”的宁静和现代城市的喧嚣,你更喜欢哪种?学生通过自由争论与教师评议,深刻理解作者对荷兰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升华爱自然、爱国爱家、爱学习的主题:出示我国内蒙古草原的美丽图画,学生抓住课文动静结合的特点,借助基于WebQuest的问题探究型学习网站,课后对内蒙古草原进行描写,学生之间在此网站上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展示爱自然、爱国的情怀,由内心发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由现实转向课文,再通过朗读、理解、欣赏荷兰的异域风情。

5 结语

一堂语文课,首先要让学生把书读好,都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寓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更加专注,可以让学生学会把握课文关键点的技巧,更可以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展开遐想,与课文产生共鸣,进一步锤炼思想境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朗读教学时,展现语言魅力和朗读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素养和审美素养,让学生读出语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